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燕 王慧 葉雅玲


[摘要] 目的 評價體檢科護士在糖尿病護理干預中的作用。方法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糖尿病患者136例,隨機分組,對照組(n=68)采取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n=68)采取體檢科護士綜合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血糖水平變化、護理滿意度、疾病認知和日常行為改善程度、自覺體檢率。結果 兩組患者隨訪3個月,末次隨訪時,檢測兩組患者的FPG和2 hPG,觀察組的數據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疾病認知程度和日常行為改善程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自覺體檢率94.12%,現在高于對照組的64.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糖尿病患者重視體檢科護士護理干預,可有效平衡血糖水平,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規范日常行為習慣,自覺定期體檢,具有研究意義。
[關鍵詞] 體檢科護士;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11(a)-0113-02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在臨床上比較常見,主要是由于體內胰島素分泌異常引起的,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飲食結構變化,近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并且趨向年輕化[1]。糖尿病主要癥狀是病理檢查機體內血糖水平過高,但是常會伴有心血管、神經系統、腎臟等并發癥,給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2]。目前臨床上對糖尿病的治療除了正確用藥,還需要患者配合健康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鍛煉進行有效控制血糖,預防并發癥,因此患者在進行身體檢查時,體檢科護士應對患者進行系統科學的健康宣傳教育[3]。該次研究選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糖尿病患者136例為研究對象,探討體驗科護士在糖尿病護理干預中的作用,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體檢的糖尿病患者136例,隨機分組,對照組(n=68)和觀察組(n=68)。所有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有精神疾病或存在認知障礙患者,肝腎功能異常或合并有其他重大疾病患者。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3例;年齡27~68歲,平均年齡(45.6±15.7)歲;病程1~5年,平均(2.9±1.2)年;病情分類:Ⅰ型糖尿病15例,2型糖尿病53例。觀察組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4例;年齡30~72歲,平均年齡(46.8±15.5)歲;病程1~6年,平均(3.2±1.8)年;病情分類:Ⅰ型糖尿病14例,2型糖尿病54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采取體檢科護士綜合護理模式,具體做法如下:①在體檢中心內懸掛宣傳教育海報,海報內容根據季節變化,同時合理布置體檢中心,看起來要干凈、清潔、美觀,令人感覺舒服,在櫥窗、宣傳欄張貼糖尿病知識健康教育標語,最大限度地發揮宣教的影響。②為保證給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專業、更高質量的健康知識,定期安排體檢中心的醫護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和禮儀培訓,并實施考核制度,提高體檢中心醫護人員的綜合素質,以高素質的健康宣教團隊服務患者。③體檢前,護理人員以高質量的專業知識和飽滿的熱情面對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疑問,對于糖尿病的預防和控制要重點宣講,詳細告知患者及其家屬相關的糖尿病知識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項,使體檢前后的流程導向和咨詢服務更優化。④針對患者不同的病情、性格特點制定合適的體檢方案,避免誤診、漏診的不良事件發生。需要空腹檢查的事項要提要告知患者,同時在檢查后叮囑患者及時飲食,防止低血糖。⑤體檢科護士給每個患者發放由體檢中心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匯編的與糖尿病有關的小冊子,引導患者認真學習小冊子上關于糖尿病預防及控制的內容,詳細解答患者的疑惑,促進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同時引導患者學習簡單的中醫保健操,例如踢腿運動、擴胸運動等,定期組織患者交流會,通過交流學習,了解最新的糖尿病知識和日常保健方法,提高患者康復的信心。⑥叮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和健康的飲食習慣,可配合中醫食療,例如百合玉竹老鴨湯、羅漢果豬肺湯、粉葛銀魚豆腐湯等。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糖尿病患者進行隨訪3個月,末次隨訪時對比兩組患者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抽取5 mL靜脈血檢測,空腹血糖標準為血糖值≤7.0 mmol/L,餐后 2 h血糖標準為血糖值≤11.0 mmol/L;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疾病認識程度和日常行為改善程度,滿分100分,得分越高說明效果越好;對比兩組患者的自覺體檢率,自覺體檢率=自覺體檢例數/總例數×100.00%。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涉及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血糖水平、護理滿意度、疾病認知程度、日常行為改善程度均應用(x±s)描述,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自覺體檢率應用百分比(%)描述,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末次隨訪血糖水平對比結果
對兩組患者進行3個月隨訪,末次隨訪時檢測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觀察組的數據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疾病認知程度、日常行為改善程度對比結果
護理干預后,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疾病認識程度和日常行為改善程度進行評分比較,觀察組患者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自覺體檢情況對比結果
隨訪過程中,對照組患者自覺體檢44例,需通知體檢11例,拒絕體檢13例,自覺體檢率64.71%;觀察組患者自覺體檢64例,需通知體檢3例,拒絕體檢1例,自覺體檢率94.12%,觀察組患者對體檢的自覺性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現階段,糖尿病已經成為影響人們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對糖尿病的治療,除了給予正確服藥,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以及對日常飲食生活習慣的改善也至關重要,常規的護理已經不滿足患者的需求,在患者體檢時由體檢科護士對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不僅是生理護理、心理護理,更重要是予患者全面科學系統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控制血糖水平,預防并發癥[4]。首先給患者創造一種舒適的健康教育環境,體檢中心需保持干凈、衛生、整潔,在體檢中心的櫥窗、宣傳欄上張貼各種與糖尿病相關的知識,患者可以隨時了解疾病的發展狀況及預防方法。體檢科護士需要定期進行專業培訓和禮儀培訓,并進行考核,以保證可以給患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患者可以得到更全面更科學的與疾病相關的知識,促進良好的護患關系,可以更好地開展健康宣傳教育工作。其次在體檢前先針對患者不同的病情、文化程度及性格特點制定合適的體檢方案,同時告知患者體檢流程,既縮短了患者等待檢查的時間也避免了誤診、漏診等不良事件發生,對于有特別其他要求的體檢項目要提前告知患者,例如需空腹檢查或需憋尿檢查等。認真詳細地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的疑問,使患者以身心輕松的狀態接受體檢[5]。在隨訪過程中,應時刻不忘對患者進行健康宣傳教育,提醒患者及其家屬日常注意事項。給患者免費發放與糖尿病相關的健康宣傳小冊子,引導患者及其家屬認真學習,對于患者的疑問給予詳細解答,同時肯定良好的作息時間、健康的飲食習慣配合適當的鍛煉在糖尿病預防和控制上的積極作用,提醒患者遵醫囑服藥,定期檢查血糖。組織醫患座談會或患者之間的交流會,增進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增加患者康復的信心[6-7]。該次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血糖水平控制較好,且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對疾病的認識程度和日常行為規范程度、自覺體檢率都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患者重視體檢科護士護理干預,可有效平衡血糖水平,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規范日常行為習慣,自覺定期體檢,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肖冬潔.掌測量法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糖尿病新世界,2016,6(13):878-879.
[2]? 林文,陳宏斌,劉芳.體檢科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臨床價值探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2):135-136.
[3] 李曉霞.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5):181-182.
[4]? 葉秋霞,許巧玲,林宇芳.健康體檢科對糖尿病患者實施護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2):153-154.
[5]? 閆巖.評價大型體檢中心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0):269-270.
[6]? 林琛琛.血脂檢驗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7(36):81-83.
[7]? 吳小蓓.體檢中心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探討[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0):175-176.
(收稿日期:201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