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卡多佐是美國實用主義法的代表之一,其代表作《法律過程的性質》在西方法學界有著深遠影響。他的四種司法方法對我國現行司法理論和實踐具有重要的借鑒和指導意義。文章首先通過“最溫情判決書”引發的思考,介紹卡多佐四種司法方法進行予以梳理和提煉,以期對我國司法理論與實踐更能深入的理解和借鑒。
關鍵詞:卡多佐;實用主義;司法方法
一、“最溫情判決書”引發的思考
梁先生和張女士1983年結婚并有一女。婚姻生活23年,兩人一直處于分居狀態。2013年初,張女士檢查得了胃癌。于是梁先生讓她回家住,張女士因考慮丈夫有嚴重的煙癮,每天至少要抽3包煙,影響病情就沒有回去。不久,丈夫向法院提出離婚申請。梁先生說婚前缺乏理解,感情一直不好。然而,張女士表示雙方婚后關系良好,并且完全致力于家庭。在審判中,妻子生病時,她的丈夫并沒有履行他該盡到的責任,表示她不同意。法院認為,《婚姻法》中明確規定夫妻雙方有互相撫養的義務。如果妻子生病了,丈夫應該履行他的義務。法院不支持丈夫的離婚請求。一審判決不允許離婚。
判決書中這樣寫到,繁體字“親愛”,隱藏著一句多么深摯的勸勉!“親要見面,愛要用心”。希望雙方檢索一下自己的“親”,盤點一下自己的“愛”。從夫妻關系發展變化的脈絡看,分居是夫妻感情日漸疏遠的重要原因。無論有多么深的矛盾,本院真誠希望雙方都能妥善化解。首先雙方盡快地住到一起,只有經常見面才能更好地呵護夫妻之情。其次各自以寬容的心善待對方,理性看待婚姻中的矛盾。一日夫妻百日恩,雙方結婚20多年,共同撫育女兒長大成人,應當是有一定感情的。相愛一輩子,爭吵一輩子,忍耐一輩子,這就是夫妻。沒有哪一個人的婚姻是十全十美的,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希望雙方能珍惜夫妻之情。本院未準許離婚,是想給一個冷靜期和一次和好的機會。既然被告不同意離婚,就應當做出更多和好的努力。原告也應當有更多的擔當,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給患有癌癥的妻子以力所能及的幫助,履行婚姻法中的扶助義務。
法官的舉動引起了網民的熱烈討論。許多網友認為這項法律應該是嚴肅的。這樣表達是不尊重法律的。一些網友甚至質疑這是法律的倒退。西方中世紀自然法學家托馬斯·阿奎那說,“法律是無私的,平等對待每個人。在任何事情上,她都沒有偏袒。“另一方面,說法律本身是公眾情緒和民意的反映,包括容忍和融合感情,并不是冷酷無情的。一種圓滿完善的法,應當具有人情味,法不僅應有秋風掃落葉般的嚴酷,還要有春風旭日般的溫暖。“法律之內,應有天理人情在。”法學家安提戈捏所說的“天理”反映了法律的剛性和穩定性,“人情”則是司法中柔性和靈活性的一面。法官處理糾紛要曉之以法理,動之以真情,德與法結合,才能達到法治的最好效果。法律條文雖然是干巴巴的,但當司法者的人情味注入其中時,冰冷的法律也就有了暖暖的人情,群眾只有感受到“司法的誠意”,才能在內心產生對司法裁判的認同感。這迸發出來的人情味,會讓法律更有力量,更有溫情,更有說服力。
二、卡多佐法哲學思想
如前文所述,卡多佐認為法官在審判案件時,面臨著一個雙重性問題:不僅要從先例中推導出法律規則,還要確定推進并完善該規則的路徑或方向。在此基礎上,他在《司法過程的性質》一書中提出了四種司法方法:“一項原則的指導力量可以沿著邏輯發展的道路工作,稱之為類比的規則或哲學方法,它也可以沿著歷史發展的道路工作,稱之為進化的方法。”它也可以沿著社區習慣的路線工作,稱之為傳統方法。最后,它也可以沿著正義、道德、社會福利和當時的社會風氣的路線工作,稱之為社會學方法。”
(一)哲學的方法
哲學的方法又稱為“邏輯的方法”,卡多佐在《司法過程的性質》一書中首先介紹了哲學的方法,將其放在各種方法之首。可以說,哲學方法是卡多佐所定義的司法過程中最傳統和最基本的方法。
卡多佐的哲學的方法之和我們平常所說的三段論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也就是說,普通法法官分析一個新案件的出發點是從一個或一系列先例中抽象出一個原則,然后根據抽象原則的初步印象,“在一致性和時效性的范圍內,將其適用并擴展到一個新案件中去。”卡多佐在分析哲學方法的優點的同時,也認識到哲學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指出邏輯的力量并不總是沿著一條獨特而暢通的道路運轉。此時,還需要一些其他的司法方法,法官需要找到有助于他做出正確判斷的原則。
(二)歷史的方法
