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城市之間的人口流動情況較為明顯,尤其是北上廣深這類的一線城市,人口流量尤為突出。相對來說,人口流量也象征著城市的經濟增長情況,外流人口較多的城市整體經濟情況,要比外來人口多的城市經濟發展方面差很多,最終導致區域經濟差異化更為突出。所以如何緩解人口流量與區域之間的經濟差異化是目前我們需要思考的最重要問題。
關鍵詞:人口流動;區域經濟;影響
由于人口流動量大而導致區域之間的經濟差異化明顯的問題,從客觀角度上講也是全球性存在的問題,對于任何國家來說都是尖端且矛盾的存在。而我國自改革開放之后,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時也會結合當下的經濟情況,及時調整管理模式與經濟轉型。但也正是因為經濟的轉型,促使城市之間的人口流量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區域經濟差異化的問題也正是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當中,吸引了大眾的目光。
一、城市之間人口流動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根據目前城市發展的現狀來看,造成城市之間人口流量大的主要原因有很多,比如:年輕人口追求更多就業的機會、提高整體生活品質、希望收入有所提高等。當然,人口流動當中還包括很多中老年人,這一部分人口遷移往往是跟國家頒布的人口遷移政策有關。
(一)國家政策的推進
自從國家改革開放之后,相關政府就在不段的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一些相關政策在不斷完善當中穩步前行,促使我國無論是經濟狀態還是人們的居住水平都得到了很快的提升。同樣,改革開放之后制定的相關政策,也在城市之間的人口流動的問題上起到了一臂之力,加大了城市之間的人口流動規模,促使人們開始向往并追求小康生活,打破了人們原有的局限性眼界與思想,促使人們敢于想、勇于做。
(二)對于生活水平的不斷追求
我國地大物博,每座城市的背后都有不同的經濟發展方式與資源、環境管理,也正是因為地域差異性,導致人們的生活水平、經濟發展差異化越發明顯。自古以來,我國的東部地區都非常容易吸引投資人群的目光,無論是他的區域位置還是便利的交通運輸方式,都是商人們的首選地帶??梢哉f我國最初實施區域經濟戰略的城市就是東部的沿海城市。相反,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境況就與東部沿海城市截然不同,西部城市經濟發展稍顯遜色了一些,以致于有一些優秀人才、商人在感受到東部沿海城市的“魅力”之后,為了更加優質的生活方式與工作條件,放棄了回到家鄉就業的機會。這一點更是導致中西部城市與東部沿海城市經濟差異明顯的主要原因,間接影響了中西部地區的核心生產力的推進,與教育水平的提升。這種現象不僅停留于東部沿海城市與中西部地區,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發展勢頭相對迅猛的城市,與人口大量流失造成的城市、區域,差異明顯化并且經濟問題還在不斷擴大。
二、由于區域的人口大量流動對區域經濟增長帶來的弊端
對于城市而言,人口的流動量增大不僅僅是一個居住人口多與少的問題,也隱形體現一個城市經濟發展的部分表現。人口流動與城市經濟發展,可以說是相扶相依的存在,卻又是彼此制衡、約束的存在,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隨著人口流量的增加,自然環境易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由于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無論是自然資源、還是生態環境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消耗,而且管理難度也要較之前有所提升。自然環境也會不如以前,人口之間的素質水平與環保意識也不盡相同,所以對人們的居住環境也會有一定的影響與破壞。相對來說,人口流量的增加變成了城市經濟增長道路上的障礙,阻止了城市進一步發展。目前人們無論是對于物質還是居住水平還在不斷地提高,但是迫于城市發展的局限性,就只能選擇引進外來資源,從而達到自身的整體需求。引進外地資源的這個方法不但導致城市原有的資金外流更是間接提高了原本的資源價格。還有一種辦法是開發新的高效節能資源,再從中尋找價格偏低的替代資源。隨著城市內的人口流量增大,城市內原本的居住人口不斷降低,導致城市內的資源使用頻次也就降低了。大量閑置下來的城市資源逐漸演變成了城市的資源浪費。這樣的資源浪費現象并不利區域的經濟整體發展,沒有發揮實質性的作用,甚至也可以說城市經濟增長的負擔。
(二)人口流量的增大是影響城市消費的直接原因
無論是對哪個城市而言,人口流動量的增加,都是提升消費水平的必要結果。對于外來人口而言,到城市之后率先需要解決的就是衣、食、住、行問題,這也間接帶動了流入城市的經濟市場,使得流入城市的相關產業都得到一定程度的上升,加速了流入城市的區域經濟發展情況;但是對于原本城市而言,由于人口的大量流失,消費市場就會逐漸走向下坡路,人們的消費意識也會逐漸被削弱。但是仍有部分人群會將自己的部分工作寄回到原本的家中,促使家人提高自主的消費能力、間接提升原本城市整體消費能力的上漲,促使兩地之間的消費水平差距縮短,收入差距也會得到相對緩解。
