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矛
摘 要:北方地區水稻一年一熟,對農戶的收入造成影響極大,所以要確保病蟲害不會大規模爆發,以保障農戶的經濟收益保持較高。基于對北方地區水稻病蟲害類型的分析,本文建成了針對北方地區水稻的病蟲害綜合防治體系,以防止病蟲害大規模爆發對農戶造成重大經濟財產損失。
關鍵詞:北方地區;水稻種植;病蟲害防治
北方地區的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中,要分析當前水稻生長過程中是否容易出現相應的病蟲害類型,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建成綜合性的防治體系,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病蟲害綜合防治體系中包括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兩個階段,所以要通過建成綜合防治預案防止病蟲害大規模爆發。
一、北方地區水稻病蟲害的常見類型
1.水稻病害
(1)生理性病害。生理性病害是指在環境作用下,導致水稻未能處于讓其正常生長的自然環境下,常見的生理性病害包括風害、熱害、水害等,這些病害通常不會造成水稻的大規模死亡,但是在極大影響水稻的單位產量。比如對于水稻的灌漿期,當其遭受強風時,水稻會出現大面積撲倒現象,一方面導致水稻今后無法通過光合作用灌漿,或者水稻在灌漿過程中消耗了更多的能量,從而讓水稻的單株籽粒數量和籽粒飽和度下滑,另一方面當水稻撲倒程度較高,并且水稻田中有大量水時,稻穗會浸入水中,最終出現稻穗的腐爛現象。
(2)非生理性病害。非生理性病害是指水稻生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水稻專項性病害,常見的有稻瘟病、葉枯病、惡苗病、稻曲病等,所有病害都具有不同的表面現象,但是唯一的相同點在于,這類水稻都會引發水稻的大面積減產問題。以水稻稻瘟病為例,其發生中會導致水稻的根系變黑,并且葉片上出現紅銹色紋路,降低了水稻的能量收集效率。對大面積的水稻田來說,從遠處觀看會發現該區域的水稻呈深綠色乃至墨綠色,導致的后果為水稻的籽粒飽滿度嚴重下降。
2.水稻蟲害
(1)入侵性蟲害。入侵性蟲害是在暖濕氣流的作用下,南方地區的常見水稻害蟲進入北方地區,對水稻的生長過程造成嚴重負面影響。常見的蟲害有稻飛虱和卷葉螟,其都會對水稻的產量造成嚴重影響,以水稻卷葉螟為例,其生長過程中會導致水稻的葉片卷曲,降低了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最終降低了水稻的籽粒生長素量和飽滿度,并且這類蟲害具有多發性以及可傳播性等特征,會導致整個區域范圍內的水稻田中都出現這一類害蟲。
(2)本地性蟲害。北方地區的常見本地性害蟲類型是鉆心蟲,其在生長過程中會鉆入到水稻的秸稈中吞噬水稻的各類必要營養物質,導致水稻無法灌漿。這類害蟲對水稻植株具有極其惡劣的影響,并且能夠進行大范圍內的傳播,以黑龍江省為例,水稻的鉆心蟲當前已經成為了全省范圍內的重點防治害蟲。
二、北方地區水稻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
1.抗病品種選擇
目前已經開發出了多種水稻抗病品種,這類品種在種植中能夠通過對稻種的分析和處理,實現對生產過程中各類病害的有效防治工作。但是在具體的稻苗培植中一定要完成對于稻種的挑選工作,尤其是在水稻的出苗階段,要通過對比土地的平整以及肥料的合理施放,防止出現水稻培植過程中的惡苗病等病害,在稻種的具體選擇中,由當地的農業技術部門完成稻種選育工作,在此基礎上選擇最佳的稻種類型,并全面推行種植工作,并建成對于抗病性的評審工作體系,以此為標準讓最終的稻種抗病能力提升。
2.肥料施加適量
水稻生長中一些病害的發生原因為肥料施加問題,通常情況表現為水稻的肥料投放總量過高,導致水稻在灌漿期之前出現植株的瘋長現象,而在灌漿期時由于缺乏后續的肥料供給以及水稻存儲的能量總量不足,導致水稻無法灌漿從而大幅降低了產量。
在今后的種植中要求農業技術人員能夠向農戶配套提供相應的施肥方案,該項工作要從農戶選擇的稻種角度出發,分析不同水稻對元素性物質的需求總量,此外在具體栽培中,要明確對該年份水稻是否存在病蟲害,確定可否完成秸稈還田工作,當確定無病蟲害發生時,可將秸稈粉碎后卷入到水稻田中,經過漚熟后可以讓其增加土地肥力,而當確定該年份存在水稻病蟲害,則該部分秸稈不可還田。
3.生態環境保護
對于病蟲害防治工作來說,需要逐漸降低對于農藥的使用量,以防止對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破壞,此外我國當前也以開展生態農業的建設工作,更是需要通過這一工作項目的完成啟動生態系統建設工作。
生態環境保護的一項重點工作內容為完成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體系,北方地區的水稻田中有多種高營養級生物,常見的有青蛙、蛇類和鳥類,并且稻田中通存在的害蟲是也能夠成為各類食肉性昆蟲以及鳥類的繁殖場,可以說通過升天保護,已經建成了最基礎性的生態蟲害防治工作體系。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通過對周邊環境的合理保護,以降低對化學農藥的使用總量,但是也要注重對田埂區域中各類雜草的清除,防止這類雜草成為水稻病蟲的棲息地。
4.防治預案制定
防治預案的制定要從該年份的生態性病害以及蟲害兩個角度出發,以及時響應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對于生理性病害,要通過對于各類環境參數的記錄和分析工作,了解該地區不同時間段內風力、溫度、降水量情況等參數,農業部門和氣象部門建成長期合作關系,在水稻的各個生長階段通過對各項數據的分析和了解,制定具體的防治制度,比如當確定灌漿期中會出現大風天氣,在建成的防治體系主要作為事后控制體系,包括對于水稻苗的倒伏扶持等,而對于蟲害的防治,則要通過對試驗田中常見蟲害的了解和分析,開展相關的防治工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北方地區水稻病害常見的有生理性病害和非生理性病害,蟲害類型有入侵性蟲害和非入侵性蟲害兩種,在病蟲害防治綜合體系建設中,需要落實的工作包括水稻的抗病育苗工作、肥料施加量控制工作、綜合防治制度建設工作等,以提高對水稻的保護成效。
參考文獻:
[1]賈偉.北方寒地水稻病蟲害無公害綜合防治技術[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07):185+219.
[2]李金貴.探究北方寒地水稻病蟲害無公害綜合防治技術[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0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