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怡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8-0158-01
書法集中地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從本質上講書法的延續也是中華民族延續的一種方式,而書法的延續往往是通過一代人地傳授與學習得以實現,應當前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電腦、手機的普及,人們的交流方式以及學習方式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中小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有所削弱,為繼承與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提高國民素質,很有必要在中小學加強書法教育。
根據平時教學中的觀察,我發現小學生寫字中存在著種種問題,主要有如下幾種:1.由于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許多學校雖然開了寫字課,但形同虛設:或讓學生做作業,或用來上其他課。2.學生寫字興趣不高。寫字課是專門開設的一堂課,也需要系統的學習,可是專職的寫字老師卻是少之又少,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語文老師兼職,很多老師不懂得如何教給學生,為教而教,其質量可想而知,學生的興趣更是無從談起。3.學生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不正確。4.教師不夠重視寫字課及寫字訓練,教學要求不嚴,學生寫字習慣差。
鑒于寫字教學現狀的諸多問題,我認為作為教師必定要有相應對策。
一、教師要了解兒童的認知特點,能夠采用適合兒童的教學方法。其次,要成為稱職的書法教師,需要進行必要的寫字(書法)教學理論知識的補充及基本書寫技能的訓練。
二、采用各種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1.故事
幾千年的中國書法史給我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書法小故事、小常識。這些是教師書法教學中豐富的教學資源,也是教師與學生溝通與交流的橋梁。在書法教學過程中適當插入故事可以緩解學生大腦的疲勞,防止過長時間握筆導致的手指肌肉疲勞,提高練習效率。
2.講授及“多媒體”融進
(1)講授法是每一位教師都習慣采用的教學方法,它歷史悠久,發展成熟,具有通俗和直接的特征。在實踐中,除了要做到精講,也就是講授的內容一定要條理清晰,簡潔明了,把講授的時間控制在一定長度之內,還要和其他教學手段相結合。如與多媒體手段、示范書寫相結合等。
(2)“視頻投影儀”下的教師范寫。教師的執筆、運筆、線條表現效果以及字的結構等,通過“視頻投影儀”的協助能讓全班學生都看清,大大節約了教師用于示范的教學時間。教師書寫示范的過程即是全班學生仔細觀察的過程,相當于微型的“現場直播”,大大提高教學信息傳遞的質量和效率。
(3)在初學筆畫時也可讓學生輕聲口述書寫要領, 因為兒童多喜動不喜靜,讓學生在書寫時口述書寫要領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其更專心地書寫。
講授結合示范它融進了“看帖—讀帖—議帖”環節,“師說”與“生說”相結合,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3.分層練習
不同層次的學生運用不同形式完成作業的方法。在作業和練習的設置上,也應在內容和數量上分類要求,既要讓學生通過努力可以完成,又要讓學生不會因為太易而應付;既要讓學生反復練習,掌握課內知識,又要讓學生有時間涉足課外,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水平。如在學校書法課堂的練習中,教師往往會布置3個層面的作業:①臨寫教師指導過的字;②臨帖(教師幫助選擇的);③在臨帖的基礎上,把本次指導的字融進文學作品中,形成作品。
4.在書寫時配以背景音樂
書法教學要在輕松、寧靜、溫馨、既嚴肅又活潑的氣氛中進行,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集中注意力去練字。音樂輔助教學的運用,恰到好處。放音樂時要注意音量不宜太大,只要把周圍無用的聲音給排除掉就行,幫助學生心理活動處于安寧、放松的狀態,將書法練好。
5.作業的評改
(1)教師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讓他們能充分展示學習書法的成果。在課堂教學中,同一小組的學生應是不同層次的組合群體,促使他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從而得到共同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隨時安排每組中接受能力強、知識掌握快的學生為“小老師”。讓他們在完成自己學習任務以后,幫助本組內其他層次學生,相互交流好的方法和經驗,既節約了教師的教學時間又使得全班學生能夠共同提高和進步。
(2)用視頻投影儀做作業點評,使學生能夠發現平時不易發現的細節問題,深化了對自己學習結果的認識。
6.開展與寫字(書法)教學有關的課外活動。
課內外有機結合是寫字(書法)教學的最好途徑。教師可通過辦展覽、參與寫字(書法)的有關賽事,組織學生去博物館、碑林、名勝古跡觀賞,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加強學生學習寫字(書法)的興趣。
盡管目前小學寫字教學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只要我們廣大教師達成共識,齊抓共管,下工夫,花精力,我們的學生通過勤奮刻苦地訓練,一定能練就一手整潔、規范、美觀的好字。寫字教學就一定能擁有一個堅實的基礎性地位,有一個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