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宗曦 田苗 黃志東

摘 要: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雙創教育已成為高校創新性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TRIZ理論作為體系化的創新方法,在雙創教育中具有獨特優勢。文章從雙創教育體系的基本模式出發,探究將TRIZ理論融入雙創教育全過程,分析了TRIZ理論的應用情況,提出了在雙創教育體系中融入TRIZ理論的路徑和方式,進一步提升雙創教育質量。
關鍵詞:TRIZ理論;創新方法;雙創教育
面對全球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智能時代的重大機遇和挑戰,國家出臺了系列雙創教育改革指導意見,意見均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為重點,標志著雙創教育質量已成為衡量高校高水平教育的重要指標之一。TRIZ理論,是發明問題解決理論,其核心一是澄清和強調系統中存在的矛盾,完全解決矛盾,獲得最終的理想解;二是成功地揭示了創造發明的內在規律和原理,工程系統的演變客觀趨勢,不是一個隨機的過程,而是遵循著一定的規律[1]。將TRIZ理論融入雙創教育中,完善雙創教育服務體系,是促進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
一、TRIZ理論的應用情況
TRIZ理論在前蘇聯創建后,顯示出獨有的、強大的生命力,在蘇聯有500多所學校用這種獨特的解決問題方法,1989年隨著前蘇聯解體,TRIZ理論開始走向世界。1993年,TRIZ理論正式進入美國;2000年,歐洲TRIZ協會成立。1999~2004年,歐美、日、韓的TRIZ理論從專家級研究應用發展到大規模行業應用,并走向教育普及。如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康涅狄格大學、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等開設了TRIZ相關課程。
我國TRIZ理論的研究和應用起步較晚。1985年TRIZ初次進入中國,但并未引起大家的重視。2004年,TRIZ國際認證進入中國,中國開始教育與行業應用探索。近年來,國家科技部高度重視TRIZ等創新理論方法的研究推廣應用,要求在企業中開展技術創新方法的培訓。2008年,全國性的技術創新方法的培訓工作正式啟動。隨著TRIZ的進一步推廣,我國少數大學和企業的一些專家學者開始引進TRIZ理論。走在前列的大學有河北工業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企業有億維訊科技、中興通訊公司及中國船舶、中國航天等制造業公司 [2]。目前與TRIZ研究相關的高校上百所,開設情況主要有以下五種:一是將TRIZ理論作為機械創新設計課程中的一章來講授;二是作為創新創業課程中的一章來講授;三是作為公選課或限選課獨立設課;四是以講座或短期培訓性質普及TRIZ理論;五是以學生社團的形式開展TRIZ理論的普及與應用[3]。
二、TRIZ理論融入雙創教育體系構建
雙創教育的核心是創新思維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為進一步提高雙創教育的質量,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提高大學生的創業成功率。我們以雙創人才培養為目標,以TRIZ理論的應用和實踐為手段,以創意→創新→創造→創業的訓練階梯為主線,通過創新型教師和創新工程師的聯合指導模式,建立TRIZ理論融入雙創教育體系的培養鏈條(見圖1所示),將TRIZ理論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全過程中,形成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可持續發展的雙創教育模式。
圖1? TRIZ理論融入雙創教育鏈條
三、TRIZ理論融入雙創教育的方法
教育部關于《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中指出:將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和創新思維培養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按照高質量創新創業教育的需要調配師資、改革教法、完善實戰、因材施教,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教育的有機融合。TRIZ作為公認的最系統的創新方法工具,在雙創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和缺少的部分,融入雙創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僅是簡單的疊加一門課程,而是要實現融師資、融方案、融課堂、融實踐、融實戰和融創業的“六融機制”。
(一)融師資
目前,雙創教育在各個高校的基礎水平差距不大,現有的專業教師受自身創新能力的限制,將不再適應教育改革的發展。因此,培養具有創新思維的師資隊伍建設成為雙創教育融入教學全過程的首要任務,其方法是:一是學校要積極分批次的培養具有TRIZ思維的專業技術教師隊伍,全面提升專業課程教師的創新能力和水平,推動創新思維的課程建設和課堂教育;二是引進一批具有實戰經驗的TRIZ創新工程師,全面引導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和實戰訓練。
