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傳美
(棗莊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山東棗莊 277100)
當前的教育過于強調應試能力,從而會忽略學生的德育。在這個大環境下,使得學生在十幾年的學習生涯中,一直側重于學習能力的發展,而沒有對心理健康有足夠的重視。當學生逐漸成長直至接觸到社會的時候,面臨的問題將不再只是學習,還有人際交往和社會上方方面面的問題,缺乏德育教育從而缺乏對生命安全的重視,使得學生在面臨人生中的挫折的時候,不知道怎么樣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會使得一部分心理脆弱的學生,采取消極的處理方式。
生命觀教育的缺失已經成為阻礙和諧社會構建進程中的不和諧因素,生命觀教育是和諧社會構建的必然要求,正確生命觀的教育與社會的和諧發展有著直接的聯系,同時和諧社會的構建,也有利于生命觀教育的進行。
在當前時代發展的最佳時期,女大學生在接觸到社會之后,可能會發現預期與現實存在很大的差異。自己懷揣的遠大理想難以實現,在求職、工作中遇到很多與預期不符的挫折。
一些學生在遇到人際交往之間的問題、而有自殺、傷害他人的現象,教育對一個人的作用,不應是僅僅教授其技能、傳授其知識,還應該關注到一個人的心理發展,使其具備適應環境的能力,在遇到困難、挫折時可以正確的處理問題,用積極的眼光看待問題,如果現狀不佳,就采取積極的措施去改變現狀、調整心態。
女大學生是時代的驕子,是女性群體中優秀的存在。她們整體上積極向上、努力學習、有自己的思想和抱負。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還有一些不和諧的存在,因為一些女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較差,比較脆弱,自我生命意識薄弱等心理問題,并因其感性思維,致使女大學生在面臨挫折時,漠視生命的價值、不計較后果、不考慮他人感受,采取一些極端的方式來使得自己尋求一種解脫或者做出傷害他人生命安全的事情。
教育對一個人的意義,是培養一個具備完善人格的人,不僅是具備生存的技能,還要求學生擁有完善的人格,具備正確的三觀,有最基本的生命意識,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教育應該使得她們具有熱愛自己生命,尊重別人生命的意識,順利地完成成長期,成為一個具備完善人格的人,不僅擁有生存的技能,還擁有正確處理事情、面對挫折的能力。
女大學生處于人生成長中的關鍵時期,她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掌握了必備的技能,但是在校園與社會的接軌階段,她們在生活和學習上還有很多困惑。期望與現實的差距讓她們對生活有很多的不解,這個時期,她們很容易產生思想上的問題,思想的問題影響著女大學生三觀的形成、 直接決定著一個人的發展方向,嚴重的思想問題還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現階段,很多高校都對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引起了重視,開展了相關的課程對其進行思想教育,并定期開展心理調查活動,設置了心理咨詢中心,來幫助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教育工作者應該換位思考,站在女大學生的角度來考慮她們的需求,來真真切切地為女大學生的生命安全考慮,傳授給她們相關的生命價值理念,讓她們深刻認識到生命的價值,體會生命的意義。幫助女大學生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有人格獨立意識。
通過以生命的存在意義、對生命的關愛程度、生命的價值為主題對高校的女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得出當代女大學生生命觀的現狀。
(1)對生命的思考。
調查結果得知,經常思考生命的人數占百分之三十九左右,偶爾思考的人數占百分之五十八左右,而幾乎不思考的人數占百分之三點四左右,由此可見,女性作為感性的存在,多數人會對生命進行思考。
(2)生命的意義。
關于女大學生如何理解生命的意義,樣本調查數據現實,約百分之七十六的參與調查活動的人認為自己的生命對父母、親友、社會都有重要的意義。這個結果表明,多數女大學生對待生命的意義有最基本并且正確的認識。
而剩下的一部分參與調查活動的女大學生為什么不認為自己生命是重要的呢? 是因為她們的認識存在偏差還是她們認為生命本就不重要。對此,調查人員從她們的身心狀況進行了分析。