(三)優秀人口的大量外流,對城市產業發展的影響
城市人口的大量流動對于城市而言,影響絕對不是一個方面的,而是多元化的,導致人口外流的主要問題,便是城市經濟產業的不發達。促使人口從經濟發展相對較薄弱的城市,涌入城市發展較為發大的地區。比如:東部沿海城市。早年間,東部沿海地區的一直倡導的就是靈活運用廣泛的廉價勞動力。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口的大量涌入促使東部沿海城市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飛速發展,帶動了整體城市經濟的發展。不僅低價招收了勞動力與優秀人才,更是吸引了外資商人的注意力,加快整個沿海城市的經濟增長與戰略結構的調整。除此之外,涌入的專業性技術人才,不僅帶來了優良的技術水平、還將良好的管治理制度與優質的工作經驗引進到沿海城市的工作當中。對于東部沿海城市而言,人口的大量流動不僅有效的解決了就業問題,還化解了原本可能存在的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矛盾,加快城市產業經濟的轉型步伐,促使城市資源會更加合理化。東部沿海城市的經濟發展,也間接投射出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落后的核心問題,正是因為大量工作主力人口的大量流失,導致流出城市的經濟發展情況教育緩慢,城市之間的經濟差異化逐步體現。
三、緩解因人口流動導致的城市經濟差異化的相對措施
(一)加強人口流入較多的城市基礎建設,加強治安管理
對于人口流量增多的城市而言,一方面的確可以加速城市的經濟增長狀況,一方面也是在給城市帶來隱性的負擔,比如:人口用地、交通出行等。隨著人口的大量涌入,人們會逐漸發現原本的活動的范圍變小了;原本順暢的交通,也會變得越來越擁堵,出行變成了大難題,除此之外,人們的安全維護也有了一定的難度。所以對于人口流入量較大的城市而言,需要及時完善城市之內固定的基礎設施設備、制定并優化城市的交通情況與政策。對于城市的治安方面,也需要不斷加強,隨著外來人口的不斷增多,我們更應該做好城市的守護者,加強安全巡邏、社會監管等工作,大力宣傳并提高并提高居民的安全出行意識,在促進就經濟發展的同時,致力打造一個安全、和諧的城市氛圍。
(二)大力扶植本地企業的發展
對于人口流出量較多的城市,政府要根據實際制定城市合理化建設,將城市內剩余的勞動力合理分配,做到資源最大化。努力開展城市發展分支,促使城市經濟整體提高。為了大力扶植本土的相關企業,政府可以適當的做出一些減免手段、開放行政審批的相關手續,從而輔助中小型企業發揮自己的作用,輔助產業規模逐漸擴大,借此推動對城市的人才引進工作,提升優質的就業機會、福利待遇等,以便吸引更多的外來或本地的優秀人才,降低人口流出情況。為城市經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加大城市經濟發展的力度,縮小區域差異化
一直以來,城市之間的經濟差異化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優秀人口流失情況,所以想要徹底降低優秀人外流的現狀,最好的辦法就是制定合理的經濟發展方案,針對城市的現狀與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發展,從而提升不發達城市的經濟建設情況,錯段城市之間的經濟差異化現狀。
四、結語
人口的流動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人口同時也是城市經濟發展的主要成員。最好的降低區域經濟差異化的手段,就是利用本有的優秀人口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速度,提升人們的居住水平與生活模式,只有將兩者糅合在一起才能將城市、人口利益最大化,促使區域經濟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 譚瑤,付云鵬,馬英偉.人口流動對我國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18,32(04):77-83.
[2] 丁一兵,徐月瑾,初曉.人口流動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基于中國278個城市數據的動態面板[J].經濟視角,2017(04):91-99.
[3] 佚名.人口流動對我國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8,32(04):74-80.
[4] 楊東亮,任浩鋒.中國人口集聚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J].人口學刊,2018,40(03):30-41.
作者簡介:李望(1990- ),男,吉林鎮賚人,研究實習員,大學本科,研究方向:社會科學研究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