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岱鐘
摘 要:隨著新式教育政策的不斷普及,初中語文的教學課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總體上結合政策的前景要求來看,目前的變化還不夠深刻。當前的措施主要注重學生的調整,從比較片面的角度切入政策的推進措施,不過結果并不理想。[1]作者認為,接下來應該積極地去改變教師的專業水平,從各種角度全面推廣教師專業成長策略,促使新式教育政策的推進更加平衡,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專業成長;建議
當前初中語文教師的專業水平呈現出參差不齊的狀態,不同年齡段的教師所表現出的專業水平并不相同,這對于進一步推進新式政策造成了一定的阻礙。所以,接下來作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進一步探究初中語文教師的專業成長策略,為全面改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添磚加瓦”。
一、樹立正確的語文教學理念
在做一件事的開始一定要先從思想的改變開始。初中語文教師的專業成長之路,一定要先建立正確的語文教學理念。語文科目在初中所有的科目里是最為接近中國文化的,所以,教師在進一步培養專業技能和素養的時候一定要積極結合中華文化知識,并為傳承中華文化做努力。
舉例來說,在教師講解《范進中舉》這節課的時候,一定要積極結合該篇文章的特點全面挖掘該篇文章的中華傳統文化知識點,像“吳敬梓的簡介”“《儒林外史》的簡介”“科舉制的簡介”“當時的社會狀態”等一些含有濃厚中國特色的知識點。教師一定要積極建立這種隨時都把課文與中華文化相結合的思想,做一名行走的中華文化傳承者,推進初中語文教學更加具有特色,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中華文化。只有教師樹立正確的語文教學觀念,學生才能在上課的時候把握住最為重要的地方,促使整體課堂的質量有所提升。
總的來說,在初中語文教師進一步培養專業技能和素養的時候,一定要積極樹立正確的語文教學思想,結合中華文化普及更加深刻的教學思想,推進中華文化在學生學習中的重要程度,促使課堂教學質量有所提升。通過更加完善的思想引導,教師在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的過程中會更加省時省力。
二、結合自身特點開辟合適的專業講解風格
每一個教師的性格和知識素養都是不同的,那么在進一步建立專業素養和技能的時候一定積極結合自身的特點,開辟合適的專業的講解風格,促使教師在講解課文的時候更加舒服,學生在聽講的時候更加感興趣,推進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更加有效率、有質量,推進教學全面化發展。
舉例來說,在教師進一步講解《巴東三峽》這篇文章的時候,由于該篇文章的邏輯性比較強,很多教師往往會束縛在“說明文”講解策略的“漩渦”里面。這對于全面發揮教師專業水平,促使課文的講解更加深刻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所以,教師一定要敢于突破極限,結合自身特點,改變講解策略??梢园严瘛澳抢锏纳椒澹叩母撸陌粚右粚拥?,就像無數匹的馬在奔馳的樣子”這樣的比擬句挑選出來,組成更加活躍的講解內容,為全面推翻死板的講解風格做出貢獻。當然,這只是其中一樣講解風格,對于不同的教師可以做不同的專業風格調換,促使課堂氛圍更加自由和舒適。
總的來說,教師在進一步推進專業教學風格的時候,一定要積極結合自身的特點,開辟出合適的講解風格。當然,不同的教師所建立的專業教學風格并不相同,教師一定要敢于創新,突破傳統,向著更加優質的教學風格發展。
三、積極詢問他人建議,完善自身專業能力
教師在建立一定的專業教學風格的時候,一定要積極詢問他人的建議,在自身的風格之上加以改進,使其專業能力逐漸偏向完善化,驅使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適應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舉例來說,在教師結合正確的專業思想和專業風格去講解《范進中舉》這篇文章的時候,不是說就不需要改進了。在教師專業能力之外,還有待提高的地方,比如:講解知識過程產生分歧、學生不同時期所表現的學習態度有所不同、提問環節如何讓學生真正參與進來……都是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反饋改進的地方,這些問題的改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教師進一步完善專業能力,促使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進一步提高。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積極發揮創造力,把反饋環節進行相關的外擴,可以向其他老師征詢建議,也可以聽講其他教師的課程進行對比改正。只要教師在專業能力之外,進一步結合其他方法去完善自我,那么其專業能力也一定會提升。
總的來說,教師在進一步結合正確的思想和風格改進自身專業技能的時候,要積極征詢他人的反饋,結合他人的建議不斷完善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素養,構建更加高效的課堂,促使學生的興趣度更高,提高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學的提高除了需要結合學生的改進去推動之外,還需要教師自身去完善專業技能來進一步推動。教師在完善專業能力的過程中,一定要先構建正確的教學思想,然后結合自身能力構建合適的教學風格,最后積極征詢他人的建議去完善自己,推動初中語文課堂更加高效化。
參考文獻:
[1]劉星.論教師專業成長的內在機制[J].中國成人教育,2018(18).
[2]施會華,鄒秀麗.教師專業成長依靠規范課堂教學實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