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輝楊 崔興旺 封強
摘 要:校園文化建設的好壞直接反映一所學校的綜合實力,高校宿舍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本文通過分析校園文化的內涵及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最終研究出宿舍文化顯現的育人作用,并提出如何構建宿舍文化育人陣地。
關鍵詞:校園文化 宿舍文化 育人功能
高校校園文化及宿舍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對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宿舍文化處于校園文化的“神經突觸”位置,能夠凸顯出一種時代特征和個性化特點的文化氛圍,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著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在輔助高校人才培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高校校園文化的基本內涵
高校校園文化是高校根據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在管理與服務育人方面逐漸形成的,具有高校校園特色,反映高校師生追求的物質財富、精神財富以及其行為方式的總和。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有助于構建和諧健康的大學生活和學習氛圍,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保障。校園文化能夠展現出當前社會的時代精神和風貌,以校園文化為載體,將教育寓于校園文化中,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引導和培養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發展[1]。
二、高校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
高校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體現在德育、智育、美育三方面。
(一)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規范行為
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主要體現學校的辦學理念、校訓、培養目標以及校園精神等廣大師生共同認同并接受的價值體系。名人名言、警示語句,在塑造青年大學生健全人格,規范行為方面具有積極的引導意義。例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能夠培養學生樹立熱愛祖國、奉獻祖國、服務人民的理想抱負;“勞動是知識的源泉、知識是生活的指南,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蜂采百花釀甜蜜,人讀群書明真理,蜂采百花釀甜蜜,人讀群書明真理”能夠引起青年大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望。“不吃苦中苦、怎做人上人,艱苦奮斗、求真務實,鍥而不舍、存義精思”等引導青年大學生形成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品質。
(二)愉悅學生身心,形成審美觀念,培養審美情趣
高校學生社團、協會以及各類專業競賽、藝術節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第二課堂,在豐富校園文化,愉悅學生身心,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發掘學生特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高校硬件設施也能夠促進學生審美觀念的形成,例如,古樸典雅的建筑風格,給人以莊重、大方、深厚、踏實的感覺,能夠培養學生樸實、堅毅的性格;玲瓏精致、標新立異的建筑風格,給人以生動活潑、富有生機的感覺,能夠讓學生在富有詩情畫意的想像中充滿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在優美的環境中學習、生活,有利于凈化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
(三)引領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大學是教書育人,傳道受業解惑的地方,師生通過大學教育獲得人生蘊意的體驗,不斷磨練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長才干。校園文化中良好校風、學風等價值觀念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學生的成長成才。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是高校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如今,校園文化建設越來越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視;積極向上、內涵豐富的校園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廣大師生,是建設和諧校園的基本要求,是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1,2]。
三、高校宿舍文化顯現的主要作用
(一)顯現出思想價值引領作用
在高校,學生宿舍是相對自由的場所,學生在宿舍可以展現真實的自我,回歸真我的狀態,針對于各種時政熱點,各種觀點思潮、各種理論、文化理念,學生可以交流討論,如果加以良好的引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會在宿舍生根發芽,良好的宿舍文化也會形成。
(二)顯現出制度規范作用
