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仔彪
摘 要:現階段,我國的水稻種植技術發展迅速,水稻病蟲害也日益嚴重,對水稻產量和質量受到影響,同時也會降低農民經濟收入。目前,水稻病蟲害主要有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三化螟、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等。防治這塊,農戶主要依靠化學防治,但是化學防治容易殺死有益生物,破壞生態平衡、污染環境、病蟲害耐藥性增強。所以此篇文章主要分析水稻病蟲害防治問題,從而為提高水稻病蟲害防治效果提供防治對策供參考。
關鍵詞:水稻病蟲害防治;存在的問題;對策概述
根據各地水稻病蟲害的調查,在不同的季節與地理環境下,遷飛性或者區域性的害蟲,或者病害,有在較短的時間里大面積擴散的現象,形成水稻田間的惡性種群,雖然水稻普遍豐收,但仍舊有局部的水稻受到病蟲害的危害較為嚴重,部分病蟲害的抗藥性增強,給病蟲害防治帶來了困難,部分藥物的防治效果已經明顯降低,因此就應結合水稻的病蟲害問題,找尋病蟲害的防治對策,提高防治效率,提高水稻產值。
一、問題研究
1.缺乏防治意識,沒有做足前期預防工作
要做到水稻病蟲害的有效防治,前提是要有強烈的防治意識,但是就目前而言,無論是水稻種植戶,還是地方政府,都普遍缺乏水稻病蟲害防治意識,認為水稻是傳統產業,只需用老方法種植水稻,就能讓其實現茁壯生長,等到出現病蟲害時,再采取治理措施就能實現預期防治效益。而事實上,水稻病蟲害的防治關鍵在于前期預防,從源頭上實現對病蟲害的有效控制。很多農村地區,種植水稻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水稻高產多收的目標,但是病蟲害如果防治不及時,就會錯過最佳治理時機,很多農戶都片面的認為,在發現水稻病害時,再采取治理措施,也能及時控制住病蟲害的蔓延,但是病蟲害一旦蔓延開來,就無法進行控制,使得后期治理成本逐漸升高,也會對水稻產量產生影響,造成水稻經濟損失。
2.預防措施不到位
在實際水稻管理作業中,大多數農戶都是在發現病蟲害之后才進行防治。雖然也能夠對病蟲害進行控制,但是勢必也會存在經濟上的損失。而就科學防治而言,最為重要的就是前期防治工作,防患于未然,在最大程度上減小損失。由于科學技術的掌握不足,很多農戶認為進行病蟲害防治是完全沒有必要的,而且在沒有發現病蟲害的時候進行噴灑農藥或者進行管理,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實際上進行預防措施所輸出的資金遠遠比發生病蟲害所遭受的損失小。在實際情況中,很多農戶不但不能進行積極的預防,甚至不能及時地進行防治,在病蟲害發生之后,無法及時進行控制,造成難以挽回的經濟損失。
3.對農藥的依賴性較大
在水稻種植過程中,部分農戶片面追求病蟲害的防治效果,超量使用農藥進行防治。發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農戶對農藥有較大的依賴性,認為只有用藥才能有效防治病蟲害,甚至認為農藥用得越多,防治效果越好,農藥使用無度會帶來更大的危害,比如污染土壤、河流、地下水,水稻農藥殘留超標等嚴重問題,進而直接對人民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危害。同時,農藥的大量使用對病蟲形成較大的選擇壓力,造成病蟲出現耐藥性,或者出現變異,進一步增加了防治難度。
二、水稻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1.水稻科學選種
進行水稻種植最為重要的就是選擇適宜當地的水稻品種,只有適宜當地的水稻品種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發生病蟲害的幾率。在進行水稻品種選擇的時候,最主要的依據就是種植的季節以及當地的環境。因此,好的水稻品種要適合當地。
2.強化宣傳指導,增強防治意識
為了加強水稻病蟲害防治,首先要有較強的病蟲害防治意識,在此基礎上,需要采取行動以加強對病害的防治。因此,需要在地方政府力量的幫助下,強化病蟲害防治的宣傳,并通過召開會議、懸掛條幅以及張貼海報等有效方式,對廣大農民進行有效鼓勵,讓他們真正意識到水稻病害防治的重要意義,認識到病蟲害防治效果將會對水稻產量產生影響,進而影響水稻經濟收益。在宣傳過程中,應當堅持“科學防治,合理規范”的基本原則,讓廣大農民切實認識到防治水稻病蟲害的意義所在。同時,利用電視或多媒體等手段,開展宣傳指導工作,明確具體防治時間、技術以及方法等,還要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包干到村,深入田間地頭為廣大農民提供直接有效的病害防治操作與指導,實現科學化種田,這樣能夠讓廣大農民切實感受到水稻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意義。
3.使用高效低毒農藥、堅持綜合防治
現在農藥在水稻種植中是必不可少的了,在人們的認知中,效果好的農藥毒性都比較大,毒性小的農藥,效果又不好。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相對來說,我們選擇農藥應該考慮:藥劑在使用過程中對稻田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小、農藥殘留小,而且也不會對水稻稻谷品種造成影響,在使用過后,不影響后續種植,對于病蟲害防治工作有著良好的效果。在藥劑使用量上,嚴格把控藥劑使用量,到達最佳防治藥效。所以高效低毒農藥的合理使用,對于我國水稻的成長、成熟以及最終產量都有著積極的作用,為我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在水稻病蟲害防治中,堅持綜合防治:利用燈光誘殺、性誘藥劑誘殺的物理防治的同時,還可以進行生物防治(經調查水稻害蟲的天敵有青蛙、赤眼蜂等,可以保護利用)。
無公害優質水稻對于很多農戶來說是一種追求,在進行病蟲害防治的時候可能會欠缺一些經驗與技術。所以可以對水稻種植戶進行培訓,讓農戶充分理解與掌握相關的栽培技術、生物農藥使用技術以及其他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從思想上轉變其只有化學農藥才可以滅蟲的觀念。相關水稻防治技術部門的人員在進行培訓的時候,需要對無公害優質水稻的相關栽培技術、生物農藥配比與使用技術以及水稻生長過程中會出現的病蟲害進行文字性的宣傳,一步步地提高農民的種植技術。
三、結語
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是極其重要的,要實現水稻高產、穩產的目標,就要重視并努力做好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使水稻免受或少受病害和蟲害的侵害,促進水稻產量和品質提升,進而增加農民收入。為了加強水稻病蟲害防治,需要強化宣傳指導,增強防治意識;加強水稻質量監督與規范使用;大力開展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為病蟲害防治工作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提升病蟲害防治水平,使水稻能夠健康生長。
參考文獻:
[1]張麗英.水稻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索[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4):166-167.
[2]李嘉團.水稻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探究[J].南方農業,2018,12(1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