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仕洲
2018年以來,柑桔產業在各級政府和部門的重視支持下,抓住扶貧攻堅,農業產業化開發等機遇,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柑橘目前成為全鎮第一大經濟產業。
一、產業發展及產業鏈現狀
全鎮海拔600公尺以下,23個自然村, 栽培面積達到3.2萬畝,其主要品種為:臍橙、碰柑。全鎮現在發展柑桔專業合作社150多家,新建柑橘10300畝。官渡口鎮是個柑橘大鎮,原有柑橘面積2萬多畝,2019年按照縣委縣政府及鎮黨委的大力發展產業,助推精準扶貧工作的要求,又引進柑橘品種七個,其中:倫晚3480畝、沃柑430畝、紅肉臍橙2935畝、早熟蜜柑350畝、椪柑650畝、紐荷爾1500畝、貢水白油650畝,涉及19個村(社區)共計10300畝,并新注冊了“四季棚柑”、“綠燁林”品牌,擁有一批柑桔管理技術人員。
二、產業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效益低,影響了果農管理柑桔的積極性,由于無核碰柑座果、穩果率低。大多數果農沒有掌握科學施肥、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保花保果等常規管理技術,少部分果農存在嚴重失管。
2.資金短缺,產業發展舉步艱難。柑桔種植是一個周期長、高投入、見效慢的產業,由于勞動力價格,生產資料價格上漲,農業生產成本上升,棄農經商,外出打工增多,缺乏管理技術員。
3.病蟲害給柑桔產業發展構成威脅,柑桔紅蜘蛛、花蕾蛆、葉甲、大實蠅等病蟲危害相當嚴重。近幾年,由于全年積溫高,溫差小,造成病蟲猖獗。
4.果品銷售流通不暢,我鎮柑橘生產經營方式仍以農戶小面積種植經營為主,缺乏能夠把果農組織起來的流通合作組織和具有流通實力的果品企業。
5.產后商品化處理率低下,一是我縣大多數果農仍然沿用過去的“賣青山”、統貨鮮銷等落后的銷售方式,果品幾乎沒有進行商品化處理直接投放市場, 二是由于缺乏商品化處理的設備和技術,我鎮柑桔主產區幾乎60%的果品都是由外地商販在本地或運往銷售地后再重新進行清洗、打蠟、分級、包裝等商品化處理,其銷售價格是農戶收購價的2-3倍,有的甚至高達10倍。
6.品牌建設力度不夠,一是真正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由于缺乏市場運作經驗和完整的產業化體系作保障,最終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品牌效應。
7.苗木繁育體系不健全,全鎮沒有一家正規的育苗機構,大多從外地調運,加上廣大果農對優新品種、優質苗木的認識不夠,苗木的生產、調運缺乏統一規范,管理混亂,亂調亂繁現象十分普遍,制約了全鎮柑桔生產健康有序發展。
8.實用生產栽培技術普及率低,由于近幾年市場行情波動幅度較大,許多青壯年棄園外出打工或經商,導致勞動力成本逐年不斷提高,留守農戶為節約生產成本而采取粗放管理。加上農戶的科學文化素質整體較低,導致新技術、新成果難以在生產中運用推廣。
9.政策性資金投入十分有限,我鎮大部分柑桔都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栽種,只有少部分果園是通過扶貧開發等方式建立起來的。由于財政困難,政府的引導性投入只能作示范,難以通過以補代獎或直補業主的方式帶動基地的開發。
10.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果農缺乏與專業合作社之間的聯系,未形成規范、完善的服務體系。
三、解決問題辦法和建議
1.建立健全機制,優化柑桔管理。政府要將柑桔管理性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進一步優化柑桔、資金投入,風險防控、價格形成、利益分配、工作激勵等機制,建立健全柑桔產業發展合作組織,加快形成一套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機制。
2.對座果、穩果率低的樹,進行品種更換,科學制定本鎮適栽品種,充分發揮地理優勢。
3.搞好技術培訓。建立一套合理的培訓機制,包括柑桔物候期管理,培訓人員、培訓機構等。
4.加強果園基礎設施建設,結合三峽庫區后續管理規劃(果園機耕道建設),建設果園道路、果園引水工程,提升管理水平,降低勞動強度。
5.強化采后商品化處理,計劃現代化柑桔包裝線一條,柑桔保鮮貯藏,引進打蠟生產線,從而提高果品檔次。
6.政府重視,堅定發展柑桔的信心和決心
當前我鎮農村普遍都不算很富裕,但真正先富起來的還是那些搞土地流轉來發展柑桔的規模種植戶和大戶。柑桔生產已成為目前官渡口鎮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是建設新農村、實現農民致富奔小康的現存好項目。只要群眾基礎好,生產積極性高,只需在品種、品質、品牌上下功夫,就一定能抓好柑桔產業,做出成效。因此,黨委政府一定要把柑桔生產作為振興官渡農村經濟的重頭戲來做,把柑桔當作支柱產業來抓,高瞻遠矚,真抓實干,將柑桔產業培育成加速本鎮經濟發展最具潛力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7.注重特色,調優品種結構
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要考慮生產發展的適應性、市場需求的風險性和產業效益可持續性,既要突出地方良種的主導地位,又要具有地方特色優勢。總體目標是面積穩定在3萬畝左右,通過調整品種,形成以椪柑、紅肉、倫晚臍橙為主、品種多元化的產業布局。
(1)椪柑:現種植面積為1.3萬畝,因不適宜加工,不耐貯藏,鮮銷效益差,只有通過貯藏后才能提高果品售價。加上周邊鄉鎮規模大,銷售收入效益并不可觀,因此不宜再發展,建議適當品改一些其它品種。
(2)臍橙:我縣的溫、光、熱等自然資源條件較好,很適合大量種植一些臍橙。加上我鎮臍橙沒有規模,種植所要求的技術水平和椪柑沒有太大差別,有較耐貯藏,只是不少農戶不了解市場行情,因此應該大張旗鼓地宣傳動員發展栽種。
(3)早熟蜜柑、沃柑、貢水白油等特色品種:由于發展剛起步,物以稀為貴,種植面積小,目前還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發展前景看好,可因地制宜適當發展。
8.加大力度,推進產業基地建設
按照鮮銷加工皆宜的發展思路,新建與改建相結合,合理布局鮮食、加工果園基地,實現柑桔種植規模化、生產專業化、經營集約化,為柑桔產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重點抓好西壤口、東坡標準園片區為主的基地建設,突出主導品種發展地位。①政府從財政支農資金中切塊,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專門用于扶持柑桔產業基地開發,加大對種植大戶和專業合作社給予直接補貼或以獎代補。 ②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拓寬融資渠道,大力吸引外來資本和社會閑散資本投入柑桔產業。③設立獎勵機制,制定獎勵措施,對基地開發、示范引導作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實施獎勵。
9.加大投入,改善產業生產條件,提高生產能力
我鎮大部分果園處于“靠天收”狀態,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很弱。為此,政府盡可能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移民后期扶持、生態環境建設等項目資金 “打捆”,用于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加快以灌溉為中心的果園基礎設施建設,確保旱澇保收。盡可能利用現有的山、水、園、林、路自然條件,保留池、塘、庫和成塊的林地等水土保持系統,增加必要的水土保持和電力設施,確保柑桔生產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