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英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傳統的“填鴨式”數學教學無法滿足小學低年級學習發展的需要。由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時期,采取單一的教學模式會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出現分神、調皮搗蛋的現象,影響數學教學的實施效果,所以新課程下小學低年級數學體驗式教學模式逐漸興起。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低年級;數學體驗式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當前小學素質教育的目標不僅僅只是讓學生學習到課本的有關知識,而且要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和實用性較強的學科,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其特殊的年齡機制,教師如何進行有效課堂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問題值得我們探討,而體驗式教學是目前小學數學提升教學質量的一種重要方式,所以教師需要科學開展體驗式教學,以此不斷增強學生的真實體驗,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
一、創設數學教學情境
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小學低年級數學體驗式教學如何有效進行,前提就是要創設良好的數學教學情境,情境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學生能夠初步認識數學,運用數學思維觀察、思考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尤其是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其思維發展還并未完全成熟,對于數學中一些較為抽象化的知識難以理解,在消耗和吸收數學概念和名詞時呈現出較大困難,因此教師需要將教材中的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設置情境式的數學教學模式,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實例,引導學生對數字知識進行理解,同時數學中較為抽象化的內容可以用數學的語言描述得更加具體化、形象化,從而提升學生熟悉和掌握數學知識的能力。
如在教學《認左右》一課時,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可采取以下教學過程:
(1)同學們,這節課老師和大家一起做游戲,你們喜歡嗎?喜歡的舉手。(游戲導入,切入主題)
(2)說說你們舉的哪只手?另一只手是什么手?左、右手能干什么?
(3)左、右手是一對好朋友,能夠幫助我們做許多事情,找一找我們身上有沒有像手這樣的好朋友?
(4)下面我們一起做游戲,請同學聽口令做動作。
這樣,創設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教學目標,讓學生一起學習左右。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新課程下小學低年級數學體驗式教學的策略,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進行自主探究,將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增強合作探究意識,從而不斷促進學生的發展。
比如在教學《認識圖形》一課時,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可采取以下教學過程: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幾個老朋友,它們是誰呢?請看:(課件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三棱柱)
師:小朋友們的桌面上都有一個這樣的物體,請你拿出桌面上的物體,跟著老師這樣摸摸你手中物體其中的一個面,說說你有什么感覺?(感知面在體上)
生:平平的、滑滑的。
師:那我們怎么把這樣平平的面請到紙上呢?
生1:我準備用印泥……
生2:我用水彩筆……
生3:我用紙把它蓋住折出邊角痕。
這樣,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使學生進行操作交流,探究數學知識。
三、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道:“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因此,小學低年級數學體驗式教學的有效策略,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調動數學教學的氛圍,以此讓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快樂,從而以最大的熱情投入數學學習當中,落實數學體驗式的教學實施效果。
如在學習“除法”時,教師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讓學生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并且解釋平均分的具體過程,具體教學流程如下:
師:一天,兔子媽媽買了10根胡蘿卜,要分給兔子姐姐和兔子妹妹,要使兔子姐姐和兔子妹妹都滿意,兔子媽媽應該要怎么分胡蘿卜呢?
生:平均分。[板書:把10根胡蘿卜,平均分成2分,每份
( )根]
師:老師在黑板上畫兩個圓圈表示2只兔子,用磁鐵代替胡蘿卜,有誰要上來幫忙分胡蘿卜的嗎?
然后請一位學生上臺演示,讓其他學生在紙上畫三角形在兩個圓圈中表現出來,然后進行比較,得出每只兔子平均分到了5根胡蘿卜,認識平均分的過程,可以運用除法算式10÷2=5來表示。
四、引導學生結合理論應用于實踐
所謂“數學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因此,新課程下小學低年級數學體驗式數學應當注重引導學生思考和實踐,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這樣不但有效地降低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抵觸心理,而且給予了學生一定思考空間。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會在學習生活和日常生活當中運用數學知識。
比如在學習《認識“米”》一課時,教師結合實際問題,讓學生進行測量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認識到長度單位米,認識表示長度單位的符號“m”。具體教學流程如下:
要求:同學們,用我們平時走的步子走1米的路大概需要多少步?(請學生上臺走一走)
提問:為什么同樣是一米,走的步數卻不一樣?
探究:通過小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離。
實踐:教師站在一個固定位置,要求學生上臺找出另一個位置,使學生和老師的距離正好是1米的距離。
結果: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體驗觀察,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并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綜上所述,新課程下小學低年級數學體驗式教學的有效策略就是要充分發揮體驗式教學情境性、親歷性、情感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優勢,將體驗式教學靈活運用于數學教學過程中,以此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凌霞.基于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6):146.
[2]湯小嬌.略論體驗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8):85.
[3]趙磊.對小學數學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幾點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7(4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