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花
摘 要:我國的棉花種植無論是在國際上還是在國內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為棉花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棉花對我國的經濟增長和國力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疆,棉花是他們最重要的經濟作物,對他們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有巨大的作用。關于棉花的種植,首先要對它的種子進行培植,等種子發芽后,才能進行下一步的種植工作。關于棉花種子的發芽試驗中應用的關鍵技術方式,是當前人們最感興趣的話題。因此,本文就根據新疆棉花種子發芽實驗所運用的關鍵培育技術進行解說分析,使人們能對棉花種子的發芽過程有個詳細的了解。
關鍵詞:新疆;棉花種子;發芽實驗;關鍵技術;解說分析
新疆作為我國最大的棉花生產基地,其種植面積和人均占有量都位居全國第一。目前新疆的棉花年產量隨著種子培植技術的更新使棉花的產量也居于全國首位,作為新疆的主要經濟作物,它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和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有很大的影響。連續不斷的棉花供給對我國的紡織業和服裝業提供了極大的支持,促進了他們全面快速的發展。而棉花花產量增高的首要條件就是棉花種子發芽率的多少,在對棉花種子的實驗中發現,傳統的發芽方式容易因為對土壤濕度和生長環境的不好控制而導致種子發生腐爛現象,因此要改善種子實驗的方法,通過不斷的實驗和分析對種子發芽的最佳條件進行記錄和使用,并把它們應用到實際生產中去,提高棉花產量。
一、嚴格篩選實驗樣種,提高棉種存活率
針對棉花種子實驗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是對初級種子的篩選和使用。在對面棉花種子的篩選中,應該嚴格控制優秀種子和未發育完全種子的比例,因為發育不完全的種子在培育過程中,會發生畸變,直接影響到棉花種子栽種的質量和棉花收獲的產量。因此,在對種子的篩選中,要盡量選擇棕褐色或者黑褐色成熟度高、發芽指數高的飽滿種子,降低挑到未發育完全種子的幾率,提高種子實驗的成功率。
當前對棉花種子培育技術的提高,使棉花種子的種類也相應的增多,因此在選擇棉花種子進行試驗時,應該按照不同的棉花種子種類進行抽樣選擇,將每個種類的種子按照相同的數量、相同的培育方法來進行培植,以提高實驗的精準度。
二、選擇發芽床
關于發芽床的選擇,要根據《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里的規定來選擇棉花種子發芽的砂床,其中砂粒的最大直徑不得超過0.80mm,因為這樣大小的砂粒吃水性強,砂粒與砂粒之間的空隙能夠使通氣狀態良好。在砂床的使用前期,要對砂粒進行充分的洗滌和高溫消毒之后才可以使用。
尤其要注意的是,經過化學藥劑處理的沙子不可以進行二次利用。在播種的時候,要嚴格控制砂床的含水量,因為過多的濕度會導致棉花種子發霉變質,過少的水會使種子吸收不到足夠的養分。為了避免種子霉變情況在種子之間快速傳播,應該嚴格控制種子之間的種植距離,以保證每顆棉花種子都有足夠的成長空間,并且還可以阻止霉變的感染。
發芽箱是為種子提供光照、水分和濕度的重要設備,因此對它的選用要以棉花種子的生長條件和發育環境為主要條件。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我們可以選擇人工氣候發芽箱來促進棉花種子的生長發育,因為這種發芽箱可控性強,可以根據棉花種子的發育情況來調節光照,或者溫度以及濕度。
三、發芽期間對棉花種子的管理措施
在對水分的控制方面。棉花種子對生長環境的水分要求非常嚴格,它是影響棉花種子能否發芽的決定性因素,因此,要嚴格控制對于棉花種子的給水量,在培育過程中要進行多次觀察,實時監測,對于棉花種子的發芽情況進行整理分析。避免因為水分過多棉花種子發生霉變的現象,還要避免因為水分不足,而導致種子癟死的現象發生。如果已經發生了霉變,實驗人員應該根據霉變情況進行及時的補救,對霉變情況較輕的種子,可以取出進行沖洗。一旦棉花種子發生大面積的霉變,就要更換芽床,防治霉變癥狀的加劇。
在溫度控制方面。根據實踐經驗來看,棉花種子最適宜的發芽條件是在20到30之間,溫度過低會導致棉花種子的生理作用變慢,甚至進入休眠狀態,溫度過高會使棉花種子的生長發育受到抑制而影響發芽進度,使畸形苗出現的幾率變大。因此在棉花種子的培植中,發芽箱的溫度應該根據種子的生長情況在20到30度之間進行靈活調節,最大的溫度變化值不能超過正負5度。為了使實驗結果的精確度得到提升,最好還是將溫度控制在25度左右,因為這是接近棉花種子室外生長環境的溫度,能保證實驗過程穩定安全的進行。
在光照方面,棉花的發芽狀態,可在光照和黑暗條件下進行,對于光照條件并沒有特殊的要求。不過,為了保證實驗的完整性,最好還是采取光照的形式促使其發芽。
四、幼苗鑒定時的注意事項
在棉花種子發芽之后,應該對其幼苗的成長進行記錄和鑒定。在對幼苗進行鑒定時,應該把長勢良好的幼苗歸為一類,把長勢一般或者發生畸變的幼苗歸為一類,最后把疑似病苗和已經發生質變的幼苗歸為一類。在對發育良好的幼苗以及發育一般的幼苗進行統計處理后,再把病苗作最后處理。在實驗結束后,要在保證實驗數量的前提下對各類幼苗進行詳細統計,并分析幼苗或者種子不發芽或者產生病變的原因。如果因為實驗結果太過模糊,可以再重新進行實驗和記錄,直到得出理想結論為止。
在實驗結果中,應該對不發芽但也沒有發生病變的種子進行二次實驗,分析棉花種子休眠的原因。在針對休眠種子進行二次試驗時,依然采取以上的實驗方法。不過可以在試驗過程中,適當的改變對種子溫度、水分、濕度的控制,還可以微調種子之間的距離,看他們之間是否有互相影響因素的出現。
五、結語
以上就是關于棉花種子實驗的關鍵技術要點部分,要想做好棉花種子的實驗,應該對以上每一個步驟進行詳細的了解和分析。通過實驗,可以提高棉花種子的質量,為新疆地區種植棉花提供最優質的種子的資源。促進新疆地區棉花產量的提高和進步,提高新疆地區的經濟發展,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為我國的紡織業和服裝業提供原料,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呂少洋,李民,徐笑鋒, 等.對棉花種子室內發芽試驗過程控制的探討[J].農業科技通訊,2018,(10):195-196.
[2]郭鳳景.關于棉花種子發芽試驗的創新性研究[J].河北農業,2017,(001):27-28.
[3]李金艷,穆煥文.棉花種子室內發芽試驗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國種業,2013,(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