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 趙艷 金國林
摘要: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及多媒體技術的極速發展,教學模式發生巨大變革,微課逐漸興起并走進了教學活動中。求解平行四邊形面積是小學數學的重點學習內容,且對于小學生來說較難于理解。如何將其制作成微課,通過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設計,將平行四邊形面積求解問題以生活形象的方式呈現在學習者面前,使其易于被接受掌握,是研究的目的所在。
關鍵詞:微課 制作過程 平行四邊形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1—0029—02
微課是新型的網絡化教學,便于學習者充分地、隨時隨地全方位地進行舊知識點鞏固和新知識點學習。微課雖然“短小精悍”,但其具有完整的教學結構與脈絡,通常以一個知識點為單位,依據教學設計、課程結構和重難點,精心設計的可共享的教學資源。[1]微課以網絡教學媒體為載體,具有情境化、信息化、可移動、利于傳輸的特點。
微課之所以盛行,是因為微課為學習者提供了事先預習重點、難點的便利條件。制作者可以使用手機、數碼相機、DV等攝像器材拍攝和錄制,也能夠運用錄屏軟件錄制音頻、視頻等;內容是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可以針對學習者,也可以針對老師或家長,對象不限;時間簡短,但實質是規范的教學活動,以學習者為中心,聚焦學習內容,相對傳統教學有著跨時代的意義。
一、微課制作過程
1.微課制作模式
微課的常見類型按照不同的要求會有不同的分類。按照微課知識點傳授方式將其分為講述型、解題型、實驗型。按照微課開發技術可將其分為錄像類、錄屏類、動畫類、混合類。其中應多注意講述型人像不宜出鏡過多。以上制作模式各有特點,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
在求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微課中,依據本節微課的教學方案設計及錄制腳本設計,采取了錄屏的方式來制作微課,這種方法簡單實用,制作者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獨立完成錄制與輸出,也能夠更清楚地展示圖形的轉換過程,將教學內容充分演示給學生,更有利于學生初步體會“割補法”的思想。
2.制作的選題與設計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同樣,在微課制作過程中也要進行科學統籌規劃和設計,只有選擇了符合學生發展的課題再進行精心設計,依據合理的規范流程,才能讓微課的開發變得高效。
分析階段包括學生分析和教材分析,分析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年齡及其認知結構,對教材進行全面的系統的梳理并確定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及疑點問題,選擇合適的微課形式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與制作。在示例微課中,結合教學大綱選擇了小學五年級數學書中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并結合學習者的學習特點采取了卡通風格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使學生高效地學習所教授的教學內容。
確定選題后,需要仔細分析教材中的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教學方案設計。教學方案應符合受教者的學習特點,設置多層次多環節的優質方案。接著將進行錄制腳本的設計,微課雖然很簡短,但仍然需要優質的腳本設計,需要嚴謹、規范、結構清晰。在微課的腳本設計中,應從教學準備、教學環節、設計思路三個方面著手,理清教學思路,為制作微課提供充足的依據。
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思維特點組織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興趣點、疑惑點、困難點,一步一步引領學生深入學習,按照學生的思維重新組織知識的呈現順序。其中比較有特點的是,用思考兩個花壇的大小來引入今天的主題,將平行四邊形割補成學生熟悉的長方形,引領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初步感受轉化思想,讓學生掌握并運用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在微課的錄制中,運用輕松愉悅的背景音樂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提出比較長方形花壇和平行四邊形花壇的大小進而將學生的無意注意轉化為有意注意。引導學生對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做比較,利用動畫效果展現割補法動態的直觀感受,記憶也會更加深刻,使學生主動思考二者長和寬、底和高和面積之間的關系。啟發引導、概括總結,并進行課堂小測及總結,使學習者在觀看微課的同時既能身臨其境又能觸動身心,引發同步思考。
3.課件的設計與制作
微課的課件是微課和學習者之間傳遞教學內容的媒介,在傳遞教學內容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內容的可視化,即技術、表現形式更加豐富,表現力更強。
在制作幻燈片課件時,如何利用課件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呢?那就應該使學習者愛看、愛聽、有認同感,同時要有故事,有邏輯。人以視覺思維為主,視覺記憶高于聽覺記憶。同時運用多種記憶方式增強學習者的學習成果的牢固性;大腦偏愛簡潔,盡量使幻燈片形式簡潔;大腦偏愛結構,思路清晰、結構嚴謹完整有利于思維的形成,若雜亂無章則無法在腦中清楚梳理教學內容的脈絡。
本例選擇了PowerPoint錄屏的方式,采取了針對小學生學習特點的卡通風格,同時加入了卡通人物教師的形象,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又不會過于花哨,恰到好處。
4.錄制與后期處理
微課拍攝除了可以用手機、DV、專業攝像機等工具外,還可以用錄屏的方法,其制作成本低,且制作者一個人就可以完成。
本例就是采取了錄屏方法來完成的。首先依據教學方案、微課的錄制腳本,通過Auction軟件,進行聲音的錄制與降噪等專業的處理,在錄制時要求環境安靜、調試好設備、使其沒有回聲及混音;錄制者吐字清晰、停頓分明、語速適當,錄制結束后進行聲音的剪輯、多音軌、降噪等處理。其次,在上述錄制完成后根據講解的音頻,利用Camtasia(喀秋莎)軟件,制作微課。錄制時需要注意減少無關因素的干擾,以免分散學習者的注意力,例如鼠標、界面邊框等因素。同時最重要的是動畫效果與音頻相一致,不可以出現遲緩、慢拍的現象。錄制結束后利用Premiere軟件對視頻進行剪輯、添加與講解內容一致的靜態文字、添加視頻中小動畫效果等,這樣不僅能夠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同時突出了學習的重點內容。最后利用After Effects制作片頭、配合輕松的片頭音樂、添加視頻效果等,最終呈現出針對小學生心理發展特點,符合教學主題的輕松愉悅有吸引力的微課。
二、制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在微課的制作中僅靠一人的力量是無法作出精美的微課的,應組織團隊合作,成員各有專長,通過溝通交流確定好選題后,按照微課的制作程序分工合作;微課的選題至關重要,要經過謹慎的分析和篩選才可確定;微課的教學方案及錄制腳本一定以教學內容的構成及學習者的學習特點為依據,反復編寫和修訂;課件的內容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連,利用動畫效果凸顯教學內容,但不能過于花哨;錄制及后期制作遵循吸引學習者注意力、充分展示教學內容、突出學習重難點的原則,多創新多實踐,嘗試不同風格及特效,但要注意不能偏離教學主題。
三、結語
信息化時代,教學模式發生著巨大的變革。微課以其短小精悍,易于觀看等特點,引領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2],受到廣大學習者和教師的喜愛。因此,如何制作高質量適合學習者需要的微課是目前人們廣泛關注的問題。本文對如何制作微課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并對微課的結構框架進行構建,以期為制作微課的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方其桂.翻轉課堂與微課制作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2]潘麗芳.新時代自主學習網絡課程的設計開發策略[J].教育參考,2018(6).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