(二)融方案
在學校課程建設中,加強頂層設計和規劃,將創新方法和知識產權保護納入新的課程建設體系。一是積極引導創新型師資開發基于TRIZ創新思維的相關課程建設,開設不同層次的TRIZ理論課程,初級基礎課程可設定為必修課,與高數、英語等公共基礎課程一樣,讓每一位學生都學習和了解TRIZ創新工具,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中級和高級TRIZ理論可設定為選修課或研究所學習的必修課,指導創新創業實踐和實戰訓練,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理念學習,有效的應用TRIZ理論實現產品的專利布局和技術規避,激發師生的創新潛意識和創新動力,進一步提升雙創教育效率。
(三)融課堂
創新意識是靠教育、培養和訓練激發出來的,在專業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訓練,一是在講解專業技術定理和相關案例的過程中,充分融入40個發明原理,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術原理的同時學習了發明原理,間接引導學生學會應用發明原理;二是在課堂上充分應用TRIZ的核心思想,尋找專業技術的物理矛盾和技術矛盾,啟發學生根據需要提出問題,并采取發散思維解決問題;三是在專業學科實驗中,依據TRIZ理論的分割、抽取發明原理,把實驗內容分割成細小的部分,抽取重點,結合專業學科實際,高效的完成實驗操作,時刻潛意識的激發創新意識,進行創新思維訓練。
(四)融實踐
TRIZ理論融入實踐訓練的核心是將TRIZ理論應用于真實項目開發中,重點是在學科競賽、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實踐項目中,充分發揮TRIZ理論中的發明原理和技術系統進化法則,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點和興趣愛好自選題目進行開發,通過學習運用新技術解決一些疑難問題,讓學生體現其“創造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4]。
(五)融實戰
學校積極鼓勵師生參與校企合作承接企業外包項目或承擔的科技項目,運用TRIZ理論的技術系統進化法則、功能分析、因果鏈分析、資源分析等手段分析矛盾,通過分析問題提出問題解決方案,優化項目工藝等手段,實現跨專業聯合創新訓練,拓展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提升學校服務社會的水平,促進高校雙創教育教育高質量發展。
(六)融創業
一是學校開發或購置雙創模擬沙盤和TRIZ創新方法計算機輔助軟件,為學生提供一個模擬雙創的工作環境,為優質項目提供一個檢驗測試的場所。二是依托國家大學科技園、創新創業中心等機構,鼓勵師生注冊公司,深入學習也研究TRIZ理論在企業管理和商業模式創新上的應用,只有技術創新及商業模式創新之間實現有機結合才能夠更好地將創新轉化為利潤,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5],同時,也可實現市場檢驗創新項目成果,進一步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水平。
現階段,TRIZ理論融入雙創教育全過程的模式還處于探究階段,TRIZ理論融入雙創教育體系是順應了國家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教學全過程的時代機遇,是雙創教育快速發展的有益補充。通過分析提出了把TRIZ理論的創新思維方法融入到雙創教育體系全過程的構架和方法,不僅為雙創教育體系的完善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時也將全面推動教育改革,促進高水平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孫永偉(美)謝爾蓋·伊克萬科.TRIZ打開創新之門的金鑰匙[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11.
[2] 徐克莊.國內外TRIZ理論研究和應用情況[J].杭州科技,2008(4):50-56.
[3] 付敏,范德林.基于TRIZ理論的高校創新教育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7):104-106.
[4] 趙永輝.基于TRIZ理論的課程體系重構和課程內容重組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9(4):137-140.
[5] 林海濤,許駿,基于TRIZ理論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協同創新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9(4):37-42.
*通訊作者:柴宗曦(1985- ),本科,工程師,蘭州交通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