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玲 宋康佳 胡艷粉 郭珊珊 司亞鴿 趙曉婷 王錄會 李領俠


[摘要] 目的 觀察2型糖尿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效果。方法 該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74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該次研究對象,按照是否行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37例:未行胰島素泵強化治療)與實驗組(37例:行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 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癥狀自評表(SCL-90)以及依從性量表(Morisky)得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24 h后、1周后血糖達標率均優于同期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住院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效果明顯優于未行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效果。
[關鍵詞] 2型糖尿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11(a)-0129-02
糖尿病屬于以高血糖為主要病理學特征的終身性代謝性疾病,致使該病發生的主要因素為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該病根據病因、臨床癥狀不同可分為Ⅰ型糖尿病與2型糖尿病,據不完全統計2型糖尿病約占糖尿病總發病率的80%左右,目前主要治療藥物為胰島素[1]。該次研究為論證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應用價值,比較該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37例行常規胰島素泵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與37例行胰島素泵強化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護理干預前后SCL-90量表、Morisky量表、血糖達標率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7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行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實驗組37例患者中男(20例)女(17例)比例為20:17,年齡在35~75歲,中位年齡為(45.12±1.12)歲。對照組37例患者中男(19例)女(18例)比例為19:18,年齡在36~77歲,中位年齡為(45.15±1.14)歲。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病例選擇標準
該次研究均參考國際衛生組織制定的2型糖尿病相關內容,參與該次研究的患者均出現多食、多飲、多尿、體重銳減等典型癥狀,空腹血糖均超過10 mmol/L,餐后2 h血糖均超過15 mmol/L,糖耐受試驗陽性,參與該次研究的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臨床診斷標準,醫護人員告知患者、患者家屬臨床診斷結果、該次研究目的、內容,在征得患者、患者家屬、醫院倫理會同意后實施該次研究。排除標準:①排除入院前服用治療性藥物患者;②排除入院前即合并糖尿病并發癥患者;③排除治療過程中未行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患者;④排除心、肝、腎等其他臟器功能異常患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該組患者均行常規胰島素泵治療,護理人員遵循醫囑設置胰島素泵使用時間、胰島素濃度、胰島素基礎輸注量等各項參數,在給予胰島素前4~6 h將其從冰箱內取出,檢查胰島素有效期,向輸注裝置中抽取適量胰島素,排空胰島素內氣泡,將輸注裝置與儲液裝置進行安裝。檢查患者腹部、大腿外側以及上臂外側皮膚,若患者腹部皮膚無皮損應首選臍周旁3~5 cm皮下注射胰島素,對于大腿外側注射、上臂外側注射給藥的患者應避免針頭刺入肌層。
1.3.2 實驗組? 該組患者在對照組常規治療基礎上實施胰島素泵強化治療,胰島素泵強化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內容:①心理護理。在行胰島素泵治療前護理人員應采用發放宣傳手冊、播放視頻等方式使患者了解胰島素泵給藥方法,告知患者胰島素泵給藥治療注意事項,耐心解答患者對胰島素泵治療存在的疑惑。②加強血糖檢測。患者胰島素泵給藥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分別在6 am、9 am、12 am、2 pm、4 pm、7 pm、10 pm以及12 pm(空腹、早餐后2 h、午餐前、午餐后2 h、晚餐前、晚餐后2 h、10 pm、3 am)等時間段測量患者血糖,醫師根據患者血糖變化情況調整胰島素泵入給藥劑量,并通過加強檢測的方式預防患者在胰島素泵入治療過程中發生低血糖。若患者血糖過低,患者出現心慌、出汗、乏力等低血糖癥狀,護理人員應立即給藥患者糖果、餅干等食物。③加強胰島素泵管理。胰島素泵注治療過程中,胰島素泵可置于患者口袋中、枕頭下或床單上,禁止將胰島素置于1.5℃以下或45℃以上環境,禁止胰島素管道過度彎曲、折疊,不得將胰島素泵暴露于 MRI 設備或其他能夠產生強磁場的設備。
1.4? 觀察指標
①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負面心理情緒以及臨床治療依從性,SCL-90量表總指數為1~5,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負面心理情緒狀態對臨床治療的影響越大;Morisky量表總分在0~8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越高。②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24 h后、1周后血糖達標率,若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餐后2 h血糖低于7.8 mmol/L則表示患者血糖達標。③觀察比較兩組患者住院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結果相關數據使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 檢驗,計量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SCL-90量表以及Morisky量表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負面心理情緒以及臨床治療依從性,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后SCL-90量表以及Morisky量表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血糖達標率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不同時間段血糖控制率,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24 h后、1周后血糖達標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具體情況如下:實驗組共有1例患者發生低血糖,對照組共有8例發生低血糖,實驗組低血糖發生率(2.70%)明顯低于對照組(21.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207,P<0.05)。
3? 討論
據相關醫學調查研究顯示糖尿病已逐漸發展為嚴重威脅人類公共衛生安全的代謝系統疾病,2型糖尿病的發生與遺傳因素、運動不足、年齡增長、精神壓力較大以及進食高熱量食物有關,精神壓力大可促使機體免疫能力降低,長期攝入高熱量飲食、缺乏運動,可致使個體體重增長,血脂代謝異常,從而增加個體高血壓、高血脂發生率,繼而影響機體正常代謝功能[2-3]。2型糖尿病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胰島β細胞功能可出現生理性減退,胰島素屬于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藥,胰島素泵入給藥可實現24 h持續勻速給藥,可模擬人體胰島素分泌生理模式,從而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以及空腹血糖,但是胰島素泵入治療過程中患者低血糖發生率較高[4]。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即護理人員在合理安裝胰島素泵前給予患者心理干預,疏導患者負面情緒,繼而提升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5]。胰島素泵安裝后護理人員實施每天定時血糖測量,從而避免胰島素泵治療過程中血糖出現巨大波動[6]。
該次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后SCL-90量表、Morisky量表以及血糖控制率均優于對照組,實驗組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率低,由此可見,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泵治療過程中加強治療可有效提升臨床治療安全性及療效,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喜婷,劉莉娟,曾維偉,等.短期胰島素泵強化治療聯合自我血糖監測對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評價[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8,26(12):998-1003.
[2]? 秦寧寧.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對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β細胞功能和預后的影響[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6):82-83.
[3]? 林新海.胰島素泵強化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有效率分析[J].黑龍江中醫藥,2018,47(6):33-34.
[4]? 付紅軍,谷曉嵐,羅蘭,等.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對臨床療效及氧化應激水平的影響[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2):99-100.
[5]? 張靜.胰島素泵短期的強化治療對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和胰島素分泌的影響[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4):84-85.
[6]? 李姍姍,李遠,李冬玲.胰島素泵聯合二甲雙胍或吡格列酮短期強化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8,18(3):317-319,322.
(收稿日期:2019-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