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騰宇
摘 要:環境問題作為重要的民生問題之一,它影響著居民的幸福感,更對我國的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等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對我們的環境加以關注和保護,可持續發展綠色經濟、環保經濟,改變之前的粗獷式、掠奪式的經濟發展模式,才能使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保證社會健康穩定的運行。
關鍵詞:生態環境保護;幸福經濟;發展
一、生態環境
1.生態環境的問題
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是指人類和環境之間無法相互平衡的問題,人類過度使用資源,浪費資源讓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的破壞,最后會使人類面臨巨大的災難。如果不加以注意和保護,最終的結果就是出現大面積的水土流失,森林植被大部分退化形成荒漠化,生物多樣性減少影響生態結構等。
2.生態環境的保護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和發展的保障,也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前提。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實施也一定要人們開始逐漸關注并保護生態環境。對于保護生態環境要堅持黨的領導,嚴格遵守各項關于生態的各項法令法規,人才要積極參與其中,發揮創新精神,治理嚴重環境破壞區域,尤其是對于水土流失區域和荒漠化區域,治理起來要符合規律也要因地制宜,多種植植被,在農業集中區域也要發展特色農業,形成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少用或者不用化學肥料。生態治理要通過不斷努力,才能建設祖國的美麗河山和讓中國不斷步入現代化,面向全世界。
要保證生態環境的治理,更需要先控制住污染,在源頭上解決掉污染問題,尤其是在生產方面要嚴格按照要求和規定,進行清潔生產;另外,在自然資源的開采和利用問題上,要保證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切忌過度開采導致的環境問題,從長遠角度來看,這種開采模式不僅不會帶來經濟效益,還會帶來更大的社會問題;最后,經濟發展要在保護生態問題的前提下進行,保持兩者統一,改變我國之前以犧牲生態位前提的經濟發展,從而達到生態保護的問題。
二、幸福經濟
幸福經濟的含義是指不危害到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從而發展經濟,也就是指綠色經濟和知識經濟,讓社會成為經濟發展的基礎和有機體,幸福指數是衡量經濟發展的具體化標準,而對于個人幸福、社會幸福來說,一定要做到社會和生態環境的有機統一,只有和諧發展,相互配合才能擁有幸福。對于企業來說,在經營方面要嚴格按照國家對于生態環境的規定,適應現如今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相平衡的發展模式,創新新的符合規律的經營模式,只有如此人才能建立幸福的企業,帶動相關行業的規范和產業經濟的發展。
我國近幾百年來的落后挨打局面皆是因為我國經濟水平落后而導致各方面的衰落,之前我國根據歷史經驗大力發展經濟卻出現了生態環境相關的問題,從長遠角度來看,這種犧牲生態環境是無法真正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就無法提高我國的大國地位,使人民過上幸福的日子。真正幸福的日子就需要企業之間做到和諧共處,避免過度競爭而導致的資源浪費,在企業內部方面,要做到發展充滿感情,作為人的個體而言,也要注重創新,不斷為幸福經濟添磚加瓦,貢獻出一人之力,形成一道生態環境之下,美麗的幸福風景線。
三、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1.環境保護與經濟的和諧關系
生態環境是萬物產生的基礎,也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良好的生態環境有利于提高人類的生活水平以及促進經濟的發展。二者之間應該貫徹和諧發展的原則,不能以環境破壞為代價換取經濟的發展,提倡健康科學的進步。因為生態環境屬于全人類的財富,如果破壞就無法再生。俗話說“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這就說明我們現在的所作所為,會影響后代的生活,要始終秉承著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原則,這也是經濟發展的最基本的條件。大自然為我們提供了太多資源,每個人都應該保護環境,積極建設自然環境,為我們的生態環境做一份貢獻。始終謹記破壞生態環境最終的苦果依舊會回報在人類身上,造福自然也就是造福自己。同樣發展經濟不要只顧眼前的利益,要以長久的眼光看問題,杜絕破壞生態以換取利益的商業行為。要在生態環境可承受的基礎上發展經濟,以保證環境與經濟和諧發展。
2.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要求同存異
不難發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既統一又對立。發展經濟時要注意保護環境,同時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下還要促進經濟的發展。一方面,生態環境為經濟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比如一些自然資源煤炭、鐵、等都是自然的產物,它們的開發促進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環境保護也離不開經濟的支持。只有經濟發展處于一個穩定的狀態下才能保證生態環境的質量。相反的情況,經濟落后,就會出現濫砍亂伐、過度開采等各類破壞環境的行為層出不窮,生態系統遭到破壞,資源也會隨之殆盡。除此之外,只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才能支撐起治理環境的重任,經濟發展為環境保護提供資金與技術支持,以保證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保護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二者是息息相關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基本保障,經濟發展為環境保護提供技術支持。只有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之路,才能營造出幸福、安穩的生活。個人、企業、社會、國家等要素要與生態和諧共處,營造出幸福友好的氛圍,讓幸福經濟隨著時間的遷移不斷深入人心,形成共識,達到最佳的發展水平,另外,我們也應該在保證生態的基礎上加強經濟建設,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共享幸福經濟成果。
參考文獻:
[1]彭守林, 熊育林. 對林業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分析[J]. 華東科技:學術版, 2016(3):141-141.
[2]劉易鑫, 趙世魁. 淺析生態環境保護與城鄉規劃的相互關系[J]. 山西農經, 2017(1):68-68.
[3]郭俊瑋. 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的關系探析[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 2017(15):65-66.
[4]黃志松. 基于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下的林業經濟發展淺析[J]. 花卉, 2017(4):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