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
摘 要:文章探討了農技推廣和農業種植業的關系,并研究農技推廣對其的推動作用,最后分析如何開展農技推廣工作。
關鍵詞:農技推廣;農業種植業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種植業是我國傳統產業,而因為技術的限制,過去的農業種植業受氣候、地域等自然條件的影響較大,導致地區之間農業種植業發展不平衡,總體形勢不容樂觀。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農業技術的應用對于農業種植業發展帶來較多的優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自然條件對于農業種植業的約束力,進而提升農業種植業的生產效率,推動農業發展。本次研究就針對農技推廣和農業種植業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
一、 農技推廣和農業種植業的關系
改革開放初期,解決社會上的溫飽問題,提高糧食產量,是農業發展的重點目標。但是隨著社會進程的不斷加快,新農村建設的不斷進步,農業種植業發展出現很大的改變,同時農業技術推廣方式和內容出現很大變化。在市場經濟背景下,農業技術的咨詢、發展和教育等,都屬于農技推廣內容,并對現代化的農業種植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推動農技推廣工作的開展,可以促進農業種植業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并提升農民的經濟收入。比如借助先進的高產栽培技術種植小麥、水稻等作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產量,配合肥料配方實驗等,進行科學的肥料配比,提高利用率,可以提高作物產量,進而提升農業種植業的效率和收益。
二、 農業技術對種植業的推動作用
1.提升種植生產質量和效率。農業種植業發展過程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種植質量和效率,尤其是我國雖然是農業大國,但人口基數的影響使得人均種植面積較小。為了滿足海量人口的糧食需求,需要提高人均種植效率,這是農業發展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而農業技術水平的提升和先進技術的研發,對于提升種植產量和效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借助高效的農業技術,針對種植過程中影響產量的各個因素,提供高效的方法和處理措施,從而提高種植產量和效率。比如雜交水稻的出現。
2.調整種植業產業結構。新時期,人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在這個形式下,人們對于農業產品的需求更加豐富,從對產量的需求逐漸轉變成對質量和口味的需求。在我國相當一部分區域,農業種植業呈現出“一條龍”式的發展趨勢,記載農作物種植和生產過程中,打造知名品牌-擴大生產規模-加工包裝-運輸-銷售等,滿足了人們對于反季節農作物的需求,同時也滿足了對于各個地區特色農作物的需求。這種發展模式促進了種植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增加了種植戶的收入。而這個目標的實現,離不開農業技術的支持,比如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大棚蔬菜技術等。
3.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農業是支柱型產業,也是保證人們生產生活的基本保障。而新時期,傳統農業發展模式已逐漸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需要發展現代化農業。這一方面是因為機械化的生產方式提高了種植業的生產效率,另一方面是因為農業種植業的現代化產業信息符合市場特色,是農業發展的必然途徑,也是新時期進行鄉村振興戰略的手段之一。另外,農業技術對于農民素質的提升,培養新型農民等方面,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實施農業技術推廣的有效策略
1.創新農技推廣理念。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的進步,現代農業種植業逐漸朝向市場化、規模化、產業化與自動化方向發展。因此進行農技推廣,需要創新理念,根據現代農業的特點,提出針對性更強的推廣內容,根據不同地區的種植業發展情況,提出各自適應的推廣內容,提高農民的參與度以及推廣深度。需要注意的是,因為不同地區的農業發展情況不一致,所以要依據不同農業種植業區域的自然條件和產業布局進行農技推廣,重點突出種植業的最新技術,組織多樣化的種植業技術普及和示范活動,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建立示范區和示范基地,讓種植戶親自體驗先進技術帶來的優勢,從而認可先進技術。另外,推廣人員還需要經常下基層了解種植戶需求什么種類的技術,比如式栽培技術、育苗技術、施肥技術等,然后進行針對性的推廣和教學,滿足農業種植的需求。
2.完善農技推廣機制。完善農技推廣部門建設,綜合推廣職能的實現,構建高水平、專業化的農技推廣隊伍;增加資金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整合農技推廣資源;完善考核和評價制度,將具體的推廣成效與技術人員的績效相掛鉤,提高他們的積極性;積極與其他部門合作,尤其是農技研發單位,掌握最先進的技術。加強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尤其是新媒體技術,建立統一的農技推廣平臺,包含各類農技種類和地區、作物等,實現地區之間的信息共享,提供農業種植業信息服務、評估服務與技術產權交易等各項服務,加強各地農業種植業發展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推廣人員利用平臺進行種植技術的指導,聯系種植戶,發布農產品供需信息和價格信息等,實現農技的有效推廣。另外,相關部門還可以組織種植戶建立種植互助會,推動種植戶之間的交流,尤其是種植同一類作物的種植戶,組織他們定期交流,探討各自的種植經驗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思維上的交流,啟發思路,盡量避免種植風險的出現。
3.強化農技推廣隊伍建設。農技推廣人員的素質、知識水平、業務能力對于農技推廣工作的開展有直接影響,因此地方政府需要打造優秀的農技推廣隊伍,根據本地區農業種植業發展狀況以及農技推廣情況,合理安排農技推廣崗位,合理擬定崗位要求,招收高水平的專業人士,爭取每個區域都有專業的農技推廣人員;制定優厚的工資待遇,吸引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入職,并做好崗前培訓;定期進行農技培訓、農技推廣知識學習、素質教育等培訓活動,提高推廣人員的素質水平;將具體的農技推廣工作落實到個人,以將工作具體內容落實到實處。
四、結語
新時期,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使得先進的農業技術的應用更加廣泛,并對農業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在這個過程中,離不開農技推廣工作的開展,農技推廣對于提升農業種植業的產量和效率有重要作用。因此相關部門和農民要認識到農技的作用和地位,認識到農技推廣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強化農技推廣工作。
參考文獻:
[1]張立榮.農業技術推廣對提升農業種植業的作用分析[J].吉林農業:上半月,2018,(11):53.
[2]劉園子.創新農技推廣方式促進農業產業發展[J].江西農業,2019,(1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