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東
摘 要: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的結構決定了合作關系將根據市場范圍和業務發展情況大小而定,放眼全球化經濟市場,從供應鏈的源頭流動到供應鏈終端全部環節的每一個過程,這些自始至終都與環節企業或者商貿合作伙伴的參與不相分離,特別是現今的商貿合作趨于復雜化,這在供應鏈如何選擇更好的國家貿易合作伙伴問題上變得愈發重要。
關鍵詞:供應鏈 全球化 戰略 合作伙伴 關系評價
縱觀全球化市場經濟,自然少不了企業之間的戰略性貿易合作伙伴。企業的網絡關系經營主要是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來不斷推進合作伙伴市場自由貿易化。經濟的競爭影響伴隨著互聯網技術,以及新技術的出現而發展,這已經是市場經濟體系結構越來越快的主因。從企業的市場關系環境變化情況上看是處于全球化市場經濟環境結構中的供應鏈體系。要正面看待全球化競爭趨勢,這對于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的企業結構化競爭將會是極大的影響和沖擊。
一、全球化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
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簡稱SCP)這是代表著買賣關系,特別是處在供應鏈合作中各環節企業所扮演的角色的相互之間的合作關系。這樣的一種合作貿易合作伙伴關系在市場經濟大環境的發展下,使得供應鏈中的供需雙方為了獲得共同的利益目標通常會采用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等形態,這也是一些共享經濟模式盛行的促進因素。在目前國內的市場化較主流的共享經濟全球化是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的合作模式之一。供應鏈的相互業務開拓、合作競爭的全球化將供應鏈合作伙伴的合作關系變得越來越緊密。自然供應鏈的運作成本越低,運作效率就越高,當然運作所節省的時間就會越短,這取決于運作合作的順暢程度,這是對于全球化的合作和相互之間的企業競爭所帶來的貿易和利潤。作為服務型企業,物流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必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國際市場主導的供應鏈合作伙伴的這些優勢和特點往往也是能夠被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的緊密程度所關聯。這就意味著合作伙伴相互之間在合作中不應只是考慮利益共享、獲得多少利潤的問題,而更多的是要考慮相互之間在一起合作的長遠戰略意義,在產生的貿易關系所涉及的成本問題、產品開發與創新、原材料的采購從供應源一直到產生生命周期結束的所有服務,這些問題都需要納入全球化供應鏈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評價中。
二、全球化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與傳統合作伙伴關系評價
全球化的供應鏈合作伙伴的合作體系與傳統的供應鏈經濟合作體在相互評價運作流程中是相互的關系。所以,不能只是用分數或者是日常合作的過程來評價。應經常性地采用一種合作關系評價標準,這是在資源分配中進行優勢互補或是采用強強聯合等不同的形式,從成本、價格、利潤分配、原材料采購等新評價支撐。這些評價體系應涉及供應鏈的多個結構,供應鏈是一個網絡化的組織結構,存在采購、生產、銷售等諸多環節。從而對其中每一個關鍵環節和關鍵點進行綜合性的、系統性的、完整性的評價。這些在評價的過程中需要采用什么樣的標準、什么樣的形式和內容來進行系統的分析判斷是需要人們去考慮的,常見的分析方法可以包括對比分析法、評價分析法、時間成本分析法和市場調查分析等方法。在每一種分析方式和分析方法之間不應只注重其產品的成本而忽略相互之間合作所帶來的戰略性和合作關系的長遠利益,而應更多地為了能夠盡最大化獲得利潤,兼顧產品的多樣性和內容的創新性。對于全球化的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相互之間合作更注重精細戰略合作目標,特別是對于供應鏈中所涉及的全球化范圍之內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相互之間的評價過程更是具有獨到的合作優勢。
三、全球化供應鏈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評價需要考慮的因素
全球化的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需要更多的是進行綜合性的戰略性,當每一環節涉及與供應鏈合作關系的項目需要不斷根據適當情況調節。目前世界上最為流行的企業管理模型是企業資源計劃。這種供應鏈的資源分配計劃可以很好地將合作方式或產品服務目標達成一致的每一個細節,同時運用綜合性的、一站式的、集成性的系統考慮和分析,而并非以單一的或者是單體環節就能夠代表整體的最優化的過程。所以,對于全球化供應鏈合作戰略伙伴關系,相互合作不只是關注的是單體成本問題,而更多的是關注的系統性的集成問題,這在建立相互合作伙伴關系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因素應包括層級權重指標等不同的層次內容。例如,產品的交貨期、質量、價格因素等成本以保證供應鏈合作伙伴的質量,包括柔性化的設計因素,以及人為不可抗的意外因素都需要考慮在范圍之內。近幾年全球化供應鏈戰略性的合作伙伴管理更加引人關注,這些內容也更需要管理者們不斷的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馮燕芳.營銷戰略運用與物流企業經營效率改進[J].江蘇商論,2011(2):87.
[2]陳杰,黃悅.同步化產品與供應鏈設計[J].工業工程與管理,2013(2):18.
[3]藍伯雄,鄭燕.基于供應鏈結構的企業資源計劃系統[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05(11):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