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大學生是寶貴的人才資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重要意義。”人生目標是我們每一個人在一生當中都必須達到的一個標準。所以當代大學生想要達到這一境地就必須更新教育主體的教育理念,重構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
關鍵詞:大學生;人生目標;教育
一、更新教育主體的教育理念
(一)善于對新知識理解吸收
應當明白這樣一個事實,受教育者的思想水平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時代的變化逐漸變化的。在這樣一個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是有利于受教育者提高其競爭、平等、民主法制意識、市場經濟意識、自主創業或有害的,如在電腦黑客、暴力、色情、賭博、毒品等領域有些是中立的,如互聯網,可以利用網絡促進學習,也可以利用網絡犯罪,也可以導致網絡游戲、網絡成癮。所以就這給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掌握學習了解最新的知識和先進的信息,對受教育對象進行區分,并提出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做到整齊劃一,否則如果教育者知識嚴重老化,落后于時代,不僅不能理解真正的教育對象的內心世界,更不能產生共鳴,反而會受教育者拒絕了。
(二)了解國家和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
教育者要時刻關注著國家大政方針,這樣才能了解教育學生的根本方針并作出正確的決斷。社會需求作為新時代青年健康成長的方針,教育者也應該掌握掌握,國務院關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國務院的決定職業教育發展”和其他文件和我們的高等教育會議的精神,這些都是我們工作的基本原則,只有了解這些文件的精神,只有只有用這種方法我們才能滿足國家和社會的需要。外,社會需要大學生樹立人生目標,因此成為行業的需要,運用專業的行業發展趨勢,掌握國家人才政策,擴大專業指導。
(三)了解當代大學生特點及教育要求
當代大學生中存在一部分人生目標比較模糊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總感覺到意志較為消沉,因此我們就要大學生這些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指導先讓他們從迷茫的心態中走出來,用國家的用人政策和社會的用人需求,以及高技能人才高待遇的具體事件去吸引他們使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目標,此外,我們還要了解高等教育的特點 ,考取與專業相關的資格證他們有一部分將發展成研究型人才,因此培養目標進行區分的,所以在確立人生目標時也要根據大學生具體情況進行落實,幫助每個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四)建立教育主體聯動機制
加強大學生人生目標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參與,從而建立聯動機制的教育主題,首先,教育應該改變思想的主題,明確責任,不能認為大學生人生目標的教育只是一個主題,才能有效地加強高大學生學生人生目標教育。此外,在明確各學科職責的指導下,建立聯動機制,整合資源,形成協同效應,使教育效果最大化。我們可以建立一個交流平臺由政府參與的家庭、學校和社會,舉行特別會議,討論職業的問題大學生人生目標教育,達成共識,并將結果應用于實際的教育,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二、重構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一)重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內容
加強大學生人生目標教育,首先要重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內容。這些課程理論性強,要面面俱到,完全大學生所掌握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們教學時在抓好基本知識教學的前提下要突出重點,找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加強人生目標教育的契合點。此外還應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滲透職業指導和戀愛婚姻家庭及人際關系處理等方面的內容,實現人生目標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統一。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轉而關注大學中熱議的各種社會問題和大學生中本身存在的各種問題。在教育方式上也要進行優化,就學生關注的求知、交友,展開討論,引導其在這些問題上形成正確的目標取向。
(二)重構各學科教學的內容
一般來說專業課程對人生目標有直接影響,哲學人文素質課程對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有重要影響,因此在大學生專業課、專業基礎課的教學過程中應堅持思想教育與傳授具體知識的統一,將思想教育的內容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之中,同時挖掘各學科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達到既傳授知識又進行思想教育的效果。這就要求我們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就必須將思想教育的目標寫入其中,在實施教學計劃時既要講授具體知識,也要注重思想教育。事實上這樣開展教學也會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此外,我們還要注意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負載不同的思想教育內容。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滲透課程教學當中,體現了思想工作與業務工作一道去做的原則,它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無形之中。例如我們知道在思想政治教育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職業道德教育,我們可以根據高職教育強調技能培養、重視實踐教學的優勢,教師在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時就可以把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紀律滲透在教學當中,實現思想教育、人文素質培養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
