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外國語言,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語言技能。初中英語是初中課程學習的主要組成部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學生的學習也應該相應發生變化。聽力在學生的英語學習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聽力技能的提升對于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主要是簡要分析新目標下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難點,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希望可以為當下的英語教學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力;教學難點;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駱艷翥,吉林省榆樹市土橋鎮十四戶中學。
引言
作為一門實用性語言,英語的學習要包括聽說讀寫多個方面,良好的英語聽力學生與人流暢交流的前提,同時也是其他方面學習的良好基礎。因此在初中生英語學習之中聽力至關重要,對于教師來說要明確自身的責任和使命,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熟知,積極探索,克服各種在初中生英語學習教學中的困難,針對性地提出教學策略,不斷提升學生的聽力水平。
一、新目標初中英語聽力難點分析
1.教學方法和教學設備有待提升。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教育環境的不斷改善,初中學生的英語聽力的教學方法和相應的教學設施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東中西部地區的差異性還是比較明顯的,發達地區的設施相對比較完善,教師的綜合水平也比較高,西部偏遠地區的設施還不夠健全,教師自身的素養還不足,對聽力學習和訓練還不夠重視,學生的聽力成績不夠理想。
2.教師的重視程度不足。大多數學校教師在進行英語授課的時候是嚴格按照考試要求來安排課程,對聽力學習對學生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聽力考試在英語考試之中所占比例教師,可以放任學生自主練習而把重點放在語法練習上,教師在課堂上不能用英文授課,自身素養不足,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學生聽力的提升。
3.新目標教材難度較大。新目標人教版教材在詞匯、句型、語法的編寫上體現了容量大、信息化,句型豐富多變,語法加深,聽力難度加深的特征,短時間內突破的難度較大。另外聽力的篇幅較長,對于學生學習訓練的信心也會產生打擊。
4.學生自身問題。英語作為學生學習的外來語言,在學習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受到本土母語的影響,會出現許多中式英語的情況。另外初中生還處于英語學習的低級階段,自身音標掌握不準,聽力理解容易出現障礙。再者學生的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在聽聽力的時候跟不上材料的錄音速度,也是理解困難。
二、新目標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策略探析
1.營造良好氛圍。英語聽力技能的訓練應該是一項長期的活動,對于學生的耐力和毅力要求比較高,因此要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初中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自覺性。例如:可以在課間休息的時候給學生播放英語歌曲、舉辦班級英文歌唱比賽、利用上課的前幾分鐘推薦英文電影等方式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主動地去學習、去訓練。教師也可以利用好暢言教學通等電教資源,有視頻、音頻的教學課件等,將學生帶入所訓練的聽力場景中,便于語境大意理解。教師在課堂上盡量利用英文授課,養成學生的聽力習慣,也鼓勵學生之間多多采用英語對話,讓英語聽力的訓練融入生活之中。
2.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教師是學生的良好學習榜樣,時代在不斷進步,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已經不適應當前學生的實際情況了。因此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提升自身素質,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僅僅以考試來指導日常的英語學習,應多加強學生的聽力訓練,將學生的聽說讀寫訓練相結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要培養能說會道的英語學習者,而不是只會考試的書呆子。
3.夯實學生基礎。在學生英語學習中基礎是最重要的,教師應從一開始就把好關。首先要教好音標,讓學生的發音盡可能地接近于母語英語者,保證學生在聽聽力的時候不會因音標錯誤而犯錯;再者要主義向學生普及一些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識,幫助學生的特定的情境下更好的理解聽力材料的內容。再次要注意加強學生的語法訓練,豐富學生的詞匯量,以便更好理解句子含義。最后,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聽力技巧,讓學生“巧”聽而不是一味地死聽。
三、結語
聽說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多層次的訓練過程,學生必須通過大量聽、說、讀、寫的專項和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形成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為真實語言交際奠定基礎。初中英語聽力教學在學生的英語學習之中越來越重要,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主要包括教師、學生和相應的外在條件。因此教師要高度重視對學習聽力學習的訓練,充分了解新目標背景下初中英語聽力學習的難點制定相應的學習策略和訓練方法,營造良好氛圍、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夯實學生基礎,從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尚雪娜.新目標初中英語教材的評價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
[2]王彥明.有效組織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幾點思考[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4):64.
[3]周惠雅.基于新目標初中英語教材的任務型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