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摘 要:民族舞是一種深受大眾青睞的舞蹈類型,它是一個國家性格、文化的體現形式,象征了民族的靈魂,民族舞教學作為重要的學科門類在培養優秀的舞蹈人才,承繼民族舞的內容和形式,拓展民族舞發展體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即在此背景下,在介紹了民族舞的概念和分類等理論的基礎上,分析探討了優化民族舞教學模式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以一得之言,拋磚引玉,使該領域的研究得到更多專家學者的關注和支持,同時也為民族舞教學的理論和實踐提供一些參考借鑒。
關鍵詞:民族舞;教學模式;創新優化
一、研究背景
民族舞是一類有著極其廣泛的民眾基礎和受眾范圍、具有傳承文化等重要意義的舞蹈類型,深受著大眾的青睞,作為一種學科,民族舞的教學對于培養優秀的舞蹈人才、承繼民族舞重要的文化、社會功能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教學實踐中,為了更好地弘揚這一瑰麗的文化寶庫,就必須在努力做好教學研究工作基礎上,不斷創新教學理念和模式,革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從而有效地提高民族舞的教學效率。
二、相關理論
民族舞指得是在民間廣泛流傳,有著較廣的受眾范圍,形式和內容受民俗文化制約、有大量即興表演成分但風格相對穩定的舞蹈形式。在全世界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民族中都可以見到各式各樣的民族舞的身影,這些舞蹈往往內容異彩紛呈,形式豐富多樣,且是當地風土人情、生存環境、生活方式等社會元素的體現,民族舞的分類是相當繁復的,包括了跳喪舞、擺手舞、孔雀舞、阿西跳月、扇子舞、獅子舞、賜魚舞、等等,民族舞在某種程度上象征了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靈魂。它對于傳承文化、承繼民族性格、培養舞者的氣質、愉悅身心等方面都有著極大的益處。
三、優化民族舞教學模式的策略
(一)重視實地觀摩學習
在傳統的舞蹈教學中,很多人認為對民族舞的教學就是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和技巧的傳授,而教師所需要做的無非是通過示范,讓學生模仿,一遍遍練習,直到學會為止。然而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中,學生往往學到的只有動作外表,而對舞蹈的靈魂則缺乏領悟。事實上,舞蹈教學是可以非常靈活生動的,讓學生參與教學,身體力行地走進教學才能讓學生真正領會舞蹈的精髓,在領悟的基礎上學習動作,而不是只學習皮毛。譬如針對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舞蹈教學,就不妨讓學生走近這些地區人民的生活實際中去,把課堂搬到當地人的田間地頭、節慶活動中,以實地觀摩,田野采風為主要地學習方法,讓這些有濃郁生活氣息的舞蹈以最直觀的形式走到學生的心中,同時結合理論講解,動作體態、姿態示范進行綜合教育教學,則不僅能極大地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對民族舞的熱愛之情,且能事半功倍,實現高效教學。
(二)實施分層分組教學
舞蹈的學習具有強烈的個性元素,而且,表現在個體上的差異也有較大不同,同樣是一種民族舞,有的學生掌握的很快,而有的學生則進步緩慢、踟躕不前,學生成績差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學生對某種舞蹈形式缺乏興趣,有的學生則是不愿下功夫練習,還有的學生由于思維水平所限而對某些動作要領沒有掌握,總之學生的舞蹈學習學情千差萬別,教師只有對癥下藥,方能“藥到病除”。因此,舞蹈教學的因材施教是非常重要的,而分層和分組教學就是因材施教有效的實施途徑,教師應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來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以充分發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其不足,激發其興趣,樹立其信心,具體而言,分層教學的實施中,可以將學生分為以下三個層次,即,有良好的基礎,掌握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為A組(學優組),學情普通的學生為B組(普通組),基礎較為薄弱,學習方法、水平較差的學生為C組(學困組),然后對每個層次的學生確定難度、深度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有階梯層次的教學目標、評價機制、教學方法,以實現真正的因材施教,在每個層次學生中,還可以結合小組教學的模式來組織課堂,讓學生在以小組為單位組織自學,預習,參與課堂互動討論,進行課堂活動等,這樣可以充分調動每位同學的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形成競爭機制,讓大家在靈動,活躍的氣氛中完成舞蹈學習。
(三)民間藝術家走進課堂
舞蹈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科學,它的學習和掌握既需要理論知識作鋪墊,更需要豐富的實踐作支撐,實踐經驗的習得一是來源于學生自己不斷的鉆研練習,在平時刻苦訓練基本功,另一則是來源于他人豐富經驗的傳承和示范指導,對于后者而言,除了教師的積極作用外,還可以主動挖掘豐富的社會資源,比如邀請民族舞方面的民間藝術家走進課堂,走進學生中間,以藝術家的領悟和經驗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的面對面指導,從而把原汁原味的民族舞帶到學生中間,以專題的模式幫助同學們從多種角度,多個方面認知民族舞的靈魂所在。在藝術家走進課堂時,應鼓勵同學們積極與這些藝術家進行交流,學習,以從他們的藝術實踐中汲取富有原生態的,充滿活力的養分。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民族舞是中國傳統舞蹈藝術的集中體現,它在我國歷史文化發展長河中不斷演進,流傳至今,其獨具特色的舞蹈形式,豐富多彩的舞蹈內容深受大眾的青睞和珍視,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朵迤邐的奇葩,民族舞教學在繼承和傳揚這一文化瑰寶,培養優秀的民族舞蹈人才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教學實踐中,為了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不斷的創新教學理念和模式,只有這樣才能使民族教學更符合時代特征,真正的做到結合學生實際,因材施教,以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他們在民族舞學習中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佈仁.淺談民族舞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創新[J].北方音樂,2017,37(24):162.
[2]黃柳云.民族舞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7(0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