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紅



摘 要:袖衩是襯衫的一個關鍵部位,是服裝設計的一個重要構成因素。開衩的部位十分講究做工。工藝欠缺的開衩,無論面料如何昂貴,都會給人以劣質之感。專業的制作會給人以美的享受。文章以學習、參考、實踐為基礎,從袖衩的概念、分類、結構設計與工藝方面進行詳細分析、研究。通過實踐、總結出袖衩縫制的“四步法”。
關鍵詞:袖衩;里襟袖衩;門襟袖衩;封袖衩口
服裝反映一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的發展,體現著人的價值觀、審美觀。隨著科技的進步,服裝的更新也越來越快,但是無論怎樣快,男襯衫也一直是男士出入一些正式場合時與西服搭配的重要服飾之一,且長久不衰。那么在男襯衫的縫制工藝中,很重要的一個部位就是袖衩。而且目前應用也非常廣泛。
一、袖衩的概念
開衩又名開祺,在服裝結構中,指為穿脫、活動方便或造型上的需要而在服裝上設置的開口;在服裝設計中,指為增強美感和層次感,起裝飾性作用的開口。根據所在的服裝部位,衩口主要有位于背部的背衩、位于擺縫的擺衩以及位于袖口部位的袖開衩;根據衩口的數量,衩口主要有單衩、雙衩和多衩;另外,還可以根據活動方便或美的需要,加長或縮短衩口的長度。它是服裝設計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袖衩的分類
袖衩是上衣袖口部位的開衩。袖開衩有功能性作用,同時也有美觀裝飾作用。衣服的款式不同,袖衩的形狀,長短及封口線距尖的長度也不同。西服的袖衩一般分為真袖衩和裝飾作用的假袖衩;襯衫的袖衩一般分為平袖衩和寶劍頭袖衩;還有在此基礎上變化出來的各種各樣的袖衩。
三、袖衩的結構設計與制作工藝
開衩的部位十分講究做工。工藝欠缺的開衩,無論面料如何昂貴,圖案怎么現代,都會給人以劣質之感,從而使所有在款式上花的心思都付諸東流。下面以男襯衫的袖衩為例,介紹一下寶劍頭袖衩的結構設計與縫制工藝。
(一)前期準備工作
1.裁袖衩條
按如下標注的數據繪制、裁剪袖衩條及內襯(如圖1所示),長短還可根據需要進行調整。備注:內襯的大小要略小于袖衩條的大小
2.整燙袖衩條
(1)整燙寶劍頭門襟袖衩(如圖2所示)
為了使袖衩外觀挺括,邊緣不毛糙,首先將黏合襯用熨斗粘于袖衩條的反面,注意熨斗的溫度要適宜,然后按著圖2所示進行整燙。
(2)整燙里襟袖衩(如圖3所示)
(二)開袖衩口(如圖4所示)
1.為了使衩口邊緣不受損傷,在衩口位置的反面粘上一塊寬6cm,長20cm的黏合襯。
2.在袖衩的粉跡上剪開,終端剪成“V”型。
(三)裝袖衩
1.裝里襟袖衩
用悶縫將里襟袖衩條裝在小袖片一側的衩口上,將袖片包住0.5cm縫份,在里襟上緝0.1cm止口。(如圖5成示)
2.緝三角
在衩口終端, 將其三角翻向袖片正面,將里襟袖衩條同三角緝在一起,并將其放在袖片正面。(如圖6所示)
3.裝寶劍頭門襟袖衩
用悶縫將門襟袖衩條裝在大袖片一側的衩口上,將袖片包住0.5cm縫份,在門襟上緝0.1cm止口。(如圖7所示)
(四)封袖衩口
位置在開衩長向下0.8~1cm處,緝來回針2到3道,要求這幾道線必須在同一條線上。(如圖8所示)
四、工藝要求
袖衩正面平服,緝線順暢無褶皺,止口寬窄一致,寶劍頭對稱,里襟袖衩略短于門襟袖衩。
五、結語
綜上所述,寶劍頭袖衩的結構設計與工藝制作,是經過多年實踐總結出的寶劍頭袖衩的縫制方法,也可以將此方法靈活運用,變換數據,應用到其他的服飾中。
參考文獻
[1]陳能恩.中國襯衫[Z].編輯委員會.中國襯衫,2002.
[2]嚴明明.服裝制作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彭立.服裝結構制圖與工藝[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
[4]張明德.服裝縫制工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5]許濤,陳漢東.服裝制作工藝實訓手冊[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