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強?董明喆?杜貴峰
摘 要:本文作者緊密結合多年林業工作實踐和本地生態林業建設實際,總結并闡述了生態建設中的長白落葉松苗木培育技術,對當前開展的“三北”防護林建設乃至和諧社會建設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長白落葉松;苗木培育;育苗技術
一、圃地選擇
苗圃地應選在地勢平坦,水源方便,土壤肥沃的沙質壤土或沙壤質草甸土上。
二、細致整地
圃地一般每年全面秋翻一次,深30厘米左右,不耙越冬,早春解凍后耙地,或再春翻一次,深20厘米左右,隨翻隨耙。作床是要充分打碎土塊,揀出草根、石塊,使土層細碎疏松。
三、種子處理
混雪埋藏是處理種子的好方法。經雪藏處理的種子,發芽快,出苗整齊,一般播種后5—7天開始出土,10—15天全部出齊。
具體做法:在11月下旬以后降雪不融時,取出種子,用0.3---0.5%的硫酸銅液浸種5—10小時,或用0.3%高錳酸鉀洗一遍,再用清水洗種子后,混以三倍的雪,放置于坑內,混雪種子層下面需墊雪10厘米,上面要覆雪10厘米。稍壓實后,再覆蓋1米厚的稻草。一般在春播前15—20天,除去覆蓋物,融雪,取出種子,進行露天混沙或攤曬催芽5—10天,種子約有30%裂嘴時,即可播種。
四、作床、施肥
一般用高床,床高10厘米左右,寬約1.2米,長10米以上。宜多施用有機肥,如用大糞干、豬糞、綠肥,三者混合比例為1:3:5.每畝可施肥7.5噸左右。基肥通常分底肥、表肥兩層施用,底肥在春、秋翻地前施,翻地時混入耕作層的下部;表肥在作床時撒在床面上,結合作床碎土使其與床面土壤充分混合,深達10厘米左右。
五、適時播種
一般在4月20—30日左右,地表溫度10℃以上就可播種。溫度在14--20℃出的快,15天就可出齊。播種量依種子質量而定,發芽率50%,播種量每畝用5—6.5公斤,發芽率低時適當加大播種量。播種方法分撒播和條播兩種,條播播幅寬5—8厘米,條間距5—10厘米。
播種前苗床要灌足底水,播種后土壤粘重可覆沙。一般可覆沙、土、草炭的混合物,則可以不必再蓋草。覆土后鎮壓一次,使種子與土壤密結。出苗后及時噴波爾多液,預防病害。
土面增溫劑的應用:土面增溫劑有增溫保墑的作用,長白落葉松育苗使用土面增溫劑可提前10天播種。施用方法是:在高床播種后,以每平方米150—200克的用量,將商品土面增溫劑按實際需用量取出,放入容器內徐徐加入清水稀釋至7-8倍液,即可用噴霧器、噴壺均勻地噴灑在床面上。施用時注意事項:1.整地要細致,床面平整;2.噴灑前要灌足底水;3.加水稀釋時要慢,一面加水一面攪拌,以防成團,不易稀釋,如遇此情況,可用1毫米網眼的篩子,將團狀物過濾出來,再重新稀釋。
六、苗期管理
1.灌水、追肥
幼苗期的不同生長發育時期,對水、肥條件要求不同,灌水施肥要因時制宜,播種后到幼苗拔出新梢前,灌水要少量多次,經常保持床面濕潤,以利種子發芽,幼苗扎根。用土面增溫劑,播種后10-15天內可不灌水;在幼苗拔出新梢,苗木進入高生長期,氣溫逐漸增高,要增加日灌水量,多量少次,保持苗木的水分平衡,并開始追施氮肥,以防出現早期封頂現象,影響苗木的正常生長。從苗木生長趨向遲緩時期一般在8月中、下旬就要停止灌水,并及時施磷、鉀肥,以促進苗木木質化,亦可采用根外追肥。
追肥方法及用量? 氮肥----硫銨或碳銨等,每畝總用量30—35公斤,6月初到7月初施用三次,約隔10天左右施一次,第一次每10平方米用量2.5—2.8公斤,鉀肥每畝一次用量約2公斤。噴施濃度,磷肥0.7—1.5%,鉀肥0.5%左右。8月上旬開始,約每隔一周噴施一次,一般噴施三次。
2.間苗、除草、松土
苗木出齊后一個月左右可進行間苗,過半個月再進行一次定苗,水肥足、生長快的,要早間,密間稀留,首先間掉生長勢弱的苗木,每平米保留450—550株左右,每畝產16—20萬株。
應用除草醚(40%)滅草效果好,一般年施二次:第一次在播種后出苗前,按每平方米1.5—2克的用量噴施;第二次6月末—7月初,按每平方米1.2—2克的用量噴施,可基本上控制雜草發生。
幼苗生出真葉前后開始中耕松土,根據表土板結情況,約隔半個月左右中耕一次,以疏松床面表土,改善土壤的保水性和內部的通氣性,松土前先少量灌水,松土后要灌足水。
3.切根
苗木停止生長前一個半月左右,一般在7月下旬8月上旬。用切根犁切根,切根深度約距床面15厘米,以促進根系發育和苗木木質化。切根后應將土壓實并灌水。
七、起苗、假植與貯藏
苗木大部落葉后開始起苗(東北地區約為10月中下旬到11月上中旬),起出苗木分為成苗、幼苗,計數綁扎成捆,露天培土假植、垜藏或窖藏。
1.垜藏法
“霜降”后“立冬”前,在露天上垜藏,將苗根浸水,根對根,苗稍向外,鋪一層沙,擺一層苗,捆間空隙以沙充塞,垜1米高,上面覆沙,撒水封凍,再以草簾覆蓋。
2.窖藏法
選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約2米,面寬約3米,底寬約2.5米,長視需要而定。再修墻高約半米,即成半地下型的窖,上面蓋頂,每隔3米設一通氣筒,墻上亦可有通氣小窗。當窖內溫度將達0℃時,將苗放窖內兩側,苗根靠壁,一層苗一層濕沙厚約10厘米,如此堆至接近地面,上面再覆沙約15厘米。初放苗應注意窖溫,防止受熱,應夜間開窗,嚴冬封閉門窗,以免過冷,遇干要澆水。造林前白天打開窗門,使窖內增溫,以便苗木解凍,容易取出。
3.露天培土假植法
先開溝,將土打碎,然后打開苗捆,使苗根棵棵接觸土壤,再覆土,壓實,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