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瑜,趙紫賢
(北海市衛生學校,廣西北海 536000)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6年8月在召開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主席的話高度闡述了健康對于民族發展、事業騰飛的重要性。學校體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全面素質教育的有力渠道。學生的體質健康關乎著整個民族與社會健康的未來,但歷年來學生的體質體能都在走下降的趨勢,尤其是職業院校的學生,中職護理專業的學生體能素質也在下降之列。學校體育教學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結合地方環境氣候的變化,提高在校護生的體能素質已成為當前的重要課題。良好的體能是保護自身不受長期勞作而帶來的各種職業病害。同時正面提升護士職業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以及滿足感。
《體育與健康》一書中指出,體能又稱體適能,主要通過體育鍛煉而獲得,保持良好的體能可以使我們增進健康,精力旺盛,生活更美好,壽命更長,生命更有質量。體適能, 是在先天遺傳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 身體對外界的適應能力, 包括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運動素質三部分。
職業體能是與職業(勞動)有關的身體素質以及在不良勞動環境條件的耐受力和適應能力, 是經過特定的工作能力分析后所需具備的身體活動能力[1]。
不同專業的崗位有著不同的崗位姿態,從崗位姿態上可分為四類:分別是靜態坐姿類、靜態站姿類、流動變姿類、工廠操作類等。其中流動變姿類一般需來回走動,無固定姿勢,腦力與體力相結合,活動時全身關節、骨骼、肌肉都要參與,腰背和下肢承受較大工作負荷[2]。護士崗位屬于流動變姿類的崗位體態,它的特征具備了來回走動,無固定姿勢,腦力與體力結合等特點,對全身關節、骨骼、肌肉的參與程度較大,腰腿的負荷也較大。
北部灣地區屬廣西南面,地處亞熱帶地區,靠近北部灣海域,常年平均溫度在23℃左右, 極端最高溫度37.1℃,極端最低溫度2℃。年平均降雨量1670mm。年平均日照時數2009h,年平均太陽總輻射111Kcal/cm2。在這樣的氣候環境條件下,北部灣地區的護士體能消耗極大,體能需求也相對較高,高溫勞作下的耐受能力要求更高。潮濕空氣中長期站立或往返時關節耐受能力,日照時間過長影響護士在工作的注意力,溫差的變化過大對護士體感適應能力要求也是很高的。除此以外,在崗護士在這樣的氣候環境下勞作,往返行走多、下肢負擔重,有時需長時間站立或躬身操作。易患脛骨骨膜炎,膝、踝關節易損傷,腰肌易勞損,下肢易腫脹淤血,患下肢靜脈曲張及心血管等疾病[3]。因此對關節的靈敏度,對腰腹力量的承受力要求也是較高的。除此以外,高溫濕熱下中暑現象時有發生,增加高溫濕熱下的體能的耐受力,是南方地區護士必要提高的體能素質。
筆者對北部灣地區部分醫院的在崗護士30 人進行了隨機的電話采訪。在崗位中感覺勞動強度大,身體隨著年齡的增加越來越頻繁出現疲勞、 肌肉關節勞損等現象較為普遍。其中腰、腿、膝關節、肩關節、頸椎是她們認為最容易出現疲勞和不適的身體部位。部分中青年護士在長期夜班的工作中患上了神經衰弱、失眠、心悸等慢性疾病。她們中百分百的人都明白參加體育活動對緩解身體疲勞和對身心都有益處,同時也了解對于崗位工作的勝任是有意義的。但能堅持鍛煉的人只有10%左右。平時不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占60%以上,偶爾參加鍛煉的人有30%??梢姡瑓⒓庸ぷ饕院?,由于很多在崗護士都組織了自己的家庭,在兼顧工作和家庭的雙重責任下,很多人都無法堅持體育運動。因此,在崗護士的體能健康是令人擔憂的。體能素質的下降和受損直接影響了崗位工作完成的質量,同時影響護士對工作生活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護士崗位體能獲得與在校護生原有的體能狀態以及她們堅持身體鍛煉的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護生實習階段的體能良好很大程度影響她們對實習工作任務的勝任度,良好的體能同時滿足她們對工作量的自信。為此筆者對2014 級實習歸來的護生進行問卷調查并做了總結(如表1所示)。發出問卷300 份,回收288 份,有效287 份,287 份有效問卷中,認為實習過程中累和很累的人占94%,感覺不累的只占6%。在實習中感覺到累能通過各種方式調整勞累的人占71%,不能通過有效方式調整勞累的占29%。認識到體能素質的提高、 體育鍛煉知識的獲得以及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會影響你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的占51%,認為不會影響的占33%,認為不一定影響的占16%。認為在校生應該加強體能素質的提高占93%,認為不該的占7%。湖北黃艷紅等在《高職高專護生課外體育鍛煉現狀的研究》調查結論:護生認為體育鍛煉對人一生的發展及身體健康很重要的分別占86.4%,71.1%,說明絕大部分護生能夠清楚地認識到體育鍛煉對人的增強體質、促進心理健康、娛樂休閑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4]。
人類體能的獲得來源廣泛,有的是在生產勞動中,有的在體育鍛煉中,有的是在合理的飲食和休養生息中,但都離不開勞逸結合,合理的鍛煉[5]。職業體能的獲得是在長期的職業崗位上良好的職業學習勞動中獲得。但如果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與職業特點相關聯的體育鍛煉, 則會迅速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職業體能,而使職業體能的獲得大走捷徑?!敖K生體育”是今后所有行業職業體能獲得和高品質生活獲得的前提。“終身體育”也就是“終身娛樂”和“終生健康”的保障。從(表1)中可以看到51%的人都能認知體育鍛煉對今后體能的影響,71%的人明白體育運動有效緩解工作中的疲勞。但堅持鍛煉,終生持續鍛煉的人不多。也就是認識是有的,但付之行動的人少之又少。
針對北部灣地區濕熱高溫氣候的特征,護生在校最應提高的是重復操作工作中的耐高溫的耐受力,以及在繁重工作中頸部、腰部、下肢的抗壓能力。
4.1.1 立足于護理職業的特點
在體育教學中結合護理職業需要的體能素質進行針對性的體育教學,滿足護士體能素質更適應未來崗位的需求。引用健身房的體能素質訓練方法,在耐力訓練中注意室內外的溫度濕度的影響,高溫下的耐力訓練次數及強度。
4.1.2 注意提高身體的柔韌性、關節的靈敏性
組織學生課余的體育運動,讓學生在身體素質提高的同時具備個人的體育運動愛好和體育特長。再次,針對護理專業可以增加護生體能比賽,護生職業形象禮儀比賽等,同時通過體育社團、運動隊訓練、體育活動周形式等滿足更多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要求。
4.1.3 個體層面呼吁、宣傳職業體能素質對于護生的發展的重要性以及緊迫性
以開展講座、增加理論課程宣講等方式,提高護生自身的職業體能認識、 理解和迫切獲得較好體能的愿望,確保職業體能課程順利開展及延續。
護士體能素質的提高不只是體育教師或者護生個人單方面需求的個人問題,它應引起學校、用人單位以及整個社會關注和重視,只有把問題提高到了社會高度的層面,讓更多的人關注和重視護士的體能發展和提高,才能更有效更切實地提高護士的體能。
環境因素是影響體能消耗的一個重要因素,如南北氣候的差異,日照時間、高溫、濕度差異等環境因素,結合這些因素進行護生體能訓練,將事半功倍提高護生的體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