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妍妍
摘 要:新疆羅布泊小河墓地中出土的動物元素相關的作品,表現手法較為原始質樸,客觀地展現出青銅時代羅布泊居民的審美觀念以及精神信仰。這些藝術作品造型簡練,較為寫實,具有鮮明的地方性民族特色,真實地反映出青銅時代羅布泊居民的生活面貌以及思想觀念,為我們提供了更多探索原始居民生活面貌的空間,是絲綢之路上珍貴的藝術遺存。
關鍵詞:小河墓地;動物元素;藝術遺存
小河墓地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羅布泊地區孔雀河下游的一片荒漠中,1910年到1911年由羅布獵人奧爾德克首次發現。在之后的若干年間,小河墓地以其奇特的葬式、造型獨特的隨葬品等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學者、探險家的目光,成了絲綢之路上最受關注的焦點,它所蘊含的羅布淖爾早期文明的信息,向我們真實地展現出了這一距今3600年的古老文明的樣貌。自2000年開始,中國新疆考古研究所對小河墓地進行了三次發掘,小河墓地逐漸向世人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
從考古簡報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小河墓地中許多遺存作品都包含動物元素,這些元素通過抽象、概括等手法形成特定的紋樣、圖案等表現在衣物或器皿上,有些藝術作品甚至直接用完整的、真實的動物,不加任何改造,或在本體上進行簡單的涂繪之后直接表現出來。這些審美產物與小河原始居民的精神信仰密切相關,有一些動物甚至可以視作氏族的圖騰。
一、牛
牛作為一種藝術符號,在小河墓地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且多表現在葬俗、葬式方面。
“在中木柵墻南側不遠處一根尖端細的木柱露出了粗細變徑處的棱臺,上面赫然懸掛著一只牛頭,牛頭的額面部分被齊齊切下,草繩將牛頭緊緊捆綁在棱臺上。隊員們這才注意到在掛牛頭木柱的近旁還有五根上細下粗有變徑的木柱,他們變徑位置的高度都差不多,而且6根木柱圍成了一個圓圈。在這一木柱的東側,也發現一個由6根變徑的木柱圍成的圓圈。他們和北區的木柱圈形式一模一樣。在木柱的周圍,還采集到大量牛頭和一些羊頭。”
從這段描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牛頭制成的藝術品在小河墓地中承擔著重要角色,它不是作為簡單的裝飾品隨棺入殮,而是在整個地面上的葬俗活動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小河墓地的棺槨形式極具特色,它是由兩塊制成弧形的胡楊木板相對并合,兩端在事先雕好的槽中楔以豎向擋板,蓋板由多塊小木板構成,木板寬度依棺截取。蓋板上再覆以帶毛牛皮。牛皮是將活牛屠宰剝皮后濕著蓋在棺上,所以它緊緊地箍著小塊木蓋板,使無底的木棺成為一體。
筆者認為,小河墓地這種極具特色的葬式應該伴隨著祭祀活動而產生,這種具有很強的社會性的祭祀活動往往蘊含著整個氏族最基礎、大眾的訴求。祭祀活動本身也是藝術作品的一部分,而在這場祭祀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到,對于牛這種動物的應用方式是非常原始、質樸、寫實的,原始居民直接將牛頭進行簡單加工,裝飾于木柱之上。
二、蛇
在小河墓地中蛇這一動物形象往往抽象為簡練概括的紋樣,以涂繪或刻畫的方式裝飾在不同的作品表面。M2、M4棺中出土的木雕人像以及成年女性墓主人的右手手腕處纏繞兩圈毛繩,上綴一粒長方形蛇紋石玉。這種蛇紋石玉做工較為精細,用單根線條概括地刻畫出蛇的紋路,形成一種簡練、規則的紋樣。而另外一種關于蛇的藝術作品是以非常寫實的手法表現出來的。
將紅柳木桿兩端削尖,雕成一條蛇,蛇口大張,吞含剩余木桿,蛇腹處木桿削平,橫向雕刻三角紋飾帶。蛇脊背木桿上,也豎向雕刻5周三角紋飾帶,在刻紋上涂紅色。
在兩頭削尖的木桿上,雕刻兩組交叉相對的三角紋,似蛇身花紋。蛇腹部削平,刻畫“X”紋。距一端10余厘米處,簡單雕刻出一個蛇頭。
蛇這種藝術形象在世界范圍內都多有發現,這一古老的動物具有多種象征意義,與其相關的紋飾圖案等在藝術作品應用也相當廣泛。而小河原始居民利用不同的創作方式來表達自身的審美需求,對于蛇這一形象的表現形式相對多樣、表現手法較為成熟,所做藝術作品都極具民族特色,生動地反映出當時社會的信仰觀念和審美水平。
三、伶鼬
伶鼬是一種生活在沙漠地區的哺乳類動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并且具備極強的繁殖能力和生命力,一年繁殖一到兩次,每胎產仔3~7只。這種強大的繁殖能力是原始居民最基本的訴求,因為對自身認識的不足,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相對較差,原始居民的壽命相對很短,無法抵御疾病,因而夭折率非常高,小河墓地中大量孩童的墓葬證實了這一點。在這種條件的影響下,原始居民自然會產生對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動物的崇拜,這是原始思維發展的必然過程,因此相關的審美作品也產生了。
綜上所述,小河墓地中的關于動物的藝術作品的產生,都是受到原始思維中自然崇拜、動物崇拜、萬物有靈等觀念的影響。原始居民期望通過表達自身的需求來獲得更加強大的能力,所制作的藝術品風格質樸、表現方式古拙、制作雖然簡單但很精細。其中所蘊含的精神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是研究絲綢之路羅布泊地區青銅時代原始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貴遺產。
參考文獻
[1]鄧瑩.小河墓地的發現與研究綜述[J].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3):65—69.
[2]伊弟利斯,李文瑛,胡興軍.新疆羅布泊小河墓地2003年發掘簡報[J].文物,2007(10):4—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