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巍 邢偉


摘要? ?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濕地保護已被納入森林河南生態建設十年規劃。本文闡述了當前河南省濕地資源現狀,分析了河南省濕地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及形成原因,針對性地提出河南省濕地保護、開發和合理利用的對策。
關鍵詞? ? 濕地;保護;原因;對策;河南省
中圖分類號? ? X37?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22-0153-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 Wetland is called "the kidney of the earth",which has important ecological functions. Wetland protection has been included in the ten-year plan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Henan Province.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etland resources in Henan Province,and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auses of wetland protection in this region,and then we put forward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for wetland protection,development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Key words? ? wetland;protection;countermeasure;Henan Province
濕地是界于陸地和水體間過渡的一種特殊生態系統類型。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濕地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蓄洪抗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城鎮化和農業活動等人文因素影響的加劇,導致濕地景觀破壞嚴重,濕地面積顯著減少[2]。因此,為了濕地資源的維持和修復,濕地保護已成為維持濕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河南省位于我國中東部的內陸地區,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同時也是國內唯一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4大流域的省份[3],境內河流縱橫交織,水庫眾多,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復雜的地貌形態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濕地景觀。為了強化濕地的保護和恢復,本文從河南省濕地資源現狀及發展保護對策等方面進行了探討,以期為濕地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1? ? 河南省濕地資源概況
1.1? ? 濕地資源現狀
河南省濕地類型可劃分為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等四大類,其中人工濕地又可分為水庫、池塘、輸水河、水產養殖場等[4]。根據全國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結果顯示,全省面積大于8 hm2的濕地面積約為62.81萬hm2(不含水稻田),僅占河南省國土總面積的3.76%。河南省濕地分布與地表水資源密切相關,總體呈現北少南多、山區多平原少的特點,黃河和淮河流經地市濕地分布較為集中[4]。河南省各市濕地面積見表1。
1.2? ? 濕地自然保護區現狀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日益重視,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出了“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通知”,并頒布了《河南省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實施方案》[6]等多項政策措施。通過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等不斷完善濕地保護管理體系,濕地保護被納入河南森林生態建設十年規劃。據統計,截至2018年河南省共建有各級濕地自然保護區11處、建立省級以上濕地公園48處,其中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35處、省級濕地公園試點13處,濕地保護率為47.8%[7]。河南省濕地自然保護區概況見表2。
2? ? 河南省濕地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形成原因
2.1? ? 存在的主要問題
2.1.1? ? 濕地面積減少,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由于城鎮化、土地利用方式不當以及氣候變化等原因,導致河南省濕地資源被過度利用。同時人類活動加劇,非法占用、圍墾、采砂開礦等對濕地生態的破壞行為導致濕地退化和萎縮,部分濕地轉化為旱地、水田或養殖塘。此外,水利工程以及過度開采地下水,也破壞了濕地原有的生態結構及動植物生存環境,使濕地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8]。
2.1.2? ? 資金投入不足,管理體制不健全。河南省現有濕地面積約62.8萬hm2,僅占河南省國土面積的3.7%;但由于資金投入不足,部分特色及生物資源豐富的濕地未被納入自然保護區范圍,且一些濕地由于缺乏必要的配套設施,群眾不能親近濕地、走進濕地、享受濕地。此外,河南省濕地資源隸屬不同的管理部門,環保部門注重保護環境和生態效益,農業部門比較注重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濕地資源管理較混亂[9]。