調查結果現實,這一部分人群中,有百分之二十三左右的人并未認真思考過自己的存在對父母、親友、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其原因在于傳統的男尊女卑觀念的影響,即家庭因素對女大學生思想觀念的影響。若女大學生處于重男輕女的家庭環境中,從小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對女大學生理解生命的意義有較為明顯的影響。
(3)自殺和輕生念頭。
大部分的女大學生能夠意識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但是她們在面對自身的困難的時候,對待生命的重視程度仍然不夠理想。
調查結果顯示,百分之六十五左右的女大學生能夠意識到輕生行為是對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對他人不負責的表現,處理問題時不應采取這種極端的行為,但是百分之十二左右的女大學生認為,生命所有權屬于自己,自己擁有權力如何處置自己的生命,百分之十六左右的女大學生沒有過輕生念頭,百分之二點三左右的女大學生起過自殺的念頭。這些數據表明了她們內心的迷茫,對自己面臨的挫折和困難不能獨立解決,遇到困難就選擇逃避,甚至采取極端的處理方式,這些都是女大學生對生命教育缺乏的表現。
根據調查結果得出,造成女大學生對生命輕視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學習、就業壓力大;
(2)感情上遇到挫折;
(3)人際關系處理不好;
(4)家庭經濟狀況;
(5)沒有正確的人生觀。
由此可見,女大學生在主流上的生命觀是積極向上的,她們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具有理性思考問題的能力。但是她們在面對挫折時,可能因為性格原因,和處理問題正確方法的缺乏,會產生一些消極的想法,這就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對其進行積極的生命安全的教育,促使女大學生完善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造成女大學生輕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確處理失戀問題。大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已經接近成人,有了情感需求。一些女大學生處于相信感情、填補空虛等多方面原因,開始了戀愛,但是在戀愛中的女大學生,因其情感豐富、內心細膩的特點,使其在戀愛關系中更容易受到傷害,一些女生還沒有形成正確的戀愛觀,這就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正確引導。
因為國家政策的實施,當代的學生很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受到的寵愛使得她們的性格任性、 內心脆弱,逃避苦難。這種環境下使得她們養成一種極度隨性的性格,當她們面對挫折時,就采取一種自我毀滅的做法,尋求一種所謂的解脫。對此,家庭、學校、社會要增強女大學生的生命安全意識,讓她們明確生命的存在是最重要的。對女大學生生命意識增強的主要內容如下:
(1)強化女大學生的生命存在意識;
(2)培養女大學生的生命關愛意識;
(3)激發出女大學生的生命價值意識。
(1)家庭重視。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家庭的教育影響著孩子一生的發展,父母與子女的關系最為密切,家長對孩子的生命教育應該擔起首要的責任。
(2)學校主動。
學校作為教育的主要場所,對學生的教育是系統、完善的,學校應該開展相關生命觀教育的講座,例如“女大學生正確戀愛觀”的講座,“女大學生網絡自我保護”講座,讓女大學生掌握正確處理事情的方法。
(3)社會聯動。
生命觀教育在家庭和學校的共同重視和正確引導之下,社會也要重視人文關懷。在社會上為女大學生營造出一個生命關懷的環境。
(1)理論教育。。
學校要開展有關生命觀教育的課程,來幫助學生掌握生命安全的理論知識。
(2)實踐教育。
學校和社會可以共同開展相關實踐活動,例如讓學生觀看熱愛生命題材的電影,讓學生學習以往的大學生輕生的事件等活動,來促使學生深刻體會到生命的價值。
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對生命有足夠的尊重和重視,女大學生群體的發展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對其的教育要是完整的,不僅對其技能有足夠的培訓,還要使其具備完善的人格,有足夠的心理素質來面對困難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