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
摘 要:在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喝茶、品茶,茶葉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受到很多人的喜歡。茶有很多品種,不同的口感,也有不同的生長環境、生長周期,各種各樣的茶都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種植管理,人們對于茶的要求越高,種植茶葉的技術就要更強。茶園要科學的進行管理,對于茶葉本身進行科學化種植,種出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味道。因此,在茶葉的種植方面一定要對管理技術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強化,提升茶葉的質量和產量。種植過程當中,如何根據不同的種植環境種植出最合適的茶葉,栽培管理技術十分的重要,因此我們將針對山區茶葉的種植管理技術進行討論。
關鍵詞:山區茶葉;種植管理技術;管理策略
一、當前山區茶葉的現狀
因為我國擁有多種自然條件,因此很多地區都有符合茶葉生長的環境,當前我國很多地區都已經有了比較有規模的茶葉種植基地,并且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積累,在種植方面已經有了一套相對來說比較完善的系統體系,但是山區茶葉在種植管理技術上依舊有一些問題和弊端,還有很大的提升和學習空間。比如在茶葉的產量和質量上還可以更好,管理模式創新方面也不是十分的先進,由于農藥的殘留問題影響了茶葉的質量,所以越來越刁鉆嚴苛的市場要求我國茶葉種植任重而道遠,必須走綠色健康安全的茶葉種植之路。拿我們湖北舉例,我們都知道湖北省很早以前就開始種植茶葉,同時也是我國重要的產茶地之一,出產的紅茶更是享譽全世界,現在湖北很多農民都依靠種植茶葉成為經濟主要來源。因此種植面積在不斷的擴大,茶業不斷發展的同時也有一些問題產生,比如質量水平不高,茶單產量低,不合理施肥,有機肥料使用不多等等問題。
二、山區茶葉的種植管理技術策略
1.種植環境選擇
合適的環境、好的土地才能讓茶樹易于扎根,便于生長,茶樹比較適合深厚、保水性稍強一些的土壤,而且比如能夠接收到合適的光照。很多山地也可以種植茶樹,海拔低于500米且比較平緩的就可以[21],如果海拔太高,水分不充足將會對茶葉的口感產生直接的影響。技術管理方面首先要從土壤開始,茶樹種植過程當中,土壤要保證一年四次淺耕,并且一年還要進行一次綜合性的護理工作,要定期對種植土壤進行觀察、管理,對于除草或是松土等工作要根據實際情況定期執行。好茶葉必須要在沒有污染的環境當中進行生長,如果水或者空氣或土壤有污染,那么茶葉將受到很大傷害。
2.種植優質茶樹種,引進新品種
消費者的對于茶葉味道的要求越來越高,不是好喝的茶葉消費者是不會買賬的,因此,引進優質茶樹品種,種植更優秀的茶樹十分重要。引入優良的茶種,對于茶葉的品質和口感都起著決定性的因素。茶農們可以根據市場上消費者的喜好,有針對性的進行茶種的選擇,引入時要注意提前調查茶種的適應環境和實際環境,對于存活率比較有保障,進而減少一些品種因為更換了水土死亡而產生的損失。茶葉種植有其特殊性,因此必須選擇優質的樹種和優質的環境相匹配。
3.更新茶葉種植方法
種植方法是否得當、技術是否到位,直接影響茶葉的品質。所以,茶農們在日常的管理過程當中,必須定期進行種植技術學習及更新,注意觀察茶樹的生長狀態,對于不同的樹種、土壤、水分是否充足、天氣等因素都要進行研究,遇到其中哪一項因素有了問題可以及時更新種植技術。對于土層的厚度以及地質地貌的特征進行整改,給予充足的水分和適量的肥,還要保障充足的陽光。需要注意的是,土壤表面上干凈的覆蓋物能夠維持土壤當中的水分,增強土地肥力,因此要加強管理,比如在表層種植一些對于營養需求比較少的低矮植物,能夠有效保護土壤。種植過程中,要合理的控制茶樹與茶樹之間的距離,太近的距離導致營養和陽光不能均衡,太遠的距離又浪費了空間,大約每600平方米可以栽種四千到五千棵茶樹苗。通過利用種植技術增強茶樹的御寒能力和對一些有害物質的抵御能力。
4.病蟲防害及修剪工作
因為山區的地理特點,蟲類災害帶來的隱患不能夠完全的避免,特別是茶樹本身比較脆弱,因此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和生態建設工作。比如湖北茶園經常出現茶白星病、茶毛蟲等情況。所以在品種選擇之初就可以選擇一些可以抗病蟲的茶樹種,不同成長時間進行品種的搭配,防止病蟲的出現和蔓延。選擇單行雙株栽培方法;化肥使用上還要注意有機和無機肥料合理搭配使用進而抵抗病蟲。在茶樹成長到一定階段,要對茶樹進行修剪,盡可能的保持原形狀,保障陽光、風力的順利工作,達到最佳的生長狀態,也可以對于病蟲有一定的清理作用。農藥使用上要嚴格進行篩選,選擇效果好傷害少的農藥,并且要科學的控制用量等。茶樹種植可以引進機械化和現代化建設,科學與實際相結合,利用科技生物的理論知識投入到實踐當中去。
5.茶葉采摘嚴格控制質量
茶葉采摘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等到茶葉已經到了成熟并可以采摘的時期才可以。根據茶園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的進行科學采摘,需要保證能夠采摘的茶葉已經達到質量標準。除此之外,還要做到采摘后不影響二次采摘,不影響茶樹再生長。春夏秋冬采摘要有差別,比如春天采摘時要從小開面進行,再到中開面;采摘工具的選擇也要注意,不可以傷害茶樹苗還要方便采摘速度,種植技術人員一定要注重茶樹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茶葉已經成為我國飲品當中非常受歡迎的品種之一,市場上的需求也很大,如何讓消費者滿意,需要在種植技術管理上有所進步。山區茶葉在種植上要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進行種植技術及管理的改良,引進科學合理的技術手段,不斷在管理上進行改進,進而去逐步提升山區茶葉的產量和質量。如果能夠在茶葉種植上形成一個完善的種植體系,將會造福很多茶園,并逐步獲取更大的利益。種植過程當中,種植技術和管理策略要有機結合,科學種植,用現代化、綠色健康的方式去種植山區茶葉,在茶葉市場當中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宗科.基于定向距離函數的生態效率分析--以湖北山區茶產業為例[J].荊楚學刊,2016,17(1):25-28. DOI:10.3969/j.issn.1672-0768.2016.01.005.
[2]周先竹.湖北省茶葉施肥狀況調查及對策建議[D].湖北:華中農業大學,2016.
[3]謝洪.山區茶葉種植管理技術探討[J].南方農業,2017,11(23):37,39.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23.022.
[4]譚學軍.山區茶葉的種植技術分析及管理策略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7,37(10):157,159. DOI:10.11974/nyyjs.20170533136.
[5]雷紅.淺談山區茶葉的種植技術及有效管理[J].農民致富之友,2016,(19):61.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16.19.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