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鎮源
摘 要:2018年12月銀保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配合《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標志著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業務監管日趨清晰。在新的資管新規下,將打破傳統的統一監管、剛兌的“舊資管時代”,轉變為回歸本源的“新大資管時代”。長期以來,銀行理財產品吸納了大量的資金,截至2017年年底,僅銀行理財產品所吸納的資金就占據了全國資產管理總額的近1/4左右。這一現實局面迫切要求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用以對日益龐大的銀行理財資產進行管理。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成立將會對資產管理行業帶來一定的變革,而這一變革的好壞將需要時間來檢驗,但總體來說銀行理財子公司對于資產管理行業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基于此,在分析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必要性的基礎上,對銀行理財子公司在資產管理行業中所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闡述。
關鍵詞:銀行理財;資產管理;行業資產
中圖分類號:F83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32-0133-02
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成立將使得銀行在中國直接融資體系與資本市場中的角色加以轉變,使得銀行由原先的旁觀者轉變為資本市場的直接參與者。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成立將使得銀行可以通過所設立的子公司直接展開股權直投業務,利用理財資金進行并購重組業務、深度參與到國資企業的股權結構改革等。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成立將為國內經濟結構改革提供更多的途徑與渠道。新時期,銀行理財資金日益龐大,管理好、利用好銀行理財資金將能夠使得銀行理財資金發揮更大的作用。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成立將使得資產管理行業產生較大的改變,做好影響分析將有助于資產管理行業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一、銀行理財子公司設立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銀行理財子公司設立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1)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設立將有助于做好金融資產風險的管理與防控,通過設立銀行理財子公司可以利用獨立子公司的破產隔離、風險隔離等的框架隔離金融風險。此外,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成立將打破銀行資管中所存在的不足。由于銀行資產管理是一個輕資產行業,其風險管控與價值創造的核心依靠是高素質的業務人員,通過設立銀行理財子公司改變銀行原有的管理框架與體系,從而使得銀行理財能夠在新的、更適應于銀行理財產品管理的框架體系下工作,依托更加良好的考核制度和風控制度將能夠使得銀行理財更好地規避風險并創造更多的收益。而在傳統的銀行管理體系中其核心在于風險管控,以不出風險為主,而將理財產品的收益放在風險管控之后致使風險管理與理財產品收益之間無法實現平衡。(2)原有銀行理財以穩健為核心原則,在投資時多以固定收益產品為主,通過對固定收益產品進行買入并長期持有實現收益,其所獲得的收益多來自于債券、國債等的交易利差、票息率或是成本賺取手續費收益,銀行理財產品主要以剛性兌付為主。2018年國家銀監會頒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后,銀行理財的剛性兌付被打破,資本管理回歸其本原屬性,銀行理財的固定收益由風險收益所替代,而銀行在這一過程中收取固定的管理費用實現資產的收益。剛性兌付模式的轉變使得傳統資產管理模式無法適應新資管模式下的資產管理。單一的買入持有為主的交易模式已無法為投資者提供穩定、持續的收益。長期持有雖然能夠保持穩健,但是所持有的資產其信用風險、利率風險也在不斷累積;而長期持有已無法轉嫁、控制風險,致使風險持續累積在銀行理財產品的資產管理中。在新的模式下需要改變銀行理財資產管理模式,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成立會對銀行理財產品的管理注入新的動力,利用市場化的管理模式與管理機制激發銀行理財管理的活力。(3)隨著理財產品規模的持續擴大以及理財產品投資范圍的不斷擴大,銀行理財資產不僅能夠參與到直接投資,而更多的時候會參與到股權類的投資中。根據相關規定,銀行在很長時間內是不能直接進入到股市或是權益類市場的,這是出于對銀行理財資產的風險控制與風險隔離方面的考慮。而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成立使得銀行理財子公司能夠以獨立子公司的法人身份去為客戶持有部分股權。銀行理財子公司以新的管理框架與規則使得各項資產更趨明細,法律關系更加明晰,這既是對客戶的一種保護,也是對客戶資產更加良好的管理。
二、銀行理財子公司對資產管理行業的影響
(一)對公募基金所造成的影響
