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英文日益成為人們經濟、生活中重要的交流溝通工具。其作為一門國際性語言,對于我國學習西方文化,加強與西方的交流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英語課堂中,教學需按照特定的語法規則、拼寫規則以及詞句結構等來進行,這就無法避免英語學科學習的枯燥性。本文主要探討和研究科學化地運用英語課堂教學語言,以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增加學習積極性和趣味性、提高學生綜合英語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語言科學化
【作者簡介】周永梅,江蘇省常熟市滸浦學校。
一、初中英語課堂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語言是人所獨有的一種溝通的方式,是表達自己內心所思所想的重要途徑。教師對于語言的運用更多地體現在課堂講授中,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講授特定的教學內容對學生加以改變其言語活動。初中是一個存在于小學和高中的過渡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初中生大多步入青春期,身心和思維還未徹底的成熟,可塑性較強,對于周邊發生的事情都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初中英語包含大部分需要學生牢記的詞匯和語法,大多都枯燥無味。英語課經常淪為學生忽視甚至厭惡的課程,英語課上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睡覺等不良學習現象也會時常發生。因此十分有必要不斷地規范并科學地使用英語課堂教學語言,不僅能體現英語自身嚴密的邏輯性及其特有的音律美,也使得教師在教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初中英語課堂科學化教學語言的特點
1.以精簡的語言提高課堂的實效性。課堂教學中,教師使用語言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實現教學中的互動,完成教學任務。教師的言語應當科學、準確,以便于學生能充分領會到教學內容。英語作為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實用性語言,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細節。它自身的特殊性對英語課堂教學提出了嚴苛的要求。教師在講課時應注意到教授的精簡性,直入主題。英語表達最基本的特點就是用簡潔的語言來表達豐富的內容,也就是中文里所說的“言簡意賅”。以較為精確簡潔的語言來推進課堂教學的進度,這也是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比如,當上到《牛津初中英語》(Fun with English)中International charities的reading A:An interview with an OBBIS doctor.時,首先展現藍天白云,青山綠水幾幅畫面,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之美。緊接著讓學生思考What will happen if you are blind?通過簡潔明了的提問,學生一下子意識到奧比斯醫生工作的重要性,感受到擁有一雙健康明亮眼睛的美好。這樣的教學方法一方面能夠促進學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加強學生的課堂積極參與性,另一方面也能通過概括明了的語言使學生迅速明白教學內容,實現了課堂教學目標。
2.以生動的語言加強課堂的和諧性。課堂授課是教師信息輸出和學生信息輸入的過程。因此,當教師在進行課堂講課時,應當使得自己所使用的語言表達方式符合生動性、適聽性原則。以和諧悅耳的聲音,生動的教學內容來吸引學生的關注。這樣不僅使得學生在上課時入耳入心,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做到注意力的集中,課堂效率的提高。同時,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標準的英語發音,也可以采用跟讀磁帶等方法,使得學生敢于開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朗讀來把握學生的讀音,加強學生的口語能力,做到課堂師生和諧的互動。曾經教過的學生在寄來的賀卡中寫道:喜歡你純正的英語口語,喜歡你親切溫柔的話語。這是對我課堂教學莫大的一種肯定,也是堅持生動英語教學的一種激勵。
3.以恰當的肢體語言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對于教學語言的科學化運用教師不但可以通過口頭語言體現,肢體語言的恰當應用也能體現其科學化的使用。用多種多樣的手勢、動作來啟發學生,使復雜抽象的概念直觀生動,有利于增長學生記憶的長度,增加記憶的強度,突出重點,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牛津英語教材教學內容多,詞匯量大,句式結構變換復雜。在教授新教材時,教師可采用恰當的肢體動作配合講解,化復雜為簡單。比如在講解《牛津初中英語》(Fun with English)中關于動詞不定式stop doing sth.和 stop to do sth.區別時,我昂首闊步向前邁進,說到“Stop walking.”我立刻停止步行。當我再次邁步向前時,發出“Stop to jump.”的口令,瞬間停止步行,向上跳躍了一下。學生立刻明白了stop doing sth.是指停止正在做的事情,而stop to do sth.指的是停下來做另一件事。肢體語言的使用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和豐富性,將比較繁雜的內容化繁為簡,同時又加深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獲得了成就感又學會了新知識,同時也激發起他的好奇心,增強了他對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三、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語言科學化運用的意義
初中英語這門課被正式納入國家教育體系范疇是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之后,不可否認,在這幾十年的探索中,英語課堂教學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也同樣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我國義務教育法提出,用科學化的教學語言和課題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和吸收知識能力。因此,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較好地應用科學化的語言,不僅僅能夠提升學生自身的英語水平,還能夠讓學生意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通過時間和經驗的累積,英語教育從傳統的教育模式不斷的更新發展,既規范了英語教學又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聽說讀寫各個方面同時入手,拓寬學生的視野以及英語學習的知識領域。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自愿的學習英語,喜歡英語,然后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運用英語。
科學化教學語言的運用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給予學生一個表達的機會,讓學生從一開始的敢于展示自己到喜于展示自己到善于展示自己。這樣一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和成長,課堂的教學氛圍也更加輕松活躍。在學生融入課堂的過程中,不斷的鍛煉著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學生的思維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有促進的作用。
另一方面運用科學化的教學語言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英語課堂中,避免不了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部分學習認真,思維活躍的學生能力提高較快,能更好地融入課堂,另外有部分學習能力相對而言較弱,不是那么認真的同學就比較難以融入課堂,覺得學習比較吃力,時間一久,也就喪失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對于教師而言,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把握好這兩類同學的不同,兼顧二者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要善于肯定和表揚同學,增強學生自身的自信心。這樣有助于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而當每一位學生都參加進來時,課堂也就更為融洽,學生也能在學習中提高自信心,有動力有熱情的參與課堂教學。
四、結語
隨著各國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加的頻繁,英語這門課作為全球性的交流語言,在生活方方面面的事情中都反映了極其的重要性。所以科學化的教學語言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正是因為初中生正處于對發展的好時期,所以初中英語老師應該更仔細的對待學生,科學的運用課堂教學語言,以精簡生動的口頭語言,恰當的肢體語言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讓學生不僅在課堂上學習英語,在現實生活中也能感受英語并能很好的學習和運用英語,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綜合素養能力。一個好的英語教師應當采用嚴謹科學的教學語言和方法,保證用心負責的教學態度,這樣才能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
參考文獻:
[1]陳華.基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語言科學化運用的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3,(6):88-89.
[2]孫倩.基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語言科學化的實踐思路探索[J].校園英語,2015,(14):119.
[3]韋向嫄.淺談初中牛津英語新教材教學中的“激趣”教學[J].科學展望,2015,(1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