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四
摘 要:概念是小學數學中重要的內容,學生只有掌握好概念,更好地理解概念,才能夠更好地進行之后的數學知識的學習,才能夠更好地進行數學題的解答。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有必要關注數學概念的教學,通過優化教學策略,讓概念教學效率變得更高,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基于此,本文將從多方面探究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教材中所涉及的概念,是對一些數學現象的概括,能夠更好地展現這些現象的本質屬性。學習概念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第一步,只有緊緊把握概念,學生才能夠牢固地掌握之后的基礎性的數學知識點。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概念的抽象程度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對抽象性思維較差的小學生而言,數學概念的學習比較的困難。因此,怎樣讓概念教學變得更有趣,使得學生有效理解并記憶概念便成了教師不得不思考的一個問題。基于此,本文將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經驗,從多方面談一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同胞們提供有效的借鑒。
一、結合生活實際,有效引入概念
學生往往會對自己比較熟悉的事物感興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教學,有效引入概念,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概念。
如,講授小數這一概念時,筆者便首先會引入現實生活中應用到小數的地方,即超市中菜品的標價、人的身高、物品的長度等。筆者會結合這些生活實際顯示與之相對應的數字,讓學生思考點之后的數字的大小,使得學生能夠對此產生探究的熱情,說出自認為的觀點。筆者并不會直接性地評價學生所說的內容,而是會先引入小數這一概念,學生則能夠認真聽筆者的講解,驗證自己所說內容的正確與否,并能夠有效記憶這一概念,從而增強筆者的教學效率。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時有必要多多關注學生的興趣點,引入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元素,并結合生活實際向學生教授概念,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讓學生能夠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直觀演示,使學生形象理解概念
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低,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授概念時,可以向學生直觀演示,使概念能夠具備形象性的特點,學生則因此能夠更好地理解概念,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如,在講授“米”這個概念時,筆者會引入米尺,帶領學生觀察米尺,使得學生能夠通過了解米尺,直觀性地認識米的長度。緊接著,筆者便會用米尺中所展現的1米的長度與學生的身高、鉛筆的長度以及課桌的長度進行比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1米的長度。當然,筆者還會鼓勵學生自主地利用米尺與周邊的事物進行比較,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米。在此過程中,筆者會對學生進行米的概念的講解,學生則因此能夠直觀性地理解米這一概念。在講授與長方體和正方體相關的概念時,筆者則會引入現實生活中形狀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物品,即鉛筆盒、魔方、橡皮等等。筆者會使學生仔細地觀察這些事物,并會結合這些事物向學生講解有關長方體、正方體的概念,邊講解邊借助這些實物顯示相對應的知識點。這樣,學生在筆者的引導下,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些概念,并因此有效記憶這些概念,使得筆者的教學能夠變得更為順利。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有必要重視對學生的直觀演示,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比較抽象性的概念,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重視訓練,讓學生有效應用概念
教師教授完概念后,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一定的訓練,使得學生能夠有效應用這些概念,以此發展學生的應用能力,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
如,講授完與平移、旋轉、軸對稱相關的數學概念后,筆者便會借助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現多種動態圖片,使得學生根據圖片上事物的運動形態和形象,說出與之相對應的平移、旋轉、軸對稱的數學知識點。這樣,學生在筆者的引導下,能夠進行有效的訓練,更好地應用該概念,從而有效發展自身的應用意識。如,在教授完分數這一數學概念后,筆者便會讓學生根據所學習的知識,隨意寫幾個分數。由于一些學生沒能有效地掌握概念,因此在寫分數的過程中將0放在了分母中。見此情況,筆者便對學生所列的算式進行了一定的評價,糾正了學生其中所出現的錯誤處,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分數這一數學概念。總之,小學生畢竟處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初級階段,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多種多樣的問題。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概念教學時,應該特別關注所教的班級上的學生,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概念,引導學生進行不斷地訓練,使學生能夠在不斷訓練中,更好地掌握和應用所學習的概念,使學生的數學水平因此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綜上,小學生正處在積累基礎知識的關鍵時期,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特別關注學生所處的這一時期,緊緊把握學生的思維特性和興趣點,采用結合生活實際、直觀顯示、加強訓練這三種方式,加強對學生的概念教學,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所學習的概念,讓學生能夠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戚文靜.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策略研究[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6(10).
[2]許中麗.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