卡多佐有一句非常好的格言:“過去的歷史也照亮了今天,并且根據今天的未來的光明。”“某些法律概念目前形式的原因幾乎完全是由歷史引起的。除了把它們看作歷史的產物,我們不能理解它們。卡多佐認為,哲學方法被歷史方法所限制,還達不到其極限。因此,在司法過程中,他列舉了大量房地產和遺產領域的例子。他認為現代社會中的許多法律制度只是歷史的產物,只能由歷史來解釋。如果它們與歷史背景分開,則無法完全理解。因此,法官在使用這些系統時應使用先例,并在比較和恢復先例的基礎上應用先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判斷先例是否應適用于特定的現代案例。
(三)習慣的方法
卡多佐認為,如果哲學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均無法用來確定一個原則運行和發展的方向,此時就應該發揮習慣的作用。
雖然他認為在普通法發展的過程中,習慣的作用越來越不如以前,布萊克斯通等人夸大了習慣的作用。但是,因為習慣不僅是法律的一種表現形式,而且是法官在適用法律過程中檢驗法律適用適當性的標準。為了建立某些法律規則,故而法官就充當了將這些習慣納入法律體系的任務。但是,當法官將這些習慣納入法律制度時,他們就不能使這些習慣與現行法規不一致。
同時,習慣的方法也不是孤立發揮作用的,它往往同哲學的方法、歷史的方法等一起,只有當習慣法和其他方法找到一個交匯點時,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為法官正確適用法律提供幫助。
(四)社會學的方法
卡多佐的社會學方法意味著法官在處理案件的過程中應考慮到法律的社會目標。社會學方法的內容包括“正義,道德和社會福利,當時的社會氛圍”。同時,卡多佐指出,社會學方法的根本原因是社會福利。未能實現其目標的規則不能長期證明其存在。更進一步而言,雖然哲學、歷史和習慣的三種方法都影響著法律在自身范圍內的目標,但這三個因素最終還是由社會福利控制的。
所以,當法官在適用法律時,法律適用的邏輯,距離和方向必須根據社會福利,公共政策,道德和社會氛圍來確定。卡多佐以自由、財產等為例說明了這種發展趨勢,他指出,思想和言論的自由在歷史上曾經被定義為恒定的、絕對的一種價值,但是到了現代,憲法關于自由和財產的權利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它們更多呈現的是一種有限的、相對的價值。
三、卡多佐的法哲學觀
法哲學是什么:“法哲學應該告訴我們法律是如何形成的,它是如何成長的,以及它將向哪個方向發展。”特別是法律的產生、發展、目的和功能的理論。卡多佐的法哲學思想是以實用主義哲學為主導思想的。他的觀點可以概括為法律、法學發展的真正源泉在于社會現實。
在闡述司法的最終目的時,充分體現了卡多佐司法哲學的務實觀。卡多佐將法律的目的解釋為如何確定法律的發展方向。卡多佐指出,法律的根本原因是社會的福利,規則不可能實現它的目的,證明它的存在。作為最終的決策者,社會福利注定是許多司法方法中最重要的方法。另一方面,社會學方法也要求我們分析法律的目的,充分考慮司法的功能和有效性。卡多佐指出我們尋求的正義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我們的權利和義務怎樣受法律的分配的正義,而且我們應該尋求法律在制定過程中應該遵循什么樣的正義。
四、對我國法治建設的啟示
社會學方法包括當時的正義,道德,社會福利和社會風氣等要素。他認為,法律和正義的目的是實現“社會福利”,正義的價值取向與社會利益和社會正義有著密切的聯系。社會學方法是實現司法目標的最佳途徑,也是最符合司法價值取向的方法。在考慮到法律的社會目的的情況下,一旦社會學不符合現實社會的需要,其他司法方法必須讓位于社會學。
就卡多佐的“現在”而言,法官的立法訴求對象不僅是邏輯原因,也是當時美國社會生活的需求。如果將其擴展到任何階段,任何國家的具體社會、立法和司法基礎都必須參照當時的制度和規則所依據的社會現實,并根據時代背景加以實施。不僅是美國,我國依然是這樣,司法機構與現實社會之間的聯系在任何社會都是一個有意義的法律主題。如何從社會現實中探索法律成長的方向,以及社會現實對司法過程的深刻影響,是我們一直關注的司法焦點。
參考文獻
[1] A·L·考夫曼著,張守東譯.卡多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 卡多佐著,朱蘇力譯.司法過程的性質[M].北京:商務印書館:北京,2000.
[3] 理查德·A·波斯納著,張海峰譯.卡多佐的司法哲學[J].比較法學研究,2005(4).
作者簡介:張路(1994- ),女,漢族,河南鄭州人,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法學碩士,研究方向:憲法學與行政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