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湘平 劉莎 李碧波
摘要: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是眾多工科院校中的傳統專業,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一貫強調學生自然科學理論,操作技能專長方面的教學,往往忽視了課程思政教學。通過分析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課程思政現狀,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并且結合工程教育認證中對于學生畢業能力的要求,通過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融入課程思政元素來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關鍵詞:課程思政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TH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1—0200—02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是工科院校機械類專業的必修課程,包括機械制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互換性與公差配合等專業核心基礎課程。主要培養面向現代化建設需要,適應21世紀裝備制造等行業發展,具備德智體美等各方面全面發展和綜合技術應用能力、工程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是國家工業發展、國家“智能制造2025”重大戰略實施的核心力量,作為工科中的“工科”,強調其專業基礎、實踐動手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國家重要的崗位上需要的不僅僅是能力強的人,更需要的是德行高尚、德才兼備的人。因此,正確的愛國情懷、職業操守、人文價值觀、奉獻精神等德育方面的培養對于機械專業學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一、機械類課程教學中“課程思政”的現狀
很長一段時間,全國各類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習慣性地將思想政治教育課和專業課人為割裂開來,認為課程思政的工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師的任務,與專業課教師沒啥關系。對專業課的教學大綱、教學評價中往往重視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考核,以機械專業為例,實驗考核、試卷考核強調的是學生三維造型設計能力、二位工程制圖能力、車銑刨磨等機械加工能力等專業知識技能方面的能力,而對學生的精神世界、政治思想教育重視不夠,缺乏切實的制度規定和保障措施,阻礙了專業課教師在專業課堂教學中進行課堂思政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專業課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普遍側重的是知識方法技能的傳授,而對于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思想、正確的三觀、團結協作的精神等則認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此外,有一部分專業課教師逐漸意識到“課程思政”的意義和自身作為“教師傳道”的首要責任,但是苦于自身德育能力不強,沒有想明白課程思政怎么與專業課教學結合,如何在課堂上自然而然地進行課程思政教育等這些問題。同時苦于身邊的思政隊伍力量薄弱,不知道向誰請教。這些問題共同導致了工科機械類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發揮存在一定的難度。
二、機械類課程教學中“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我校機械專業正著手國際工程教育認證申報工作。眾所周知,工程教育認證通用標準提出了工科生的12條畢業要求,包括“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設計/開發解決方案、使用現代工具、工程與社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職業規范、個人和團隊、項目管理、終身學習”等,其中很多條已不是知識技術技能層面上的能力要求,而是涉及個人精神世界和綜合素質層面。例如工程與社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職業規范、個人和團隊,等等。這些素質能力不能僅靠思想政治課來培養達成,而是需要通過各門專業課程的教學,春風化雨般直達學生心田,逐漸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因此,作為機械專業課教師,在課堂上開展思政教育不僅僅是在當前大環境下響應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號召,而是來自專業本身的順應國際標準、與時俱進的內在需求。
三、機械類課程教學中“課程思政”的方法
機械類本科專業學生對于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課本來就積極性不高,對于理論知識比較深的專業課也是學得似懂非懂,現在還要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上海中醫藥大學在課程思政方面走在了全國高校前列,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課程思政教育工作者。我校為此專程請來了上海中醫藥大學的張智強教授,給我們帶來了《課程思政與專業課教學》的演講報告,并且組織全校任課老師與張教授展開了積極深入的交流討論。
張教授認為,教授學生本領手藝很重要,教授學生德藝更重要。學生會一門手藝本領之前,首先得先明白為什么學這門技術手藝?學了這門手藝的意義是什么?學這門手藝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可以用在哪里?不可以用在哪里?解惑授業的工作做得再好也不過是一個百度,一個教書匠、手藝人。而在專業課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融入德育教育,則可以實現從一個講課的人變成一位真正的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
1.在課堂教學目標上突出體現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的要求
應該注重聯系學生思想實際,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形勢和中國特色,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引導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譬如說講述機械發展歷史,可以從古代的魯班造車故事著手,重點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自豪感,也可以把當今中國十大國之重器“天宮、蛟龍、國產航母、國產大飛機、高鐵……”有聲有色地融入課堂,用來培養學生主人翁意識,樹立愛國情懷、民族自豪感,引導學生對國家制造裝備、智能制造政策、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2.在課堂教學內容上,把德育思想、價值引領融入專業課及其實踐課程系列活動
譬如講述工業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知識時,可以結合學生感興趣的電影《普羅米修斯》《終結者》系列來向學生提問:“人工智能的意義價值在哪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是否能夠最終替換人類的體力腦力勞動?”“當人制造的機器具備意識時對于人類來說究竟是否是一件好事?”“工業4.0時代,你如何體現自己的價值,不被工業機器人取代自己的位置?”……從而引導學生思考一些在知識層面之上的個人價值、人生發展、人類未來等更高層面的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使命感、價值感、哲學辯證思維等綜合素質。
3.教學方法上要靈活運用各種形式,注意課程思政與專業知識點的無縫對接
充分利用多媒體課堂教學、微課視頻、實訓實驗及校企合作實踐環節等手段,達到“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的目的,注意潛移默化地樹立起學生正確的榮辱觀和職業操守。譬如在講授機械零部件設計的細節關鍵點時,我們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入各種工程事故案例:例如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爆炸事故、烏克蘭的切爾諾貝利事故、豐田召回門(這些案例的共同點均是因為一個小零件的設計失誤而造成的重大工程事故)……PPT可以重點展示各種災難事故后的現場圖片,給學生帶來觸目驚心的心靈震撼,用以說明“千里之提,潰于蟻穴”“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的現實意義,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職業操守,讓學生明白細節決定成敗的道理。進而還可以向學生強調“精益求精”“孜孜以求”“一絲不茍”的大國工匠精神,甘于在平凡崗位數十年如一日干出不平凡事業的“十年磨一劍”般的螺絲釘精神對于個人和社會的重要價值意義!
四、結語
一名合格的醫生,不僅要有醫術,更要有崇高的醫德。同樣,普通的專業課教師也是一名“醫生”,我們雖然沒有講授學生治病救人、拯救蒼生的醫術,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教授學生拼搏進取、樂觀向上、愛崗敬業、實干興國、無私奉獻等一系列優秀品質、道德情操方面的知識。無論從教師的思想認識上,還是從課程設計、教學考核與評價上,專業課堂教學都應重視專業知識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歷史使命和未來大勢,正確對待遠大理想和腳踏實地,正確對待個人價值與團結協作,正確對待大國重器與大國工匠,正確對待默默無聞與一舉成名,讓學生成為思想武裝到頭腦的、愛國敬業發自肺腑的、立志為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奮斗終身的新時代人才。
參考文獻:
[1]李艷,何勇,徐洋.高校機械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2018(28):231-232.
[2]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