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耀萍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廣州 510430)
在互聯網的發展影響下,跨境電商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現已成為對外貿易進出口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在2015年的時候,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增長速度達到了30%,占據總體出口貿易額的15%,且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下,跨境電子商務將會實現更長遠的發展。高職商務英語教學致力于培養面向國際的對外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基于互聯網的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使社會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高職商務英語教育發展,在跨境電商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需要相關人員積極思考怎樣優化基于跨境電商的高職商務英語教學。
跨境電商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借助電子商務平臺而達成的交易和各項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來送達商品,完成最終交易的國際商業活動。
在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下,以往單純的國際貿易方向的英語專業應用人才已經不再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加上我國和國際上其他國家往來的增多,社會對跨境電子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特別是對國際貿易專業、電子商務專業、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同時,根據企業發展規模的不同,小企業對跨境電商的人才需求較多,特別是需要專科人才;中型和大型企業則是對專業型人才有著較高的需求。從總體上來看,大多數的企業一般要求跨境電商人才是復合學科人才,即跨境電商企業人才崗位需求比例分配為:專業素質占據61%、技術崗位占據23%、管理崗位占據16%,由此可以證明當前企業發展往往需要大量具有實踐操作能力的跨境電商業務人員。
伴隨國內外出口貿易的增加和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高職院校對外貿易人才培養面臨全新的挑戰,高職院校商務英語人才培養在教育教學目標的確定、 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選擇、 教學模式的確定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不適應的問題,使得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不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
雙師型隊伍的打造是新時代背景下高職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對提升高職商務英語教學成效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但是從當前商務英語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商務英語專業教師大多由英語專業教師和商務專業教師共同組成,這些教師的商務知識和專業英語水平以及實踐經驗有待提升。
高職院校教育的目標是全面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結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這一目標要求,高職院校商務專業課程的安排也要以提升學生商務英語應用能力為主,但是從當前高職商務英語教學情況來看,課堂教學大多注重訓練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忽視了對學生商務處理和英語知識應用的培養,使得英語語言教學和商務屬性相脫離,最終培養出的人才難以滿足社會和企業發展需要。
一些高職院校在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雖然能夠積極和跨境電商進行合作,但是受設備、地域、商業機密等因素的限制,大多數的企業并沒有完全讓學生參與到和電商的合作,學校和企業對校企合作關注度不夠,使得學生實際參與跨境電商運營的實踐教學效果不理想。
根據對企業和學校商務英語教學實際情況的反饋將跨境電商運作的流程調整為: 企業在跨境電商平臺上發布和產品相關的一系列信息,讓用戶能夠自主瀏覽、選購下單,完成產品支付。在用戶選購完產品之后,跨境電商企業將最終訂購的產品交付給物流企業進行運輸,最終到達用戶的手中。通過對跨境電商發展對商務英語人才需求的分析,將高職院校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目標調整為培養具有扎實商務英語應用能力、 了解電子商務技能和外貿進出口知識、 熟練應用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復合型人才。
基于跨境電商發展要求的商務英語課程設置要以實用性、專業性和應用性為主,具體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跨境電商英語課程。在高職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達到一定標準之后,將英語教學和電子商務結合在一起,即將英語語言知識、文化知識、交流技能等和計算機網絡知識、 電子商務平臺運作等結合在一起。第二,跨境電子商務課程。跨境電子商務課程是一門實踐類課程,一般在校內實踐基地開展,教學目標是讓商務英語專業學生了解跨境電子商務的政策、規定和基本操作等。第三,跨境網絡營銷課程。跨境網絡營銷課程包含網絡營銷內容概述、網絡市場調研、網絡推廣、新媒體營銷、視覺營銷等,目的是能夠提升學生網絡營銷操作能力。第四,《跨文化交際》課程的開設。《跨文化交際》課程的開設主要是向學生介紹各個跨境電商平臺消費者所在國家的消費習慣、 文化傳統和宗教習俗等內容,從而幫助賣家能夠精準定位市場營銷。通過《跨文化交際》課程的開設能夠幫助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更好地了解跨境電商平臺消費者所在國家的文化、消費習慣、飲食習慣等。
跨境電子商務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想要提升該專業的教學成效需要強化實訓教學。校企合作是職業院校和社會主義經濟市場接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以及為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應用人才的重要方式,目的是能夠讓學生將學校所學的商務英語知識和市場營銷結合在一起,懂得利用所學英語知識開展一系列跨境電商服務交流。一方面,學校要以現有教師、學生和實訓基地為基本載體,積極引進外貿企業,打造校內生產性跨境電商實訓基地,從而更好地發揮出企業技術產品優勢和學校場地、設備優勢,通過校中廠的建設強化學校和企業的聯系,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學生跨境電商平臺的運營操作能力,提升學生和客戶交流的技巧。另一個方面,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打造校外實訓基地。學校在進行多方面考察的基礎上實施訂單人才培養,并和企業簽訂實習協議,學生在學校完成兩年基礎知識學習之后,在第三年可以直接進入到企業中進行頂崗實習,同時,企業還需要安排高素質的技術人員來指導學生的實習,在學生實習結束之后,學生和實習企業進行雙向選擇,實現學校教育和企業發展的無縫對接。
經過調查發現,當前大多數企業應用的跨境電商平臺包含阿里巴巴國際站、速賣通、敦煌網等,這些平臺運行操作的基本方式是注冊、登陸、會員費用繳納、產品發布等。其中,從事小額貿易的主要平臺是B2C平臺,為此,教師可以根據跨境電商企業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要求,將教學內容分為B2C 以及C2C 項目,通過項目化教學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面向跨境電商發展的高職商務英語教學對教師的個人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僅要求他們擁有超強的英語教學能力,而且還要求這些教師能夠以更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實踐學習中。為此,在廣泛凝聚多方力量的情況下,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在學院的支持下成立了專門指導委員會,聘請專家協助學院開展高職商務英語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商務英語教師教學水平。另外,校內商務英語專業教師還可以在假期期間和企業業務人員開展互動交流,到各個企業進行定崗實習,以商務英語教師和指導教師的雙重身份參與到頂崗實習中,提升自己勝任跨境電商和其他綜合課程教學工作的能力。
綜上所述,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促使跨境電商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空間,但是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跨境電商人才缺乏、 社會對跨境電商人才要求的提升在某種程度上制約著該行業的發展,結合跨境電商運營人才的培養要求,商務英語專業教育需要對原有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進行革新,通過教材創新、教學模式革新、校企合作、教師隊伍優化等方面思考怎樣進一步優化面向跨境電商發展的高職商務英語教學,從而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