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豐林
【內容摘要】青少年的心理逆反行為普遍存在,初中年級學生,特別是寄宿制中學留守兒童,其心理、生理發育尚未成熟,很容易發生兒童心理問題,作為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工作中要充分考慮中學生的心理變化,時刻關注學生的行為動態。
【關鍵詞】寄宿制中學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 ?研究
2017年云南建水青龍校園事件中,兩名寄宿制學生被五名同學綁住手腳,用枕頭壓住頭,脫他們的褲子,用開水燙。直到4日后家長把孩子接回家,才檢查發現整個大腿內側、腰部的大面積燙傷。學校校長還不以為然的說,“3年級的小娃娃能有多大的仇恨,都是鬧著玩!”學校領導對于心理健康意識觀念的不重視,主導了學校心理健康這一軟環境缺乏建設,教師心理教育工作只為了滿足于當前,發生了才去學習,不知道提前進行預防。
一、寄宿制中學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形成原因
中學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個別學生不聽話甚至討厭老師,滋生叛逆心理,嚴重者觸犯法律。寄宿制學校的留守兒童,非常容易發生心理問題,當老師發現學生有叛逆情況時,應該耐心疏導,多溝通,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找到叛逆心理形成的原因,對癥下藥,進行有效預防,教師教育貫穿整個心理教育的過程,保障師生心理正常。
1.寄宿制學生與父母溝通少
寄宿制中學,學生一般都吃住在學校,由于長期與家人的分別,當面對面時,反而不知道如何與父母進行交流,更多的是一種陌生的感覺。尤其對于一些寄宿制中學的留守兒童,父母一般節假日有空才會回家,長期分離之后突然相聚,孩子們更多的是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和他們相處,特別的無奈與心酸。孩子們都是愛自己父母,心理都想自己父母,見面時候,就像陌生人,等到后來慢慢熟悉以后,父母又要外出打工。每年都是這樣,后面孩子也就習慣了。
2.寄宿制中學生生理、心理不成熟
統計結果得出,90%的中學生認為自己“長大成人”了,要求有自己獨立的空間,渴望自由。初中年級的學生,大腦發育已成熟,思維中的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要求獨立、渴望自由。但是知識結構處于尚未完全開發,當遇到挫折時,留守孩子第一時間會尋求父母庇護的,但是聯系不上父母,被迫獨自面對挫折,缺乏解決問題的技能,缺乏自我調節的能力;嘗試埋藏所有的不愉快,隨著時間的推移,負面情緒一點一點的增加,受外界影響較大,情緒控制越來越差,個體攻擊性強,心智不成熟,思想未成型,對實物判斷比較模糊,分不清善惡,多疑、多變,特別容易情緒沖動和憤怒把老師的批評看成是對自己的過不去,進而與老師對立。
3.寄宿制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視
學校普遍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個別學生學習不好,地位不高,時時處處地受別人的歧視。同學的不待見,老師的不理解,甚至個別老師還進行打罵體罰,學校心理教育方式偏離軌道,孩子認為自己沒得到尊重,久而久之心理畸形發展,而寄宿制學校的孩子們內心特別缺乏安全感疏于管教,不相信陌生人,但是對他好的人或熟悉的人,容易產生信任,很容易染上一些壞習慣,導致出現心理問題。
二、寄宿制中學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教育對策
1.加強與父母溝通
與留守兒童的父母保持聯系溝通,主動留下他們聯系電話或者微信號、QQ等,溝通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平時表現,陪伴呵護孩子。當孩子遇到選擇時,父母可以及時指導孩子的道路選擇。治病救人關鍵在“人”,教育工作者應該以人為本,發現苗頭,有效進行心理教育,對癥下藥,才能取得成效。只有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寄宿制心理教育質量
2.設置專門心理活動
成績只是衡量學生好壞的一種參考而已,學校應該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心理教育制度,對于學習不好,地位不高,心理有畸形傾向的學生,應該結合實際,心理咨詢師主動出擊,了解孩子的心理情況,有沒有出現心理異樣;對于心理有困惑的學生,開設心理輔導課提供輔導,疑難解惑;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組織討論活動,發現優點,加強周圍人對自己的認同感和自信心;對于性格外向的學生,注重培養合作精神,多參加籃球、足球等團體活動,通過團結協作取得勝利,明白一人的力量渺小;對于貧困、自卑的學生,學校應該采取助學金、學生貸款等方式,資助他們成才。
3.與社會溝通
依據留守兒童不同的心理問題,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著重生活技能,讓學生能夠盡快的融入社會。在日常的校園活動中,教導學生學會與人溝通;培養平時生活的技能。學校要經常與周邊學校、醫院、部隊、居委會多溝通,建立良好合作關系。多讓班上的學生能夠參加附近超市、部隊的實踐活動,例如當個購物小導游、參觀部隊,作為融入社會前的一次實習,提高學生的社會技能。
總結
寄宿制中學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普遍存在,不能一味的逃避,聯合家庭、學校、社會三方合作,正確引導,積極與學生溝通,有針對性的制定措施,幫助學生平穩渡過心理期,創造良好環境,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李棟. 寄宿制中學生心理狀況存在的問題探究[J]. 學周刊,2018(31).
[2] 武宇騰. 初中生心理韌性、自我同情與適應取向心理健康關系及干預研究[D]. 陜西師范大學,2018.
【本文系甘肅省2017年度“十三五”規劃課題《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7]GHB0936。】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東江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