2.1.3? ? 環境污染加劇,水質破壞嚴重。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環境污染加劇,濕地環境受到破壞。污染的主因有工業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水體;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等,其殘留物通過地表徑流進入水體;城市中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以及過度投放水產養殖餌料等[9]。此外,在自然保護區內過度開發旅游業,也造成了濕地水質的破壞。
2.2? ? 形成原因分析
2.2.1? ? 公眾濕地保護意識欠缺,法律意識淡薄。由于缺乏對濕地重要功能的宣傳和教育,導致人類在日常生活中直接對濕地進行開墾,破壞了濕地生態系統的組成,損壞了濕地的生物多樣性功能,使濕地斑塊化、破碎化。
2.2.2? ? 人類活動加劇,處理不及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為滿足需求對濕地資源的不合理和過度利用,如引入新物種、圍墾造田、濫施農藥化肥、過度投放水產養殖餌料、不經處理的污染物排放等都使濕地水體和生物組成遭到破壞,導致濕地功能持續退化、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
2.2.3? ? 政府部門缺少政策導向,管理體制欠缺。雖然國家以及河南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濕地保護的政策法規,但也僅停留在決策層面,在地方仍缺少相關保護條例加以輔助;此外,由于地方政府基層人員生態意識淡薄,仍未認識到濕地保護的長遠性和重要性,導致大量濕地被開發利用。
3? ? 河南省濕地保護發展對策
3.1? ? 盡快建立省內濕地保護法律法規體系
為了強化河南省濕地保護和恢復,依據已出臺的《河南省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實施方案》,應加快地方性濕地保護政策法規的建設。此外,應開發并建立濕地動植物資源數據庫[10],利用數據庫監測濕地生物組成變化情況,使省內濕地保護性法規的建立有據可循,使地方性法規和濕地保護兩者有機結合。
3.2? ? 建立濕地保護的分級管理體系
建立統一的濕地管理機構,完善各部門協調機制;明確各級地方政府、各部門職責,并依據政策法規對各級政府建立完善的濕地保護考核評價和獎懲制度;將濕地面積、濕地動植物保護、濕地生態組成等保護成效指標納入全省各級政府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考核評價等制度體系,建立健全濕地保護修復獎勵機制和終身追責機制,落實獎懲措施[11]。
3.3? ? 提升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的宣傳力度
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大力宣傳濕地的重要性,提升全民保護濕地意識。如在省內主流媒體上開展濕地保護宣傳工作;將濕地知識引入中小學教材,從小培養學生的保護意識;有針對性地宣傳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知識等。同時,借鑒國外濕地旅游的先進經驗,利用民間組織的力量建立更多的濕地保護區,推動濕地保護工作。此外,加大濕地旅游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百姓親近濕地,感受濕地;在中小學內大力推廣濕地研學旅行,培養學生的濕地保護意識。
3.4? ? 加快濕地污染治理和退耕還林、還濕力度
退耕還林、還濕是增加濕地面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要求,優先修復集中連片、生態功能退化嚴重的自然濕地,開展退耕還濕、退田還湖,調整受損濕地生態系統結構,逐步恢復濕地生態功能,擴大濕地面積[12]。同時,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受污染濕地環境治理和恢復工作;并制定法律法規,全面監管企業污染物的排放,科學規劃濕地周邊農業生產活動,降低農業生產帶來的污染[10]。
3.5? ? 把濕地保護納入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工作
河流、湖泊等水利工程的建設及地下水的開采將會直接影響濕地的分布、面積和生態系統組成,對濕地的穩定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必須把濕地保護納入相關水利工程建設和地下水應用的管理工作中,在項目建設運營前進行充分論證,分析水利工程建設對濕地的影響,并制定補救措施[4]。同時,水利工程建設運營單位還應充分利用水利工程的引水補水功能,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開展濕地保護恢復工作。
4? ? 參考文獻
[1] 孫寶娣,崔麗娟,李偉,等.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的空間尺度轉換研究進展[J].生態學報,2018,38(8):2607-2615.
[2] 牛振國,張海英,王顯威,等.1978—2008年中國濕地類型變化[J].科學通報,2012,57(16):1400-1411.
[3] 高文華,李開封,崔豫.1960—2014年河南極端氣溫事件時空演變分析[J].地理科學,2017,37(8):1259-1269.
[4] 王春平.河南省濕地面積動態變化與保護對策[J].河南林業科技,2014,34(1):31-33.
[5] 河南省統計局.河南省統計年鑒2018[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8.
[6]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河南省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實施方案[A/OL].[2019-07-01].https://www.henan.gov.cn/2018/02-11/249501.html.
[7] 王春平.河南省重要濕地生態狀況評價[J].林業資源管理,2016(3):86-91.
[8] 宋勁忻,溫慶忠,華朝朗,等.云南省濕地生態狀況評價[J].濕地科學,2015,13(1):24-28.
[9] 王春平.河南省濕地資源現狀調查與分析[J].河南林業科技,2018,38(1):29-33.
[10] 由佳,張懷清,陳永富.山東省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發展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7,45(9):67-69.
[11] 韋漢渝.貴州省濕地資源保護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7(22):125-127.
[12] 田洋洋,張虎才,彭鵬,等.云南省濕地資源現狀及保護策略[J].濕地科學與管理,2019,15(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