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廣燦
摘 要 當前,我國企業在開展相應的財務活動時,財務管理是基于財務關系來進行相應處理時的一項經濟類的管理工作。財務管理不僅包括編制預算以及制定決策,還有評價和考核等多個環節。而我國的事業單位相較于其他的企業,無論是資金來源方面,還是在進行資產出售及轉讓的時候,都具有十分強的獨特性。除此之外,事業單位也不像企業會計,具有所有者權益。雖然有一些事業單位會按照一定的費用標準提供勞動力或者產品,但是都是在按照成本價格,甚至比成本價格更低的情況下所提供的。因此,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中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需要根據自身單位的實際情況,實現科學化管理。
關鍵詞 行政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 特征 有效措施
一、引言
當前,我國行政單位在進行財務管理時,需要根據我國相關政策規定,科學合理地對資金進行籌集及分配,對單位的經濟活動實行更加有效的控制以及監督,從而保障任務可以按照計劃完成。除此之外,財務管理是我國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保障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健康和穩定發展的基礎。本文對新形勢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特征進行分析,探究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財務管理過程中常見的一些問題,并且提出改進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產管理的有效措施。
二、新形勢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特征
(一)財務管理的要求有所提高
在當前的新形勢背景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對財務管理的隊伍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從資金管理方面來看,只有使用統一化的財務軟件來進行核算,才能夠滿足當前我國財務管理的需求,實現會計信息的實時性、共享性以及統一性,達到所預計的效果。[1]
(二)財務管理復雜化
現階段,我國在進行財務管理的時候,不斷深化改革措施,而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中的財務管理工作不斷向復雜化、多樣化的趨勢發展。當前,計算機技術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我國行政事業與銀行網絡之間的信息呈現透明化,這更是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保障財務狀況的準確性以及透明化,降低財務信息的出錯率。[2]
三、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最常見的問題
(一)預算管理常見的問題
1.預算編制。預算編制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僅是預算管理的基礎,更是當前預算管理的重點內容。而在目前,一些事業單位無法充分認識預算編制的重要性,認識的偏差也會導致預算編制的水平比較低。除此之外,編制的方式不科學,編制的時間也會有所不足,無法保障編制的科學性以及準確性。[3]
2.預算執行。由于當前我國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水平比較低,因此在進行預算執行管理時,會存在亂、散、松的問題,資金的支付控制也不合格。這對資金的使用價值以及使用效率都會帶來直接的影響。
(二)資產管理常見的問題
首先,在我國的事業單位中,財務管理以及資產管理都有脫節的問題存在,而這也會導致資產管理工作人員無法更加清晰地了解賬面的實際信息;不清楚責任,存量不實,盲目地進行資產購置,而使資產出現浪費以及閑置的情況,無法充分發揮其實際的作用。其次,事業單位在進行資產核算的時候,并沒有進行折舊核算,而這便導致成本核算出現不真實性,使成本支出會有所降低,資產價值沒有辦法得到補償,進而出現資產流失的情況。最后,有一些資產存在沒有經過批準便隨意地進行轉讓以及拍賣,從而造成資產出現明顯的流失的情況。
(三)內控管理的常見問題
目前,我國事業單位在進行會計人員配置以及崗位配置時,存在較多的不科學性,并且職責也不夠明晰,對會計的監督檢查也并不合格。我國一些事業單位甚至并沒有建立內部的控制審核部門,對內控制度也不重視,在進行內控制度中缺少操作性以及合理性。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制度缺少靈活性,從而使制度形同虛設,較難發揮出自身的實際作用。[4]
四、加強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健全會計控制制度
就目前的情況分析,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建立更加合理以及更加科學的預算會計體系。這需要以當前我國預算會計制度核算中新出現的改革內容以及財務管理制度的內容為基礎,保障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所進行的財務管理內容的科學性。除此之外,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還需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培訓,明確個人的管理制度,將責任落實到個人,使會計人員可以更加明確自己的職責,更加精準地完成事業單位的經濟任務。另外,行政事業單位還需要將審核和復審的制度進行嚴格的落實,并且正確地反映出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業務。[5]行政事業單位在面對無法適應的科目時,應該根據預算管理的要求進行相應的修訂,對預算收支科目進行相應的改革,從而保障預算收支的科目和新制定的預算要求能夠和事業單位的實際業務更加匹配。
(二)強化預算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要對自身的預算進行合理的編制,還需要將事業單位中資金收支的規模、業務的活動范圍進行集中的反映。事業單位需要更加科學、合理地完成預算編制工作,將責任落實到每一個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所規定的程序執行管理。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大當前預算執行的力度,從而落實預算開支工作,節約事業單位的成本,提高單位的經濟效益。
(三)完善資金管理機制
目前,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應該建立起更加系統及完善的約束制度,對使用的資金進行更加有效的控制和監督,避免出現資金使用違規或者資金浪費的情況。另外,要對工程項目進行更加專業化的管理以及控制,如將項目資金的投入和完成狀況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對資金使用的情況進行審核和評價,避免事業單位出現經營風險、財務風險。
(四)加強票據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的收費票據以及稅收發票,都應該有財務部門進行統一的購買以及管理,嚴禁出現不合規票據的使用情況。另外,要保障經費的支出是根據真實、完整、合法的原始票據使用的,如果出現異常情況,則拒絕報銷。事業單位強化當前的監督機制對票據的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能夠保障票據管理規范化、科學化,避免出現使用假票據。
(五)加強成本控制
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成本控制的時候,對于其中所產生的費用,需要進行數額的確定以及使用率的保障。另外,還需要對質量成本進行定量分析,保障其在合理的質量指標之中,能夠最大限度地將成本降到最低,從而保障資源可以得到最為科學化的使用。[6]
(六)加強固定資產管理
固定資產管理是我國資產管理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進行固定資產管理,行政事業人員需要不斷地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識,還需要依據實際的情況,管理事業單位的資本購置、使用等環節,進行更加合理的制定工作,保障其可以更加適應自身的事業單位。行政事業單位需要保障資產管理能夠更加制度化、科學化,避免資產出現較大的流失。
(七)健全監督體制
當前,我國的事業單位應該首先建立起長期并且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制定出更加完善以及科學的管理制度。事業單位要建立完善的監督體制,并且要完善單位內部的財務管理方式,對預算的執行以及成本的控制進行科學的管理。
(八)建設高素質以及專業化的財務會計隊伍
事業單位需要加強對會計人員專業知識以及技能的培訓,可以定期在單位進行培訓,增強財務人員的市場觀念以及風險意識,完善其專業知識水平的構成,從而使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更好地為財務管理工作服務。
五、結語
財務管理是我國事業單位能夠穩定發展的重要前提。因此,當前事業單位需要重視對財務管理的優化和改革,這樣才可以保障自身在現代化的發展下能夠得到更加良好的發展。另外,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強對財務管理的監督及控制,保障我國社會和經濟實現更好的發展。
(作者單位為河南省登封市財政局)
參考文獻
[1] 王運陳,曾祥銳,劉娟,等.以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為導向的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商業會計,2017(7):114-117.
[2] 庹明玉.電力企業財務管理中精細化預算管理的應用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7(9):108-109.
[3] 王巍.轉變觀念使企業財務管理適應新常態發展的需要——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2):84-86.
[4] 鄧典雅,祁明.“互聯網+”產業融合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創新[J].財會通訊,2017(5):62-65.
[5] 余朋倬.淺議“互聯網+”時代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和發展[J].現代商業,2017(18):156-157.
[6] 鄭大喜.公立醫院發展轉型、財務管理升級與會計人才培養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17,36(3):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