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映輝 張振旺 張艷紅
【中圖分類號】U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8-0008-01
2019年2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規定,探索組建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教師分工協作進行模塊化教學。定期組織選派職業院校專業骨干教師赴國外研修訪學。在職業院校實行高層次、高技能人才以直接考察的方式公開招聘。建立健全職業院校自主聘任兼職教師的辦法,推動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和職業院校教師雙向流動。職業院校通過校企合作、技術服務、社會培訓、自辦企業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為績效工資來源??梢姼呗氃盒kp師教師培養的重要性。高職院校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專業的雙師教師培養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環境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高職院校很多教師缺乏實踐教學經驗。因此,導致職業院校需要投入更多經費對專業教師進行實踐技能的培訓,而不僅僅是理論的學習升級。要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辦學的根本,為教師打造工作與成長的良好環境。完善教師準入標準,把學歷學位、實踐經驗、教學能力作為招聘教師的重要考核項目。堅持引進與培養并舉、學歷教育與能力提高并重的原則,以引進和培養高層次高學歷和企業高級技術人才為重點,以加強青年教師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培養為主要任務,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技能高超、規模適度、結構合理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教師隊伍。
二、優化高職院校師資結構
職業院校相關專業教師原則上從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并具有高職以上學歷的人員中公開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人員)可適當放寬學歷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從應屆畢業生中招聘。加強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建設,優化結構布局,引導一批高水平工科學校舉辦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建立100個“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職業院校校教師每年至少1個月在企業或實訓基地實訓,落實教師5年一周期的全員輪訓制度。做好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的培養、引進和聘任工作,推進專業教學團隊建設。建立“名師工作室”、“大師工作室”。建設以師德高尚,實踐能力強,教學效果好,科研和技術服務能力強的“雙師型”專兼結合教學團隊和科研與技術服務團隊。 進一步培養現有專業帶頭人,同時聘請市政行業企業知名專家,形成專業建設的領軍團隊,引領專業改革與建設。在學歷水平、實踐能力、教學能力、教育理論、科研能力、職業資格等六個方面,按照缺啥補啥的原則,對現有教師進行培養;大量聘請行業企業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骨干作為兼職教師,保持教師隊伍相對穩定性,以保障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建設與發展。
三、建立與完善教師培訓、聘請和引進機制
建立教師定期下企業掛職鍛煉制度。有計劃有組織的選派專任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學院給予必要的支持。完善以老帶新的青年教師培養機制;建立教師輪訓制度;建立教師準入制度。來自普通院校和師范院校的畢業生,需到行業企業進行1年以上的專業實踐,取得相應的職業技能證書,參加教師資格培訓并獲得高校教師資格證書;來自行業企業的技術人員,經過教師資格培訓,獲得高校教師資格證書,方可走上專業教學崗位。專任教師采取到企業頂崗、國外研修、參加工程項目建設及企業技術開發和技術服務工作、帶領學生到企業實習等各種方式,進行專業實踐、強化教師實踐能力。這些教師不但能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受到企業歡迎,而且指導學生實驗、實訓能力強,講課理論聯系實際、內容豐富,受到學生歡迎。教師具備了雙師素質,他們成為直接實踐校企合作教育的主導者。
四、教師的執業資格建設
培養一支水平高、觀念新、技能強的“雙師”素質專業教學團隊。鼓勵教師參加市政行業各種職業資格(如國家注冊的建造工程師、造價工程師、結構工程師、檢測工程師、監理工程師、設備工程師、安全工程師等)的培訓和考試,取得執業資格。
五、建立健全教師隊伍管理及考核制度
通過考核建立優勝劣汰的人才流動機制,實現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雙師”素質教師隊伍結構合理和相對穩定的優秀教師團隊。為教師繼續教育提供機會,鼓勵中青年教師提升學歷。鼓勵教師承擔教育教學科研和應用技術科研項目,學院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政策保障措施。安排青年教師到行業企業進行一年以上的專業實踐,提高青年教師的專業技能;中年教師通過定期到企業掛職鍛煉、參與建設項目、參與校內實驗實訓基地建設和專業技術研發服務等,提升“雙師”素質。完善優秀教師獎勵機制,通過薪酬激勵、成果獎勵、科研經費管理等相應的政策,激勵教師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