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各種思潮相互碰撞,其中的負面信息無疑是對思政教育工作成果的抵觸和消解,因此當下的社會環境對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各種思潮的影響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守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引導大學生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樹立正確的三觀,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意高遠、內涵深刻,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效路徑
一、“新思想”對思政工作提出的方向要求
(一)堅持正確政治方向
培養什么樣的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是思政教育工作首先要面對和厘清的問題。我國的國家屬性決定了我們培養的應當是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高度的政治意識和政治覺悟,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夠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不改旗不易幟。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必須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政治信仰,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才不會指錯向、走錯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青年學子將成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參與者,肩負著時代重任,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引導廣大學子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明確自身的前途命運和國家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引導學生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
(二)堅持馬克思主義
堅持馬克思主義作為全黨的政治要求被寫進黨章中,習近平總書記也曾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在當今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青年學生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如同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思政工作中,引導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能夠使學生掌握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理論,加深對中國社會的理解和認知,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因此,思政工作者要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重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研究,做到既能熟練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原理方法開展工作,又能在思政工作中清楚透徹地運用理論使學生信服,成為職業化、專家化的思政工作者。
二、“新思想”對思政工作提出的原則遵循
(一)遵循思政工作基本規律
要充分了解學生成長成才的規律,把握不同年齡、不同時期學生的實際困難和需求,依據實際情況為大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和幫助,在此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融入理想信念、道德品質等的教育引導。通過各種有效渠道深入了解當前大生的思想動態,全面熟悉學生學習和生活各個環節,打破與學生之間的空間距離和心理隔閡,深入一線才能探尋學生思想變化的深層次原因。另外,要正確認識學生的主體性和差異性,明白原生家庭和成長經歷對學生性格養成的深遠影響,秉持價值中立的原則傾聽學生的訴求,給予其充分尊重,與其平等交流。同時,不同年齡階段和學業時期的學生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各有差異,需具體分析從而提出精準的應對方式,避免“千病一方”的粗略工作模式。
(二)統一教育主導和自主學習
統一教育者的教育主導和學生自主學習之間的關系,事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進課本、進頭腦工作的實效性,既要不斷增強教育者的主導作用、引領作用,又要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教育的主體作用。增強教育者的主導作用,要求思政工作人員形成高度的理論自覺,自覺學習并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關注社會熱點,并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社會現象、解釋社會問題,以扎實的學識和嚴謹的學理向學生闡明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能夠全面把握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深入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學生深刻領會新時代所需的能力構建,強化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心。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教育的主體作用,要充分調研當前學生群體的特點和需要,統籌學校各種教育及服務資源,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自學環境和自我教育的氛圍。
三、“新思想”下思政工作路徑探索
新時代的學子對于“美好思政”的需求與當下思政工作開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呼吁廣大思政工作者在原有思政工作的基礎上開展創新和探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提供了理論指導。
(一)優化頂層設計:領導班子主抓思政教育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高校黨政領導主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根本保障,能夠確保高校辦學方向的正確性。領導班子主抓思政教育工作,要按照國家關于思政工作的相關要求,落實好主體責任。在學校層面,成立由校黨委領導的思政工作組,協調學校各個部門,對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行充分調研、分析,并依據實際情況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體方案。校領導定期深入思政課堂,了解思政課開展情況,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專題會議,對思政工作進行反饋討論,并及時調整。
(二)搭建工作平臺:拓展課堂空間
課堂的空間限制和時間限制明顯,要提升思政課的效果,就要搭建新的工作平臺,拓展思政課堂的空間。當前,思政課的“主渠道”作用與專業課的“課程思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但是思政課教師、專業教師與輔導員溝通機制的缺位導致難以形成強大的協同效應,因此搭建新的工作平臺是拓展課堂空間,延長課堂效果的有效機制。各學院與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師聯合成立工作室,由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師依據思政課程設置和當前的社會熱點問題每月設定主題,專業課教師能夠有的放矢地開展“課堂思政”。輔導員在學生工作中貫穿融入當月思政主題。通過以上方式充分延展思政課的課堂空間。
(三)創新工作機制:創建“大思政”的校園環境
提升思政工作效能,還要創新工作機制——創建“大思政”的校園環境,建立起以思政課教師、專業課教師、輔導員、心理咨詢人員、教輔人員、管理人員等為主的“全員思政隊伍”,將思政教育貫穿于課上課下、文體活動、社會實踐、黨建團建等全過程,寓于班級建設、學風建設、班級建設、獎助學金評比等全方位。在守好線下意識形態主陣地的基礎上重視線上思政教育,開拓思政教育新的領域,做好宣傳教育,全面占領網絡思想高地,以微信、微博、 短視頻軟件等學生喜聞樂見的途徑展開“微思政”教育。全面統籌學校各職能部門和基層學院, 創建“大思政”的校園環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 李煒,李憲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與發展的內在邏輯——基于習近平新時代哲學思想的三個維度考察[J].廣西社會科學,2018(3):7-11.
[2] 劉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國際傳播研究[J].教學與研究,2019(4):5-15.
[3] 燕道成.從傳播學角度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眾化[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8,47(3):35-40.
[4] 郭麗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廣東實踐——發展邏輯、核心要義與時代價值[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19,31(1):38-46.
[5] 魏一明,張占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邏輯[J].中州學刊,2017(11):1-7.
[6] 姜佑福.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邏輯結構[J].學習與探索,2018(6):21-26.
[7]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剛要.[M]人民出版社,2019.06:241
[8] 高校思政工作如何“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220/c40531-30806708.html.
[9]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http://politics.gmw.cn/2017-10/27/content_26628091.htm.
[10] 孫立軍,許靜波.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J].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2018(3):67-74.
作者簡介:梁傳龍(1991.02- ),男,漢族,山東棗莊人,碩士研究生,助教,西北政法大學,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