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偉,楊娟
(1.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湖南長沙 410000;2.中南大學,湖南長沙 410000)
近年來,為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黨中央出臺了一系列的指導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堅持自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則”。朋輩教育作為引導當代大學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對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同輩和朋友之間的簡稱為“朋輩”,而所謂朋輩教育就是指同輩、朋輩之間的相互指導、相互監督、相互促進,其核心理念是朋輩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同輩的引導,促使受教育者實現“自我教育”。以朋輩教育為核心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有效提升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接受程度,實現學生之間的相互促進、共同成長[1]。
“朋輩教育” 這一理念最早形成于社會工作領域,是指有相同背景的人,因為某個目標在一起合作、分享,從而實現相應的發展目標的一種教育方法。“朋輩教育”目前在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被廣泛應用在預防性病方面的教育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大學生朋輩教育則是指,通過有計劃、有層次、有目的、有組織地讓學生相互分享工作、學習上的經驗,從而實現大學生的相互指導、相互促進,讓大學生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簡單來說,大學生朋輩就要模式就是通過發展一批高素質骨干學生,經過相應培訓輔導后,讓其以“朋輩”的身份,走進大學生群體,用他們的學習發展經驗來幫助其他學生解決生活、學習上存在的問題。
高等教育是在中等教育基礎上進行的專業教育、職業教育,是培養社會所需高級人才的主要教育活動,大學生作為我國未來社會人才隊伍的主要組成部分,其綜合素質、 專業水平直接決定了我國未來社會人才隊伍的質量。建設學生骨干隊伍,就能夠為社會培養出一批高素質人才,同時這些人才還能夠在校園中起到示范作用,起到一定社會輿論導向作用,這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來說有著重要意義[2]。
高等教育中的主體雖然是教師以及班主任,但是學生骨干同樣也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力量,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馬克思主義來武裝學生骨干隊伍,通過教育培訓以及實踐鍛煉來提高骨干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骨干在校園中起到一定的帶動作用。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學生骨干導向作用對于群體心理活動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通過學生骨干在校園中的積極引導、積極示范,就能夠有效減少大學生在行為、思想上出現的問題,從而起到維護高校穩定的效果。
校園文化的營造對于我國大學生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校園文化對于學生的教育效果是潛移默化的,不過校園文化的培育不僅僅體現在硬件建設上,同時也體現在人才的培育上,校園中的學生骨干,就能夠體現出高校辦學理念、辦學特色。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主要是通過政治課、政策課、日常管理等等渠道,但是這種理論、實踐分離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深入人心,思想政治知識內容也不能完全被學生吸收。通過學生骨干的正確示范,通過輿論引導以及行為引導,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其在學習、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受到學生骨干影響,從而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政治觀、價值觀。
學生骨干隊伍是大學校園中最富有生機、 活力的群體,是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生力軍,高校通過開展朋輩教育,能夠為大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寬廣的發展舞臺,在調動優秀學生積極性的同時,發展普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激發大學生在校園中的主人公意識,促使大學生積極加入到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來,從而實現大學生的自我加壓、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讓大學生通過骨干學生的示范,更好地認識自己、豐富自己、發展自己[3]。
學生骨干隊伍中的成員來源于廣大學生群體,這些學生有著相近的個性特征、生活習慣、生活經濟、興趣愛好,所以相較于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更容易產生共鳴。優秀學生骨干的發展經驗、成長教訓貼近大學生的生活實際,他們在發展中所形成的時代氣息、成長經歷以及成績,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以及上進心。通過“榜樣作用”,優秀朋輩教育群體能夠成為其他學生學習、成長的引導者。
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趨同性、相似性,讓朋輩教育呈現出較強的示范性以及吸引力,相較于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說教教育方式,朋輩教育方式的影響力必然更加強烈。在朋輩教育模式下,朋輩教育群體中的優秀學生通過利用學生之間的親近感,就能幫助其他學生更好地吸收和消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并且促使其自覺將思政理論轉化為內在行為規范。所以,朋輩教育模式能夠有效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彌補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之處。
朋輩教育群體中的學生骨干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在活動中相互分享生活、學習中遭遇的問題,然后共同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通過和他人的交流合作,不斷改變自身的觀念,調整自身的“三觀”。優秀骨干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向其他學生宣傳正確的思想理念,從而在學生群體中營造出良好的學習風氣。另外,優秀學生骨干還可以結合學生們的興趣愛好,組織開展各種課余活動,通過群體活動來提高學生對校園教育的認可度,進而讓學生群體的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
對于大一新生來說,高等教育環境和中等教育環境有著極大不同,為了避免學生的“不適應”影響其學習,就需要通過朋輩教育來引導大一新生快速適應角色轉變。優秀學生骨干可以以“朋輩”的形式,走進學生的學習中、生活中,親身為新生講解學校中的注意事項以及生活方式,從而讓大一新生快速適應環境的變化,做到自我調整,建立起應有的自我管理意識以及自我發展意識。
學生和學生之間更容易實現平等交流,作為朋輩,學生們的年齡差距相差不大,并且有著相似的經歷和學習歷程,其思想觀念有著諸多相似之處,學生和學生的交流會更加密切。學生骨干要積極了解學生在生活、學習方面的需求,站在自己的角度,給學生提供極具參考價值的建議,從而讓學生能夠自主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讓其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高。
大學生即將走入社會,逐漸開始承擔以往不曾有過的責任、 壓力,同時大學生也在積極尋求社會認同感,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生就極其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引導,從而產生思想、行為上的偏差。對此,就需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來引導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但是,教師、學生之間始終存在著一定“代溝”,思想政治教學內容經常被大學生所忽視,對此就要應用朋輩教育模式,讓優秀學生骨干加入學生教育隊伍。比如,可在班級中設置“班主任助手”這一職位,讓優秀學生骨干協同教師開展班級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結合學生和學生之間趨同心理,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就能得以提升。
將大學生心理健康咨詢中心作為平臺,有針對性地對優秀大學生骨干進行培訓,讓其掌握一定的心理輔導技巧。這部分學生就能夠結合自身的學習經驗、成長經驗、生活經驗,幫助其他學生解決心理上的問題。有一般心理問題的學生,這些優秀的大學生就可直接對其進行輔導,如果其他學生的心理問題較為嚴重,那么也可將其引導至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或者心理健康教師處解決問題。
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在不斷增強,在應對一些復雜問題時,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所以教師的教學活動偶爾會引發學生的抵觸情緒。而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更為密切,二者的思想價值觀更相近,在朋輩教育模式下,學生更容易接受骨干學生所傳遞的教育思想,能夠坦誠的將自身內心想法表達出來,學生骨干就可結合自身的經驗,幫助其他學生解決困惑以及難題,從而讓其他學生能夠以更健康的狀態投入到學習、生活中。
針對當前在校大學生缺乏規劃意識、 就業能力差等等問題,可結合朋輩教育模式,讓骨干學生充當職業規劃輔導員,通過結合其自身經歷來幫助其他學生規劃未來發展方向,解決在就業方面存在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將“朋輩教育”作為主題,構建學生職業發展活動,在活動通過骨干學生的引導,促使其他學生發現自身的長處,改正自身存在的缺點。
綜上所述,以學生骨干隊伍建設為核心的朋輩教育模式,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學生成長學習的必然選擇,通過朋輩教育模式,能夠讓骨干學生隊伍充分發揮“示范作用”,幫助其他學生解決生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其創造出良好的校園環境,并且還能有效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激發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