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力克孜·尼亞孜
摘 要:林業是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其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不僅能夠起到維護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同時還能推動的區域的經濟發展,對我國社會以及經濟的進步和發展均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林下經濟以及經濟林產業已經成為熱門話題,隨著我國經濟的突破和發展,林下經濟在經濟發展的推動下得到了有效的發展,林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對實現我國經濟林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國本就屬于林業大國,新時期更是對林下經濟以及經濟林產業的發展有了更高的要求,為此,積極調整林業結構,促進林下經濟以及經濟林產業的高效發展是十分重要的,本篇文章主要分析林下經濟與經濟林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林業經濟;經濟林產業;發展
所謂的林下經濟,簡單來說就是在林業樹冠下進行家禽的養殖以及開展農作物的種植等活動,更深入的來說,包含著林業生態系統中多種多樣的經營形式,比如說生態旅游等等,林下經濟的發展,對我國經濟林產業的突破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實質上,林下經濟屬于經濟林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林下經濟的發展和完善,不僅能夠有效的擴大經濟林產業的發展規模,對我國林業的整體發展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目前我國林下經濟以及經濟林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解決,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有效的推動林下經濟以及經濟林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林下經濟與經濟林產業發展情況
自工業革命以來,工業經濟的發展已經給全球的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危害和影響,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都紛紛意識到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而林業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加大對森林的保護和種植,是維持生態環境以及生態平衡的重要途徑。我國是林業發展的大國,合理的實現林業資源的保護,促進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響應保護生態環境以及新時期新野發展的重要舉措。如何有效的發展林下經濟以及經濟林產業的發展是當下我國林業發展的關鍵內容,很多地區都在進行著林業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很多開始試行的地區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如何有效的推進林下經濟以及經濟林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內容。但是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林下經濟以及經濟林產業在發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急需解決,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實現我國林業整體的可持續發展。
二、我國林下經濟與經濟林產業協調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林下經濟和經濟林產業發展中的科學性尚不夠理想
林下經濟和經濟林產業發展,其目的是多種產業協調發展、最終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環境效益,而這需要相對科學的產業規劃和具體細節操作。我國目前的林下經濟和經濟林在總體發展中上存在盲目跟風、模式單一以及效益不明顯等問題,這一定意義上是由缺乏科學性導致的。
2.相關職能部門的產業引導不力,產業扶持力度不夠
林下經濟和經濟林產業在我國目前階段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相關職能部門的積極引導和扶持,而我國目前職能部門在生產技術推介、產業發展資金扶持以及產業發展引導等層面上持續優化提升的空間較大。
3.林下經濟和林業產業發展的指導和服務體系不夠完善
當前我國依然面臨農民科技服務和技術培訓不足,幫扶資金缺乏,銷售渠道不暢等問題,其主要原因在于服務體系不完善。
三、促進林下經濟與經濟林產業發展的有效措施
1.用好國家惠林發展政策,統籌規劃林下經濟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農林人口占據主要部分,中央對農林業態的發展和扶持歷來重視。最近幾年,一系列具有保護性質的森林政策逐步落地實施,大面積砍伐樹木的場景已經成為了歷史,退耕還林、植樹造林成為了林區發展的常態。國家在對粗放的資源消耗型經濟模式叫停的同時,也在加大力度扶持林下經濟業態,比如林下農作物種植;特色禽類養殖等。站在林區經濟發展的角度,我們不僅要熟悉和遵守國家的相關林業政策。更要用好國家的林下經濟扶持條件,以林區為單位,統籌規劃林下經濟發展計劃和具體實施方案。
2.林下經濟和經濟林建設協同發展,提升產業經濟效益
我國的林業建設和管理基本是以林場為單元,在發展林下經濟時,應該突出林場的主體地位,給予其充分的發展決策權力,確保林下經濟和經濟林建設協同推進、一起發展。根據多數林區的調研情況來看,由于國家對速生成材林的種植和砍伐有了嚴格的規定,而林下經濟還沒有建立起來,使得原本紅火的林業經濟一下子跌入了低谷,其實不然,在政策過渡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雖然會有一定困難,但是這個困難是完全可以解決克服的。比如有的林場通過林下經濟和速生經濟林兩手抓,前期通過生態疏伐來補貼林下經濟項目,繼而逐步培養出具有發展潛力的林下經濟項目,最后把經濟林產業從速生用材林領域轉移到林下經濟領域,不僅沒有影響原來的經濟林產業效益,而且還減輕了林場職工的勞動強度,并且順利實現了轉型升級目標。
3.扶持林區第三產業,實現經濟和森林資源雙贏目標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實現了全面騰飛,第一產業的從業人員數量明顯下降,第二、三產業的從業人員數量逐步增多,經濟占比也同樣是如此,尤其是在十八大以后,國家對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優良的環境。林下經濟作為傳統林業經濟轉型發展的主要經濟模式,現階段仍然以第一、二產業為主,經濟林產業的發展也同樣是以第一產業帶動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無論是從項目種類還是經濟規模,在整個林業經濟中占比還很小,因此國家也啟動了扶持第三產業創新創業的便民政策。林區在引進和推廣林下經濟以及完善經濟林產業鏈條時應全面貫徹落實對第三產業的幫扶政策,采取承包、承租等方式為第三產業的創業者提供優質的森林場地,做好各項配套服務,通過第三產也的不斷發展壯大來促進生態林業的向前發展,帶動林區人民脫貧致富。
4.國家職能部門要積極引導林下經濟和經濟林產業的持續發展,為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尚處于初步探索階段的我國林下經濟和經濟林產業迫切需要各個層面上引導與支持,引導相關職能部門要切實發揮主體責任,在產業發展引導、發展資金支持以及相關的專業技術引進等多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力爭我國的林下經濟和經濟林產業在新時期取得飛躍性的發展。
5.強化研究,持續提高林下經濟和經濟林產業的發展質量
當下我國即有的產業發展普遍存在模式單一、綜合效益不明顯等問題,各環節上的循環還不夠通暢,整體產業中的資源浪費較為嚴重,因此需要相關主體強化研究,持續提高我國林下經濟和經濟林產業的發展質量。
四、結語
我國的林下經濟和經濟林產業發展雖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目前發展勢頭良好,發展前景較為廣闊,但也必須清醒地看到,從更高的視野上而言,我國目前的林下經濟和經濟林產業發展尚處于初步探索的階段,還沒有形成較為成熟的運行模式,同時與其他發達國家的差距也較為明顯,未來我國的林下經濟和經濟林產業發展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袁軍,石斌,譚曉風.林下經濟與經濟林產業的發展[J].經濟林研究,2015,33(2):163-166.
[2]凌傳軍.林下經濟與經濟林產業的發展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8(3):185-185.
[3]李勁松.試論林下經濟與經濟林產業的發展[J].農民致富之友,2017(21):11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