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嵐
【內容摘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好本學科的關鍵。首先要關注導入,應和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蘊含讓學生思考的空間;其次要認真對待學生的提問;還要有融洽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導入新穎 ?思考空間 ?認真對待提問 ?融洽的師生關系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喜歡上政治課的途徑之一就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將自己的一些想法略作闡述。
在教學過程中,我覺得要把握好三個環節:導入、學生的提問以及師生之間的相互關系。
一、導入要巧妙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第一個環節。
1.導入要新穎
所謂的新穎,應該和本課程的特點聯系在一起。
本課的特點之一就是和現實生活緊密相連。新穎,就應該將生活中新鮮的事例引入。讓學生先接觸生活,然后學習知識,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解釋生活從而喚起他們的興趣。
在介紹“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時,我課前采集新聞中的新鮮事例,用來導入,獲得了不錯的效果。某超市賣“早產”的面包(即生產廠家將面包的生產日期往后挪)、熱水器在使用過程中爆炸造成傷亡,在這些案例中消費者能獲得不同程度的賠償,以及有關部門規定轉基因食用大豆油必須標識。學生們聽了這些事例后有共鳴,不少同學紛紛點頭表示自己也了解這些事件并開始小聲的議論,“生產廠家真缺德,吃了那樣的面包要生病的”、“標識好,我們就知道真實情況了”,利用學生得出的結論我引入正課,“早產”的面包侵害了我們的人身安全,轉基因大豆油標識維護了我們的知情權,于是逐一介紹消費者的合法權利。學生邊學,邊思考身邊是否有類似的事例,整堂課大家的學習興趣都很濃厚,學習效果也很好。
2.導入要蘊含讓學生思考的空間
導入若能把學生的探知欲激發出來,也是成功的。中學生具備一定的思考能力,如果老是用一些簡單易懂的故事導入,勢必會使他們覺得麻木,因此在導入中需要適當的設疑。讓學生有個思考過程,當然這個“疑”要有個度,不能太簡單否則就稱不上疑,也不能太難不然會給學生造成挫敗感。
“價值規律”是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我在導入中設疑:去年西瓜價高難買,今年卻變得便宜甚至賣不出去;各種蔬菜價格時漲時落;一輛自行車的價格比一輛小汽車的價格低;這些都是為什么?關于前兩種情況學生比較容易回答,豐收就便宜、歉收則貴。第三種情況就說不太完整了,小汽車的零部件比較多、自行車的制造工藝較簡單……那么商品的價格到底是由什么決定的呢?還會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呢?問題由易到難,使學生有一種想探究到底的欲望。聽課過程中學生格外認真,學完“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知識后,呼應導入,解決提出的問題,使整堂課很完整。導入的巧妙與否十分關鍵,學生有了學習興趣之后自然會萌發出不少問題,那么作為老師應該如何來對待學生的提問呢?
二、對待學生的提問要認真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問題表明學生在思考,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耐心的給予學生解答是對他們的一種肯定和鼓勵,使他們愿意并且樂于思考。于是在上課時,我有選擇的進行回答,對于和所學知識相關的在課堂上仔細回答,而對于另外一些問題則放在課后解決。在課后解決并不意味不重要,有時候反而是激發學生興趣非常有效的途徑。在介紹存款儲蓄的種類時,我將活期、定期儲蓄的不同利率介紹給學生,然后有學生忽然說:老師,那么如何選擇儲蓄種類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呢?我考慮了一下,覺得一來關于這個問題教參上并沒有作要求,而且要用計算的方法來演示比較費時間,二來如果讓學生在課后自己去思考、計算一下,不是更有意思嗎,可以讓他們體會到政治和生活的聯系。于是,我先對他的提問表示肯定,然后以回家作業的形式出了一道計算題。學生頗有興致,有些同學當天就來告訴我他們的計算結果。
當然,對于有些問題可能一時答不全或者答案不是很肯定,我會坦誠地向學生表示我需要再思考或者查閱資料證實,因為我覺得作為教師對于學生的問題要負責,一定要科學、準確。記得有一次我對于學生問題中的一個數據記不太清楚,于是將之存疑,課后立即查閱資料,確認無疑后及時地告訴了學生,他很是高興,上課認真,課后也經常來和我討論問題。
三、師生關系要融洽
親其師,信其道。在執教過程我更深深體會到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融洽的師生關系最根本有賴于老師對學生的愛。每天中午,我會去班級和學生聊聊天,了解一下他們最近的學習、生活、想法。學生感覺到你真心的對待他們,自然會愿意親近你。
我覺得平等是維系師生關系很重要的紐帶。課堂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會給學生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對于那些有爭議的知識師生雙方可以討論,我不會武斷的否定學生的想法,對于給出的評價必須是客觀的、謹慎的。同樣的,我也會請學生給我的教學工作給出評價。我請學生以無記名的方式寫下對我的建議,他們很起勁。“老師,很喜歡你面帶微笑”,“老師,板書寫得用力點好嗎?我坐在最后”,“老師,上課聯系實際很棒,要堅持哦”……看著他們真誠的話語,我很感動,虛心的采納他們的建議。大學者韓愈說過:“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尤其在信息時代,作為老師也有很多盲點,應該不斷學習新生事物。在不斷學習的過程向學生請教不僅可以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也能促進師生關系。
這樣的師生關系延續到課堂,使得學生喜歡上我的政治課。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星海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