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桂英 吳曉芬 楊麗春


[摘要] 目的 分析行為轉變護理模式在普外科手術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在該院接受普外科手術治療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76例,選取時間為2017年12月—2019年1月,隨機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即對照組(38例)、觀察組(38例),對照組在圍術期接受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圍術期接受行為轉變護理模式護理干預。結果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為97.37%,明顯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護理干預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觀察組患者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普外科手術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行為轉變護理模式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維持患者血糖水平的平穩,并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關鍵詞] 普外科;糖尿病;行為轉變護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 R248.2?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11(a)-0123-02
于普外科疾病治療中,手術是最為常見的治療方式,通過合理的手術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1]。但接受普外科手術治療患者往往會伴有其他疾病,其中最為常見的病癥為糖尿病,若患者合并糖尿病,則會使患者的內分泌系統出現紊亂,且患者在治療后會出現愈合差、感染的癥狀[2]。因此有效、合理的護理干預對合并糖尿病的普外科患者具有重要意義,以便控制其血糖平穩,加快病情的康復速度[3]。該文對2017年12月—2019年1月間選取的普外科手術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別實施常規護理和行為轉變護理模式護理,分析兩種護理模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76例普外科手術治療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即對照組(38例)、觀察組(38例)。對照組:年齡為44~78歲,平均年齡(60.96±5.82)歲;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觀察組:年齡為46~79歲,平均年齡(61.84±5.89)歲;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5例。兩組患者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作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在圍術期接受常規護理干預,護理措施為向患者積極講解疾病的多種知識,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囑咐患者保持合理的運動。
觀察組在圍術期接受行為轉變護理模式護理干預,護理措施:①術前的健康教育。當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積極地了解患者糖尿病的病程、治療措施等資料,根據患者的糖尿病病情,對患者開展合理的健康教育,全面、系統地講解關于糖尿病的控制、治療措施,并講解飲食控制、藥物治療、運動對維持血糖平穩的重要性,通過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改變患者的行為,并樹立患者的信念,在護理后能夠使患者掌握糖尿病的自我檢測方法;在健康教育時要向患者講解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患者對手術治療充滿信心。
②手術前和手術后的飲食、運動干預階段。通過對患者糖尿病病情的了解,結合患者的手術方案,對患者實施合理的護理措施,首先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指導,糖尿病患者不能攝入含糖類較多的食物,因此患者的飲食要保持無糖,促使患者的血糖水平保持平穩;運動干預:患者在運動時不能進行劇烈的運動,在運動時若身體出現不適要立即停止;當患者接受一定時間的運動和飲食干預后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了解,并根據情況對患者的生活計劃進行調整,以使患者的內分泌系統得到改善。
③在手術前的血糖護理。在實施手術治療前,給予患者合理的降血糖藥物,并要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監測,待血糖水平接近正常值且穩定的情況下,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在手術時要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指標和血糖水平的變化;在監測患者血糖水平時不要過度追求血糖水平的正常,可以允許血糖水平稍微升高,防止術中低血糖的出現。
④術后的基礎護理。在手術后,要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血糖水平的監測,防止術后出現酮癥酸中毒或者低血糖等癥狀;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定時的監測,若患者的血糖水平波動較大,則需要多進行測量幾次,合理地調整胰島素用量;由于糖尿病患者在術后的感染幾率較大,因此要保持患者病房的干凈衛生,定期地消毒,勤換床單和被褥;加強對手術切口部位的觀察,對患者更換敷料時要按照無菌操作,防止感染的出現;患者在術后多會出現疼痛現象,這時患者機體會分泌大量的胰島素拮抗激素,進而導致血糖水平升高,這時要給予患者合理的止痛,防止血糖水平波動較大。
⑤出院護理。患者在出院時,要給予患者合理的健康指導,使其保持合理的生活,防止血糖波動較大;囑咐患者定期接受病情復查。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血糖水平,并進行對比。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護理滿意度和血糖水平的相關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在護理后,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血糖水平對比
通過護理干預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觀察組患者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目前我國普外科內收治的患者逐年增多,這與人們的生活環境、生活壓力等因素有關[4]。普外科作為醫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其主要承擔著治療乳腺疾病、頸部疾病、周圍血管疾病、腹壁疾病、胃腸疾病、肛管直腸疾病、肝膽胰脾疾病等多種疾病,而對這些疾病進行治療時,多會采取合理的手術治療,以幫助患者快速有效的改善病情,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5]。
對于普外科的患者,其多會合并多種疾病,這會對患者的手術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6]。普外科手術治療且合并糖尿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此病會對患者的身體機能造成持續的損傷,因此會進一步加重普外科患者的病情。普外科患者在合并糖尿病時,同樣會影響其手術的治療,患者血糖水平不穩定,則易出現術后感染現象,并且影響手術切口愈合[7]。
為了減少糖尿病對普外科手術的影響,在圍術期需要對患者實施合理的護理干預,以幫助患者維持血糖水平的平穩。該次研究對普外科手術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行為轉變護理模式護理干預,可以根據患者對糖尿病的認知情況以及患者的血糖水平,對患者制定合理的護理措施;首先要給予患者合理的健康教育,使其對糖尿病和手術治療有全面的認知,然后給予患者實施飲食干預、運動干預,促使患者血糖的平穩,在術后給予患者疼痛護理、衛生護理,可以減少患者的感染,促進手術切口的愈合,提升患者術后的康復效果。
該文研究得出,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為97.37%,明顯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護理干預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觀察組患者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普外科手術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行為轉變護理模式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維持患者血糖水平的平穩,并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被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史延麗.圍術期護理干預在2型糖尿病患者肝膽外科手術中的臨床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22):3219-3221.
[2]? 李琳琳,劉華榮.闌尾炎并糖尿病高齡患者外科手術后的護理措施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4):126-127.
[3]? 王巖,楊鳳.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腹外科手術的術前及術后護理體會[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9(4):148-149.
[4]? 張慧琴.圍手術期個性化護理在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8,30(24):124-125.
[5]? 錢國紅,張曉坤,馬莉,等.20例高齡闌尾炎伴糖尿病病人行外科手術治療的護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4):134-135.
[6]? 周秀燕,謝娜雯,林明鳳,等.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術的圍術期護理干預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6):109-110.
[7]? 張艷麗,呂艷玲,孫永峰,等.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術的圍術期護理干預效果研究[J].糖尿病天地,2019,16(1):293,295.
(收稿日期:201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