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鈴
【關鍵詞】 新課標;小升初;銜接;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3—0131—01
《新課標》指出,各級各類學校要因地制宜,落實新課程方案并注意做好各個學段之間的協調和銜接,優化評價方式,強調學習過程,尤其要做好小學與初中階段的平穩過渡,促進地區英語教育的均衡發展。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學經歷以及周圍同事的反映,在本文中探討小升初英語教學銜接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法,以實現小學階段與中學階段英語學習的順利過渡、銜接,切實提高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英語教育教學質量。
一、小升初英語教學銜接
小升初英語教學銜接,是指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按照《新課標》要求,外語語言的學習規律以及中小學學生的身體、心理特點,科學、合理地進行學科教學設計,使得小學階段英語的學習與初中階段英語的學習自然過渡、順利銜接,從而解決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怎樣與初中階段接軌,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如何考慮小學階段所學學科知識,并進行科學教學設計的問題。
二、新課標下小升初英語教學銜接的現狀分析
20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著我國外語教學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小學開始開設英語課程。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開設,目的在于讓小學生在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接受正規的英語語言學習,有利于培養孩子們的英語興趣和語感,還可以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培養發散性思維,為初中階段學生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如何將小學階段英語的學習與初中階段英語的學習自然過渡、順利銜接,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普遍關注的問題。
1.中小學教材版本不一,增加了教學的難度。教材版本的多樣化,導致小學階段學生所學知識差異太大,到了初中一年級,學生的英語程度參差不齊。在這種情況下,七年級第一學期,學生的英語成績差別不是很大,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英語成績就會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
2.在小學階段,英語課處于“邊緣地帶”。筆者通過對所帶班級學生的調查發現,小學三年級就開設了英語課程,但是學生學習英語只有大約四周的時間。如果是畢業班(六年級),英語課稍微重視一點,學習時間較多一點,但以機械的記憶為重,很少給學生講學習方法,練習英語聽力。
3.中小學師資隊伍差別太大,特別是在小學階段。通過了解周圍的學校,不難發現,小學階段英語教師很多都不是英語專業的教師,有的甚至發音都不準確。還有,在小學階段,英語專業的教師所帶科目不是英語課,而是語文、數學、科學等科目。
三、新課標下小升初英語教學銜接的解決方法和策略
1. 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方面。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要嚴格規范教師的引進渠道,根據所在縣區的教師需求,制定人才引進計劃,每年到省內外師范類大學招聘各科任教師。通過簡歷投遞,面試,試講等程序,邀請相關學科的專家、學者作為面試官,減少中間環節,保證教師隊伍的專業化、高素質化。因為教師隊伍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
2.教師方面。作為教師,要緊跟時代發展趨勢,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完善自身的專業知識結構,以提高教學反思能力。按照《新課標》要求,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堅持生本理念,關注學生的心理和情感溝通;注重教材和學習內容的銜接和連貫,在教法和設計方面進行創新,運用現代化的媒體資源,構建快樂和諧的課堂;優化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讓每一位學生都學有所得。
3.學生方面。作為學生,從小學階段開始,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學習方法的積累。要學會學習,注重課前預習;專心聽講,要及時思考;及時練習,鞏固知識,總結經驗。教師要及時給學生指導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等。
綜上所述,小升初英語的教和學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同時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和中學階段英語的學習是承前啟后的關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這就要求中小學教師必須通力合作,不斷探索和研究,找出小升初英語教學的最佳切合點,運用最佳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科學的、合理的英語教學,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整體人文素養的提高。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自籌課題《小升初英語教學銜接的實踐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0336)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