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子歡
【摘要】隨著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教學工作的逐漸開展,該教學工作在具體實踐中出現了很多弊端,為了加深對這些教學現狀的認識和理解,必須要對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教學方法有綜合性認識。本文則是對初中語文的自讀篇目教學方法的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 自讀篇目?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8-0185-01
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初中語文自讀篇目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必須針對教學面臨的現狀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針對性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為實現中學教育教學的快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教學的弊端
(一)自讀課文“講讀化”
教師在自讀課文的教學中,由于教師不分輕重緩急,眉毛胡子一把抓,導致教師將自讀課文變成了講讀課文,這樣一來,便失去了自讀課文自身的意義,從而大大影響了學生自讀能力的提高,進而嚴重影響了自讀課文的教學質量。
(二)自讀課文“放任化”
在自讀課文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對學生的學“放任化”,沒有在學生自讀課文的過程中給予必要的引導,這樣一來導致自讀課文教學缺乏明確的訓練目標,同樣不利于學生自讀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初中語文自讀篇目的具體教學策略
(一)分解教學目標,激發自讀興趣
教師通過采用分解教學目標的形式,將教學內容分解成前后聯系的多個小問題,并且保證相鄰的兩個問題之間坡度小,這樣一來,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另一方面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了促進作用,與此同時,教師在分解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要明確每個單元的教學重點和教學目標,通過劃分新課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根據自身學習能力,有針對性的學習,從而幫助學生達到相應的學習目標,除此之外,還要學生通過劃分美詞佳句、簡單運用重點詞匯、綜合應用閱讀技巧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自讀課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此可見,為了有效的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教師要重視對教學目標的分解,通過對教學目標的分解,對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自讀熱情和欲望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精心設計引導,習得自讀方法
通常情況下,安排自讀課文的課時相對于講讀課文來說偏少,因此,教師要想在最短的時間內引導學生高效捕捉有用的信息,必須重視學生的速讀能力的訓練,通過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速讀能力,確保學生在有限的時間攝取到更多有用的知識信息,在訓練學生速讀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抓住文章的標題,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除此之外,通過引導學生快速尋找并準確把握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主要觀點,有利于學生快速有效的完成自讀課文的任務。其次,教師引導學生在速讀的基礎上學會精讀課文,讓學生在精讀的過程中通過運用課堂上講讀課中學習到的自讀方法,帶著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快速理清文章的脈絡,對那些重點段落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揣摩,從而準確理解重點段落或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深層含義,進而領悟這篇課文在寫作上的獨特之處,這樣一來,一方面有利于學生提高速度與精讀相結合的能力,另一方面,還能最大限度的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除此之外,還能幫助學生大大提高完成自讀任務的效率。因此,為了讓學生熟練掌握和應用自讀課文的方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點,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從而達到有效的培養學生的高效閱讀能力。
(三)注重梳理歸納,掌握自讀規律
教師在開展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除了對課文的精心設計和引導,幫助學生熟練掌握自讀方法外,還要重視對自讀篇課文目學法的梳理歸納,引導學生熟練掌握自讀規律。眾所周知,自讀課文在一定程度上與教讀課文存在很大聯系,為了讓學生順利高效的完成自讀任務,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讀能力,在合理教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熟練掌握和應用課文閱讀的常識和相同類型文章的寫作規律,從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自讀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教學效果,首先,教師通過分解教學目標的形式,充分的激發學生的自讀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其次,教師要針對自讀課文的特點,完成對自讀課文的引讀設計,從而為學生傳授終身受益的自讀方法,接著,引導學生對自讀課文的梳理歸納,幫助學生掌握自讀課文的內部規律,最后,還要培養學生邊讀邊思的習慣,促進學生對自讀經驗的積累。這樣一來,為實現初中語文自讀篇目教學水平的全面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榮先.初中語文“自讀課文”的教學現狀及應對策略[J]. 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 2015(Z6):42-43.
[2]安娜.淺談初中語文自讀課文教學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1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