銀行資產管理屬于信托關系下的資產管理,《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施行后更多的國有大銀行在“政策”的鼓勵下開設銀行理財子公司。公募基金與銀行理財子公司兩者之不同在于公募基金將更多的資產配置于股票、債券等方向,相較于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固定資產投資,兩者在風險與收益方面有著較大的差別。未來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投資模式的轉變,銀行理財子公司可能將更多的資金用于到權益類資產的管理中,公募基金與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投資途徑或有重疊,而資產的流動將更多地取決于公募基金與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投資收益,以資管能力、投資收益來獲得在資管行業中的發展。此外,《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對諸多領域進行了松綁,如銀行理財子公司所公募的理財產品可以直接投資A股股票,而無須向以往需要以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為媒介。而銀行理財子公司的非標債權投資僅要求投資余額需要控制在理財產品凈資產的35%以內,同時銀行自營理財業務的非標債權投資余額u需要控制在銀行上年度披露總資產的4%以內。在理財產品的銷售端,銀行理財子公司所銷售公募理財產品在銷售宣傳、購買門檻、銷售渠道等都有所放松。銀行理財子公司能夠在新資管管理辦法下獲得與非銀資管同業相同的地位,相較于公募基金,銀行理財子公司能夠獲得一定的非標債權投資額度,因此在資管方面銀行理財子公司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二)銀行理財子公司將在資管行業中獲得更重要的地位
資產管理行業是資產信托管理模式。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成立將使得銀行產品管理可以借助于銀行龐大的業務基礎和客戶群體獲得在資產定價、產品創投和銷售渠道方面的強大助力,從而使得銀行理財子公司能夠在資產管理行業獲得更大的發展。根據國際經驗,全球最大的20家投資銀行系資管機構占據了銀行資管行業50%以上份額,且結合各家經營范圍和特點衍生出了各種資管業務模式。而國內通過發展銀行理財子公司,不僅能夠將銀行資產管理與銀行業務風險進行了隔離,同時也將更好地推動銀行理財資產管理回歸本原需要。
(三)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成立將加大銀行資產管理在資本市場的比重
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成立意味著銀行業自身結構發生結構性的變革,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成立意味著銀行業自身運行模式的轉變。通過銀行理財子公司將有效隔離資管風險,促使商業銀行的業務與經濟轉型更加緊密結合在一起,并借助于銀行理財子公司自身專業化的結構體系促使銀行理財子公司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創在財富、資本運作、投資銀行等更加多元化的市場業務中,從而使得商業銀行能夠更多參與到直接融資體系與資本市場中。
中國銀行業具有龐大的用戶基礎與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龐大的用戶基礎意味著中國銀行業在金融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長期以來,由于受政策限制,商業銀行對于銀行理財產品多以“保本”防御投資為主,主要投資方向為國債、同行業間債券等固定收益產品。而新的管理法則放松了對銀行理財產品的束縛,銀行業可以通過設立銀行理財子公司、股權直投公司等,從而使得商業銀行能夠參與到以往所不能參與的股權類投資上,此外還允許商業銀行發起產業基金,可以成為企業年金或是養老金的投資管理人,從而使得銀行理財從以往的間接融資的角色轉變為直接、間接融資并重的新模式。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成立與發展對于資管行業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銀行理財子公司通過理財框架制度設計,從頂層入手積極推動銀行理財發展成為中國金融市場上的最大機構投資者,只有如此,中國金融體系才能夠吸納更多的資金用于債券發行。此外,通過金融框架制度的建立將能夠對單一信用體的違約風險進行有效的隔離,從而更好推動資管行業直接融資市場的發展。銀行理財子公司不僅能夠為債券市場注入較強的活力,今后銀行理財子公司將可能直接進入股票市場并隨著客戶需求建立起結構化、量化的投資體系,將銀行理財資金投入到股市中,并從股市中風險較低的優先股等形式做起。在以往的銀行理財業務中,銀行理財業務通利率市場化、資產證券化等多種形式的金融資產管理舉措減少了因金融業宏觀調控所帶來的金融抑制問題,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并使得企業的融資成本和融資環境得到了明顯的降低和改善。
新時期,銀行理財子公司是商業銀行業發展的一條探索途徑,其核心在于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金融產業服務實體經濟需要積極創新金融工具和交易結構改善,服務實體經濟核心在于增強企業活力,而這就需要從改善企業資本結構和公司結構治理方面入手。以美國為例,其來自于企業外部的并購壓力將迫使企業不斷前進、發展。銀行理財子公司所具有的股權直投業務、并購重組業務為企業直接融資提供了方便,同時,通過股權直投使得銀行理財子公司能夠以獨立法人身份參與到企業管理與所有制改革中,促使公司的治理結構得到明顯的改善,這不僅是國企改革的路徑選擇,同時也是經濟結構調整的政策手段。
結語
銀行理財子公司建立標志著銀行理財業務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這促使國內以銀行理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為主的資管體系產生了較大的革新。本文在分析了銀行理財子公司特點的基礎上對銀行理財子公司在資管行業中所造成的影響進行了分析闡述。
參考文獻:
[1] ?張燕.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 20萬億理財市場迎來“超級牌照”[J].中國經濟周刊,2018,(48):50-51.
[2] ?王光宇.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出臺,強化銀行資管業務領導地位[J].銀行家,2019,(1):31.
[3] ?屈慶,劉陽.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發展探討——我國理財產品發展現狀和趨勢——從監管規避到資產管理[J].銀行家,2012,(4):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