各種宿舍管理規章制度約束及導向規則影響著宿舍文化的建立、發展與形成。宿舍文化制度規范作用具有法規性和不可替代性。在一定的制度環境下,規范后的行為對宿舍文化建設有一定的引導意義。學生日常行為表現是否符合學校宿舍管理要求,決定著學生的行為方向,其規范約束作用顯而易見。宿舍成員在遵從制度規范的前提下,通過朋輩間、個體之間行為相互影響,產生互動與共鳴,結合學校開展的豐富多彰的教育活動和文化活動,最終會形成學生健康發展的宿舍環境。
(三)顯現出群體凝聚融合作用
宿舍文化是一種特定的粘合劑,使生活在宿舍的每個成員在這個特定宿舍環境中形成具有相似的思維方式、理想追求和行為習慣,進而逐漸形成宿舍的行為準則、規范,宿舍成員在交流過程中進行著思想碰撞,經過一段時間的融合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宿舍文化。學生有1/3的時間是在宿舍度過,宿舍就是學生學校生活的 "家"。開展豐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動,發揮宿舍成員團結協作作用,培養宿舍成員的集體榮譽感和自豪感,使宿舍發揮向心力,產生凝聚力。
(四)顯現出心理輔導作用
宿舍是學生在學校主要的休息場所,扮演著家的作用,學生的各種情緒的宣泄可以在宿舍進行,在宿舍,學生的行為及表現會完全放松地釋放。學生將自身承受的壓力與困惑在宿舍得以釋放。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以及室友的相互幫助下,學生能快速的調整心理狀態投入到學習生活中。
(五)顯現出激勵功能
宿舍成員之前相處時間較多,溝通交流機會多,成員之間的價值觀念相互影響著道德觀念、行為規范、思想品行的選擇。通過宿舍文化的建設,不斷凝聚融合,發揮宿舍每個成員的最大潛能,以優補劣在宿舍成員間產生強烈的激勵效應[2,3]。
四、構建高校宿舍文化育人陣地
高校宿舍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占據特殊地位,有獨特而重要的育人功能。宿舍文化建設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堅持立德樹人培養目標。致力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開展基礎環境文化建設,制度文化規范建設,精神文化重點建設,最終創建優良舍風,形成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宿舍文化。構建并充分發揮高校宿舍文化育人陣地功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一)建設優良的宿舍文化環境
宿舍文化環境包含硬環境和軟環境兩個方面,優良的宿舍文化環境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項基礎工作。加強宿舍文化環境建設,具體從宿舍衛生環境、學習環境、網絡環境、人際環境、硬件設施環境等方面做起。一是宿舍成員共同營造集體滿意、環境優美的宿舍環境,引導大學生共同維護宿舍環境;二是要提升宿舍文化內涵,體現大學生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宿舍文化建設活動,提升宿舍成員之間融洽度。三是允許宿舍成員具有個性特色的宿舍文化,具有正能量符合當代大學生正確思想價值觀的文化要素都應得到鼓勵。
(二)完善宿舍管理領導機制
宿舍管理機制需要最終形成領導重視,全員參與,學院主導的工作格局,加強領導對于宿舍文化建設至關重要,應不斷實踐并完善管理制度,“無規矩不成方圓”,要在不斷實踐過程中形成相應宿舍管理規章制度。一方面引導教育學生敬畏制度、遵守制度。另一方面要狠抓規章制度的貫徹與落實,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不定期更新宿舍管理制度,確保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符合合格人才培養目標需求。
(三)搭建平臺、運用載體,傳播正能量
宿舍文化平臺及載體能直接影響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層次和質量。一方面是滿足學生文化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是提升校園文化的建設內涵,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因此,要著力搭建宿舍文化建設平臺,選擇合適形式載體,傳播正能量。諸如,開展寢室文化節文化節活動;開展"愛黨、愛國、愛校、愛集體"主題教育活動等,把思想教育融于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之中,促進優良舍風的形成,打造優秀的宿舍文化[1,2,3]。
五、結語
宿舍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一個子文化,校園文化建設為宿舍文化建設樹立標桿,宿舍文化育人功能對學生成長成才至關重要。本文從分析校園文化內涵及育人功能入手,深入研討宿舍育人功能及如何構建良好宿舍育人陣地。
參考文獻
[1] 潘賀男.淺談高雅校園文化視角下的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J].青春歲月,2017(5):99.
[2] 郎開智.豐富宿舍文化建設內容,為校園文化建設添磚加瓦——淺談我校的宿舍文化建設[J].學周刊,2017(17):201-202.
[3] 郭勇.創建高校文明宿舍提升校園文化育人軟實力[J].中國輕工教育,2017(1):37-39.
基金項目:2018年度浙江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校級課題《校園文化育人引領下的宿舍育人功能的研究》(項目編號:KY2018005)。
作者簡介:徐輝楊(1992.06- ),男 ,漢族,湖北黃岡人,碩士,浙江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管理與信息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崔興旺(1989.10- ),男,漢族,河南商丘人,碩士,浙江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管理與信息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封強(1990.12- ),男,漢族,浙江紹興人,碩士,浙江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管理與信息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