(三)重構內容要重視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是人的一切行為活動的基礎,我們從心理健康的角度思考問題。隨著社會發展,學生面臨的社會環境日益復雜,學生在擇業交友、人際關系處理、學習等方而難免會遇到困惑與問題,這些問題往往以心理問題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就要求我們重視和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既解決心理問題,又加強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到自我管理、環境適應、學習成才、情緒調節、人際交往、戀愛交友、求職擇業、人格發展等方面,內容十分豐富。加強這些內容的教育,對高職院校學生增強心理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之中。
三、擴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
(一)管理載體
學校的管理對大學生人生目標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高校可建立目標管理的制度體系,在制度中就管理各領域工作規范作出詳盡的規定,同時制定各領域的共性目標和特殊目標、階段性目標,并形成機制對目標的執行和實現情況進行考核。在具體管理行為中都要充分體現育人因素,例如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始終應貫徹服務育人的理念。在教學管理中可通過把育人要求編入教學指導書,寫入各專業的培養計劃及各門課程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活動之中,從而使學生在無形之中受到教育。學生管理工作與學生直接相關,對學生影響最大,因此高職院校應建立起完整的考核評價體系,將育人因素滲透到學風建設、養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獎助貸、評優評選、推優入黨等具體的管理行為之中。后勤管理也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看起來很不顯眼,事實上它與每位學生的衣食住行緊密聯系,后勤服務人員應盡量為學生服務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例如在食堂管理上可以通過提高食品質量,增加品種,建設良好的就餐環境,維護良好的秩序,堅持微笑服務,這本身就包含了育人因素的。
(二)文化載體
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除了充分利用社會提供的各種文化產品外,高校也要有目的地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物質文化建設,它要求我們搞好校園環境建設,加強圖書館、體育館、運動場、宣傳欄建設,在校道等醒目的位置設立體現高等教育特點和辦學特色的標牌等。在寢室文化建設中可以宿舍衛生整潔美觀為和創設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文明和諧的寢室人際關系為著力點。社團是由有共同興趣愛好者成立的組織,在社團中可以通過開展社團活動、提出共同的奮斗目標建設有本社團特色的文化。就業文化建設中就以就業創業為重點,發揮就業典型的帶動作用。在高等院校中還應發揮企業文化的育人作用,現在很多學校都形成了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的辦學特色,所以在學校加強企業文化的宣傳可以使學生提前感受扮演的角色。此外還要充分發揮各類虛擬文化如網絡文化育人作用,有的學校與社區緊密相鄰,還可以充分發揮社區先進文化的輻射作用達到育人的效果。
(三)活動載體
以活動為載體,就是有意識地開展各種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寓于活動之中,使人們在活動的過程中受到教育,提高覺悟。活動載體能夠較好地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為人們潛移默化地接受、實現教育與自我的統一。當前高校都十分重視活動的育人作用,大多數學校都形成了一個由專業技能、思想教育、人文素質、身心素質、文化娛樂、藝術學術、科技創新、就業創業等類別組成的各有側重又相互補充的活動體系,也十分重視活動中思想教育因素的運用,對于學生的素質拓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吳洪艷.關于當代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調查與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04):76-79.
[2] 凡利達.目標是人生的動力[J].家園,2009(04):64.
[3] 李德馨.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特征及正確引導途徑[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04):64-68.
[4] 吳艷華當代大學生如何樹立正確地人生目標[J].考試周刊,2010(38):195.
[5] 田燕春.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加強新形勢下的理想教育[J].宜賓學院學報,2003(03):87-89.
基金項目:文章為河北省研究生創新資助項目“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大學生人生目標研究—以駐保高校為例”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hbu2019ss003。
作者簡介:向哲(1992.06- ),女,漢族,山東臨沂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現就讀于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