張寧 趙明英
摘 要:主題班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精準化的有效渠道,當前在新時代高校學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日漸顯著。本文從主題班會的功能意義、主題選取、設計組織等角度進行淺析,以此提高主題班會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字:高校;主題班會;有效開展
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新形勢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必須要牢牢把握住思想政治引領這一核心要務,不斷提高工作的政治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當前,“00后”群體已經逐漸步入大學,他們在思想行為、價值取向、認知方式等方面趨向個性化、多元化發展,這一變化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諸多挑戰。主題班會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和有力抓手,需要貼近時代需求和學生特點,在形式創新、內容優化、實現路徑等方面完善改進,從而更好服務學生成長發展。
一、主題班會的功能意義
(一)有利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拔節孕穗期”的大學生正處在價值觀養成的關鍵時期,受網絡信息的沖擊,大學生價值觀多元化、個性化,因此,主題班會的開展和實施以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強化價值觀教育和行為養成為目的,能夠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征和實際需求進行內容規劃和形式設計,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和有效手段,學生在主題班會活動中既是教育主體也是教育對象,形式多樣、內涵豐富、貼近實際、滿足學生需求的主題班會能夠顯著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1]。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學生在主題班會的實施和開展過程中起主體作用,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教育意義上來說,能夠提高學生的策劃能力、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和管理能力,促進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實現。
(三)有利于增強班級凝聚力和班集體建設
主題班會以班級為單位,是班級全體同學共同參與的一項集體教育活動,受眾面廣。圍繞活動主題,師生共同探討研究,傾聽內心感悟和心得體會,營造正確的話題導向和輿論氛圍,有利于實現班集體團結一心,友好和諧,能夠充分發揮集體育人和環境育人的效果[2]。
二、主題班會的主題選取
班會主題的選取應當精準掌握學生需求,充分滿足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實際情況,貼近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各個方面,服務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際需要。從思想引領角度著手,內容應當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教育、學業發展和就業指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覆蓋學生成長發展各方面的教育內容;從年齡階段、年級層次角度,可以設計內容針對性強的班會活動,針對大一學生,開展新生入學教育、黨史國史教育、校史校情教育等,針對大二學生,開展學業規劃指導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文明素養提升教育等,針對大三學生,以就業指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實踐行為養成教育等為主,針對大四學生,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畢業離校教育為重點。此外,還可根據紀念日、時事、社會熱點等確定班會主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3]主題班會的開展應堅持“五育并舉”,從促進大學生的全面成長著手,充分利用國家發展、社會進步、辦學治校等重點時間節點,精選主題,精心設計,有序組織,務實開展。
(一)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導學生領會愛國主義的深刻內涵,樹立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引導學生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把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統一起來。
(二)集體榮譽感教育。以文明素養提升和行為養成教育為重點,以道德規范為基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文明校園建設,培養良好的文明行為,增強集體榮譽感。
(三)文明素養教育。加強提高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教育,提升學生道德品質和德行修養,教育學生立德修身、崇德明法。
(四)學業發展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領班風、學風建設,幫助學生確立學習目標,制定合理的學業發展計劃,提升學習動力,夯實學業基礎。
(五)文化自信教育。開展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文化等美育活動,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堅定文化自信。
三、主題班會的組織實施
主題班會的組織實施形式應當從傳統的“說教式”“灌輸式”模式向案例式、表演式、辯論式、演講式、團隊輔導式、情景體驗式等創新模式轉變,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內容與形式相統一的原則,增強主題班會活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教育實效。
首先,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包括主題選取、活動策劃、內容設計、地點選取、材料準備、人員安排等內容。
其次,合理分工安排,確保全員參與。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生提供充分討論、學習交流、鍛煉自我的平臺。
最后,做好記錄總結,思考育人實效。充分利用新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做好宣傳總結,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和輿論導向,促進主題班會與黨團建設、社團活動互融共生[4]。
四、結語
主題班會的有效開展應當堅持立德樹人根本原則,圍繞“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么培養人”這個根本性問題,創新工作形式,重視學生需求實際,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緊密結合,強化實踐育人,將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品質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健康的體質體魄和全方位成長成才聯系起來,加強內涵式建設,提高吸引力和教育性,使學生真正受益。
參考文獻:
[1]田文永.高校主題班會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探析[J].呂梁學院學報,2014(06).
[2]劉俊梅.高校輔導員開好主題班會的策略探析[J].亞太教育,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