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爽
摘 要:農業推廣投資,在我國農業發展進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為農村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一定的保障,本文對我國農業推廣投資現狀與制度改革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為從事該領域的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些理論上的幫助。
關鍵詞:農業推廣;投資現狀;制度改革
以農村居民個人生產生活為對象,從而進行的農村社會教育活動,便是農業推廣,農村社會是其研究的范圍,研究中心便是農民家庭以及農場,研究的內容是農民的所需,研究的終極目標,便是改善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而投資建設農村社會教育和農業發展,便是我們所說的農業推廣投資,對我國農業發展進程,其發揮著重要的意義,其標志著我國農業整體的發展,還可為我國農村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基礎保證。
一、現狀
1.方法的變遷。傳統式農業推廣和參與式農業推廣,是當下我國農業推廣的主要投資方式,傳統式的農業推廣的發展的動力,全部來自外界的財力和技術投入,而參與式與傳統式不同,其對于農民自身在農業推廣中的作用的重視度較高,提倡農民參與農業推廣活動要有自發性,主動提升自己的農業文化、科技和思想,從而使農村整體的進步得以實現。
2.作用擴大。對農村生活的教育,便是我們常說的農業推廣,我國之前的農村經濟水平發展不快,大部分農業的生產率都是通過農業推廣投資而提高的,從而使農民收入提高有保障。而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推廣投資全面深入到了農村發展中。
3.數額增加。經濟的進步,促使了農業推廣投資的每年的平均增長值,農業推廣投資數額一直在不斷增加,每一年都能夠以 10%左右的速度增長,盡管如此,我國財政農業支出的總量,相較于世界的平均水平還是比較低,農業科技和農機技術可以在農業推廣投資的影響下,迅速提高,從而使農村整體發展持續加快。
二、制度改革問題
1.投資結構不夠完善。發展農村社會各項事務的投資,便是農業推廣投資,然而現在很多的農業推廣投資,都會在農業創收方面投用,農民的農業推廣投資力度,也會根據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農業生產種類,而不一樣,對農戶進行補助以及貸款,是創收投資的基本投入方式,投資農業科研和對農業文化發展的還是比較少。
2.項目機制缺失。農村和農業技術科研,是農業推廣投資的一個主要方向,由各單位或個人競爭申報,從而將資金的投入進行決定,與投資部門和接收單位沒有關聯性,所以會導致資金問題在投資中和項目開展過程中,沒有切實的解決這個問題,嚴重的還會有開展經費下落不明現象的發生。
3.投資渠道狹窄。農民對銀行的貸款,在銀行系統的改革的影響下,都隸屬于商業投資,在這樣的形勢下,政府的財政撥款,依舊是我國農業推廣投資的主要渠道,還是沒有完全調動社會上可以被利用的資源,從而致使農業推廣投資渠道單一,推廣投資總額發展速度也提不上來。
三、應對農業推廣投資制度改革的舉措
1.增加投資總量。政府對農業推廣投資的總量,應該適當地增加,可以對現階段我國農業的特點和農村發展的總體水平,進行充分的考慮后,開展實施工作,對農業技術推廣費用投入的結構,要不斷的完善,提高推廣投資效益,離不開農業技術推廣投入結構的改善,對于試驗示范和宣傳培訓的經費,也要適當提高其分配比例。
2.完善項目經費的投入機制。根據農業技術重點推廣項目,還是對推廣經費的分配的主要方式,對項目費投入機制的改進,是對國家和地方特定時期經濟建設,直觀的體現,能夠明確推廣發展規劃的目標、方向和重點,還可以使政府財政推廣投資的主動性,得以體現;與此同時,對農業技術推廣項目的資金撥款制度,也要進行改革,使推廣項目的基金管理制度,及時建立,進而使推廣項目的公開招標管理、專家的評審制度,不斷的規范化;資金監督審計體系和制度,要嚴格建立以及實施,才能夠使項目經費的使用方向和效率,得到保證,進而農業技術推廣項目經費,才能夠做到專款專用;而項目管理制,也要在技術推廣的機構內部實行,將推廣人員的勞動績效同利益分配,直接掛鉤,從而使推廣工作的規范性得到保證。
3.擴大農業推廣投資的渠道。根據前面整理的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狀況,對以政府推廣機構為主體,必須始終堅持,將國家財政農技推廣經費作為基本保障,對合作式的推廣策略全面開展,使多渠道的資金投入機制進行完善,唯有這樣才能使農技推廣經費不足的情況,被逐步消除,在投入機制以及管理機制上,分包管理制和朝基金制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4.鼓勵和引導經濟實體的落實。對于農業產業化經營,部門興辦實體的推廣可以對其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而推廣機構的實力的增強,能夠使推廣事業的發展得到促進,與此同時,對推廣人員,實行分流式管理,對隊伍結構進行優化,保證人均活動經費增加,所以我們要農技推廣部門興辦經濟實體,要保證繼續鼓勵,使機構的實體服務,得到規范化的推廣,對推廣與經營的關系,也要做到正確的處理。
5.推廣方式改進。對農戶的技術要不斷進行研究,對用戶系統要不斷研發,對技術的開發、服務、承包以及咨詢工作的開展,也要一直進行完善;不僅如此,對于推廣機構的職能,也要進行調整,推廣的服務領域,得到拓展;要一直對推廣人員進行及時的培訓,從而使其素質得到提高,推廣活動的積極主體逐漸轉變為農民,進而使農業推廣工作的影響力與效率,得到提高。
6.建立協調機構。在新經濟形勢的農業技術推廣,逐漸在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轉變,技術創新,也是推廣工作滲透方向,宏觀調控的加強是農業推廣投資的未來趨勢,所以宏觀管理機構的建立,是有必要的,唯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對投資的款項做到放而不亂,管而不死,最終使農業技術推廣資金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
四、結語
農業推廣投資是我國農村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對我國農業發展的進程,其發揮著重要的用,還標志了我國農業整體的發展,目前我國的農業推廣投資處于方法變遷、作用擴大以及數額增加的現狀,存在投資結構不夠完善、項目開展機制缺失以及投資渠道不寬的問題存在,本文針對這幾個問題,提出了幾點個人的見解,希望能夠為其更好的發展提供一些理論上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彭濤.農業推廣投資的現狀分析和制度改革探討[J].商情,2014(42期):56-56.
[2]高啟杰.我國農業推廣投資現狀與制度改革的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02,23(8):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