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質瓊
內容摘要:本文基于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結合我國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發展的實際情況,構建了電商環境中區域性生鮮農產品物流能力評價的指標體系,繼而以廣西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作為數據樣本,在給定技術方法下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最終得出的研究結果與其實際情況基本吻合,從而證實了該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電商環境 ? 生鮮農產品 ? 物流能力
電商環境中區域性生鮮農產品物流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建構
(一)評價指標體系
本文所構建的電商環境中區域性生鮮農產品物流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由物流設施、物流技術、物流運營、物流環境四個二級指標構成。在此基礎上,為考慮區域性生鮮農產品物流、電子商務以及農業生產環境等的差異性,本文另構建了十四個三級評價指標。表1為電商環境中區域性生鮮農產品物流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二)指標解析
1.物流設施。區域道路網絡密度(P1)反映了某個區域范圍內物流通行能力的大小,該指標使用一個區域范圍內公路與鐵路通行里程之和與該地區總面積的比率進行度量;區域生鮮農產品運輸汽車數量(P2)反映了一個區域范圍內可用于運輸生鮮農產品的汽車數量,該指標使用一個區域范圍內生鮮農產品GDP占該區域總GDP的比率與所有運輸車輛數量的乘積進行度量;區域郵路長度(P3)反映了一個區域范圍內可以用于電商物流的線路總長度;區域生鮮農產品物流固定資產投資(P4)反映了一個區域范圍內某時間段用于投入生鮮農產品物流的固定資產額度,該指標使用一個區域內生鮮農產品GDP占全國生鮮農產品GDP的比率與全國生鮮農產品物流固定資產投資的乘積進行度量。
2.物流技術。區域生鮮農產品電信業務量(P5)反映了一個區域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的信息化技術水平,該指標使用生鮮農產品GDP占該地區總GDP的比率與該地區電信業務總量的乘積度量;區域人均移動電話數量(P6)反映了一個地區物流信息水平,使用移動電話數量占一個區域內總人口的比率度量;區域生鮮農產品物流通信光纜長度(P7)反映了一個區域用于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的信息通信能力,使用一個地區生鮮農產品GDP占該地區GDP的比率與區域通信光纜總長度的乘積度量。
3.物流運營。區域生鮮農產品物流周轉量(P8)大致反映了一個區域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的周轉情況,使用一個區域生鮮農產品GDP占全國生鮮農產品GDP的比率與該區域所有貨物周轉量的乘積度量;區域生鮮農產品物流費用(P9)反映了一個區域生鮮農產品物流成本,使用一個區域生鮮農產品GDP占全國生鮮農產品GDP的比率與全國物流費用的乘積進行度量;區域生鮮農產品物流增加值(P10)反映一個區域生鮮農產品物流效益,使用一個區域生鮮農產品GDP占全國生鮮農產品GDP的比率與全國物流增加值的乘積度量;區域生鮮農產品物流總額(P11)反映了一個區域生鮮農產品物流的規模,使用一個區域生鮮農產品GDP站全國生鮮農產品GDP的比率與全國生鮮農產品物流總額的乘積度量。
4.物流環境。區域網絡用戶占比(P12)反映一個區域網絡設施覆蓋和電商物流發展潛力等情況,使用一個區域內網絡用戶數量占該區域總人口數的比率進行度量;區域專業技術人員數量(P13)反映一個區域內人力資源結構、創新能力以及電商物流發展潛力;區域城鎮化率(P14)反映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發展水平,使用一個區域城鎮人口數占該區域總人口數的比率度量。
電商環境中區域性生鮮農產品物流能力的實證研究
(一)技術方法
為使用表1所示的指標體系對電商環境中區域性生鮮農產品物流能力進行評價,首先需確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系數。本文首先選擇熵權法從而在最大程度排除人為因素的影響,其次使用改進熵和歐氏貼進度法完成樣本區域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能力測算。
(二)數據樣本
本文基于表1所構建的指標體系,選取廣西1999-2018年相關的數據作為樣本進行實證研究,并使用改進熵和歐氏貼進度法對其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能力的變化進行系統研究,整理得到的樣本數據如表2所示。其中各評價指標的編號對應關系參考表1,樣本數據均來源于國家統計年鑒和廣西統計年鑒。
(三)結果分析
1.三級評價指標的權重。使用熵權法基于表2的數據樣本計算得到如表3所示的三級評價指標權重,其中指標P12的權重最大,即說明區域網絡用戶占比對于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能力的影響最為顯著;P8指標的權重居于第二位,說明區域生鮮農產品物流周轉量對于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能力的影響也很大。同時,該指標的值越大,就說明該區域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的效率越高、能力越強;P9指標的權重最小,說明區域生鮮農產品物流費用對于該地區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能力的影響最小,這是因為生鮮農產品物流規模在整個物流總規模中的占比相對較小,并且單位生鮮農產品的物流費用也相對較小;此外,P7指標的權重居于第二小位置,說明區域生鮮農產品物流通信光纜長度對于區域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能力的影響也較小,這可能是因為生鮮農產品等現代電商物流的發展對于通信光纜這種傳統的物流信息設施的依賴性越來越小。
