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數
摘 要 國家財務部相繼出臺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以及其他規范,因此,我國企業的內控管理水平近年來逐步得到發展和提高,但在企業高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張等情況下,企業經營管理的難度加大,所以,企業需要做好管理能力提升,并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保證企業內部各個管理系統得到有效控制,推進企業管理走向良性循環。為此,本文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完善的對策。
關鍵詞 企業 內部控制 探討
如今,我國經濟進入轉型升級新常態,國內企業發展的阻力加大,面臨的風險增多。因此,為了促進企業更好地發展,必須構建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從而保證企業能夠積極地應對市場變化,加強風險預防,推動企業向前發展。
一、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現狀分析
(一)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認識不足
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風險無處不在,部分企業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內控管理薄弱,忽視了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另一部分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不全,給內控管理帶來風險隱患,從而造成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潛在增加。許多企業負責人仍然將管理的重點盯在企業生產與實現盈利方面,而沒有做好企業內控管理與盈利保障的基礎工作,致使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意識不強,企業風險管理能力缺位。有的企業負責人覺得內部控制制度比較煩瑣,不如個人直接決策管理簡單明了,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比較排斥。認為內控制度是對個人行為的束縛,影響著正常的決策管理效率。
(二)企業內控建設體系不健全
內部控制制度是系列內控管理體系的組合,不僅包括制度,還包括企業組織架構。然而,許多企業的組織架構與內控制度建設不配套,不能促進內部控制制度有效運行。一是缺少健全的現代企業治理結構。有的企業沒有按照現代企業管理模式構建治理體系,所有權與經營權未分離,三會一層責權混亂,權力制衡機制缺失,導致企業管理機構要么設置簡單,部分機構權限過大,起不到內控作用;要么表現為運行機構龐大,公司層級設置過多,機構臃腫,部門職責不明,權限混亂,對實施內控造成困難,影響工作效率。二是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與業務脫節。許多企業在內控制度建設上缺少全面地分析,未能根據業務運行情況制定科學的內控制度,致使內控制度與企業架構、部門職責與業務流程不相匹配,最終導致內控制度失效,企業管理效果難以得到保障。
(三)企業內控監督缺位
保證內部控制制度有效實施,就要加強內審監督。然而,許多企業對于內審監督的認識存在誤區,將內審只定位于財務審計等狹窄的范圍內,過多地強調事后監督的范疇,而沒有發揮內審的全面監督作用,從而導致內控審計監督缺失,影響企業內部控制執行效果。究其原因,一是部分企業沒有設置內審監督部門,用于開展內控執行情況的監督。二是內控監督范圍狹窄,沒有將內控制度監管全覆蓋。其表現為內審監督只對“下”監督,而沒有對“上”監督,沒有將企業高層主要領導的內控過程納入其中,從而導致監管面窄,無法達到預期效果。事實上,對“上”監督更能讓內審對企業內控管理狀況作全面清理,找出內控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從而有利于企業做好制度的頂層設計,進一步優化內控管理,保證內控執行更有力度。
二、完善企業內控制度的建議
(一)增強風控理念,提高內控意識
如今,企業發展面臨的風險無處不在,企業負責人要增強風險意識,重視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使之發揮控制作用。為此,企業負責人要為執行內控制度作表率,主動參與內控設計、加強內控管理的學習,增強內控理念,提高內控意識,從而為企業內控制度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要做好企業員工內控管理的學習宣傳工作,讓員工全面認識到內控制度的重要性,認識到企業管理現狀及面臨的風險,從而增強警覺性。通過全員參與內控管理,加強企業風險的防范,從而保證企業安全穩健地開展經營。
(二)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健全內控制度
企業要根據自身特點及運行實際做好企業架構建設,對企業內部架構進行職責定位及業務劃分,從而制定科學的內控體系。為此,要從上至下進行部門建設、崗位配置及職能清理,保持各部門、崗位責任明確,流程清晰。同時,通過業務關系的合理設置,做到橫向有監督、上下有牽制。此外,要將各部門職責及崗位細則規范化,以書面形式下發,構建企業完整的業務操作流程、風控管理手冊,從而規范業務運作,加強業務風險防范。
(三)發揮內審職能,加強內控執行監督
為了檢驗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效果,就要發揮內審職能,加強內控執行過程的監督。為此,企業要組成內審部門,對內部控制執行進行內審,從中發現內部控制中的漏洞,從而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堵漏。同時,要進一步擴大內審覆蓋面,將內審進行企業業務全覆蓋,對企業架構監督全覆蓋,將整個企業運營體系納入監督范圍,并從制度、執行、實施效果等多個方面對企業的內控制度建設進行全面檢查,構建日常監控與專項監督相結合的監管機制,隨時掌握內控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不斷完善內控制度。
三、結語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與完善是一個長期過程。企業要發展,就必須重視內控制度建設與實施,做好組織體系建設與業務內控優化。構建全覆蓋的內控監督體系,充分發揮內控制度的作用,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為成都普什醫藥塑料包裝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潘秋麗.企業內控管理水平提升的策略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18(36):45-46.
[2] 羅玉英.信息化背景下的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7(24):119-120.
[3] 胡燕飛.新經濟形勢下企業內部控制問題探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36):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