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花
摘 要:傳統的數學教學一直是教師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固然這種教學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增加知識儲備,但是對學生發展自主學習能力、鍛煉獨立思考的習慣弊大于利。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講授的內容,無法做到獨立思考,更不用說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和理解,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極為不利。因此,近些年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推動下,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教學經驗發現互動式教學能夠有效地規避上述傳統教學的不利,提高教學效率。然而,在實施互動式教學過程中依舊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探討。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小學數學;現狀;策略
一、引言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小學數學教學方式不斷改進,為了達到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中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通過大量的實踐總結經驗,發現互動式教學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保證。
二、互動式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的意義
(一)能夠充分展現數學思維
互動式教學就是教師通過問題預設或者情境構建幫助引導學生對數學概念和問題進行自主性的思考和探究,所以在互動式教學中學生在和教師的互動中能夠有效鍛煉抓住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的能力,換言之,通過互動教學能夠展現出小學數學中數學的本質思維和邏輯方式,教師通過互動這種形式能夠最為直接地引導學生探究數學概念,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
(二)幫助學生鍛煉獨立思考的能力
互動式教學的另外一個特征就是教師通過引導,主要是以梯次性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數學概念和知識的學習僅是基礎,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進行思考和解決問題。因此,小學數學課堂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更重要的是掌握好運用數學的能力。而互動引導的過程就正好能夠承擔起這個任務,學生會在問題中不斷發現新的問題,因此就能夠不斷鍛煉自身的思考能力。
(三)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互動式教學在幫助學生掌握數學思維和鍛煉自身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間接地還原出解決問題能力的本質與核心。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解決問題,當學生嘗試獨立解決問題的時候,課堂教學的方式就會給學生啟發,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按照課堂教師所采用的引導方法嘗試獨立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圓和其他多邊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質之后,學生會對日常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常見形狀進行思考并與課堂知識進行關聯,從而嘗試去解決發現的問題。
三、當前小學數學課堂師生互動現狀
(一)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
當前,小學數學課堂開展互動式教學主要的問題之一就是學生和教師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很大,一時之間難以轉變,例如,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由于學生適應了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模式,在教師引導的過程中,學生難以響應教師的互動,課堂的參與度不高。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想要完全實現互動式教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互動缺乏目的性
即便絕大多數教師已經意識到互動式教學對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性,然而一方面缺乏互動式教學的經驗,一方面對互動式教學的理解僅停留在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認識中,使教學課堂幾乎是教師拋出一個問題,學生機械性地回答,課堂教學的重點被忽視,因此,在小學課堂上,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掌握學生的學習特性,從而進行互動引導。
四、小學數學課堂師生互動策略
(一)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互動式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師充分認識和掌握學生學習、認知特點的基礎上,通過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因此,在正式開展互動式教學之前,教師要與學生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例如,了解學生最喜歡的游戲方式,并將這種方式穿插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興趣。
(二)抓住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激發學生的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其邏輯性較弱,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停留在一個非常基礎的階段,因此,教師的教學需要循序漸進,通過設置階梯性的引導問題來幫助學生逐漸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對學生的參與要進行鼓勵和表揚,例如,學生回答正確時可以給予學生口頭獎勵,幫助學生樹立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
五、結語
綜上所述,互動式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靈活運用互動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董文英.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師生互動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6(A0):81.
[2]程建林.基于交互式一體機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與實踐——以柳州市W小學為例[D].廣西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