2.二級評價指標的權重。將同一、二級評價指標下的三級評價指標權重相加即得二級評價指標的權重,其中物流環境指標的權重最大,說明生鮮農產品電商中物流環境對于物流能力的改善和提高具有最為顯著的作用;物流運營的權重居于第二位,接下來依次為物流設施、物流技術,這與三級評價指標權重大小所反映出來的問題基本相吻合。
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能力分析。基于表3數據,本文采用改進熵和歐氏貼進度法計算得到如圖1所示的廣西1999-2018年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能力發展走勢圖以及圖2所示的廣西1999-2018年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能力細分及發展走勢圖。從圖1可以看出,廣西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能力在1999-2018年之間基本呈現增長態勢,在2014年出現了短暫下滑,2015年后盡管還在增長,但增長幅度有所放緩。這是因為,2015年我國經濟結構出現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尚在培育,這就導致了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市場需求有所放緩,其相應的物流能力增長態勢也因此受到一定影響。同時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人才不足以及相對薄弱的物流信息設施也是導致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能力增長放緩的重要原因;從圖2可以看出,物流設施和物流環境對區域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能力的提升呈現穩健增長態勢,而物流技術和物流運營對區域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能力的提升在近年現出小幅度滑落態勢,這是由于隨著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水平的提升,其對智能化信息技術水平的需求快速增長,而該地區的信息技術能力在短時間內受于資金和投入的限制,無法滿足其增長需求,同時由于智能化信息技術水平滯后,其顯著影響了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的運營水平;整體分析可以看出,2014年前物流技術對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能力的提升最為顯著,其次是物流設施、物流運營,其中物流環境的貢獻最低。而在2014年后,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能力的貢獻結構發生了變化,物流環境貢獻度最大,物流設施貢獻度最小,這是因為網絡技術已成為了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礎,近年來網絡技術特別是移動網絡技術的發展對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結論
本文構建了電商環境下區域性生鮮農產品物流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并在給定技術方法下對廣西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能力進行實證,結果與廣西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發展的實際基本吻合,這證實了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科學性和可借鑒性。實證結果表明,區域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能力主要受區域網絡用戶占比和區域生鮮農產品物流周轉量影響,區域生鮮農產品物流費用和區域生鮮農產品物流通信光纜長度對其影響十分有限。整體上,物流環境對區域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能力的影響最大,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新常態的出現,我國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能力增長近年來呈現放緩趨勢。在此背景下,物流環境的影響權重日益增加,而物流技術和物流運營的影響權重呈現小幅度下降趨勢。
參考文獻:
1.吳春尚,謝如鶴.廣東省農產品物流供給側改革探討——基于區域農產品物流能力評價[J].商業經濟研究,2017(20)
2.崔玉蕾.區域物流能力對商品流通格局的影響[J].商業經濟研究,2016(4)
3.路靜敏,陳薇,曹樹貴.鮮活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協同模式研究[J].價格月刊,2016(2)
4.董紅艷,楊曉艷.基于熵權灰色關聯法的農產品物流能力研究——以山西省為例[J].價格月刊,2015(11)
5.竇志武,李紅巍,熊琦.基于熵權法和神經網絡的口岸物流綜合能力評價方法研究[J].計算機科學,2015(S2)
6.張廣勝.基于灰色關聯投影模型的物流能力評價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
7.宋曉黎,楊歡歡.互聯網時代生鮮農產品物流體系的績效評價[J].商業經濟研究,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