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慧
摘 要: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農業的發展關乎國計民生,關系到國家的糧食安全。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調整,農業經濟得到了快速和穩定的增長,實現了農業產業鏈的延伸和農產品價值鏈的增加,優化了各產業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為我國農業的健康和有序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那么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具體是通過哪幾個方面對農業經濟增長產生作用的呢?文章就對此進行相應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經濟增長;作用研究
農業的產業主要就是包括:種植業、林業、漁業和畜牧業這幾大方面,所謂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主要就是針對這幾個產業進行規模上、技術上、資金上的調整。根據不同地區的地域特征和市場化的需求,對各個產業在農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和布局進行優化調整,目的就是促進農業生產要素的科學流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改變以往單一的農業產業結構,實現農業資源的整合,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從而實現農業經濟的增長。本文就從資源利用、產業模式、技術創新以及市場化導向這個方面具體的分析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對農業經濟帶來的影響以及作用。
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現農業資源的整合和優化利用
1.農業生產資源的種類
用于農業生產的資源主要就包括土地資源、勞動力資源、技術、資金等等。其中土地資源是農業生產的基礎資源,而我國用于農業生產的土地資源是相對有限的,尤其是種植業的土地占有量以及總面積是相對固定的。勞動力資源是農業生產的必要資源,技術與資金是支持農業生產的重要保障。我們進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本質上就是促進這些生產資源的整合利用,實現生產要素的流動,著力發展優勢產業,為農業經濟效益的增加提供保障。
2.農業生產資源的變化趨勢
近年來,農業生產資源產生了明顯的變化趨勢,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作用下,實現了生產資源的有效和合理利用。就拿農業產業中占比最大的種植業來講,傳統的產業結構下,一直以種植業為主,其他的林業、漁業占比很少,但是種植業存在著生產效率低下、資源利用率不高的問題,經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集約化種植業,實現機械化和規模化的生產經營,集中整合土地、人力、機械等的資源,既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同時又為其他產業的發展拓展了空間,在增加畝產的基礎上,就可以適當的再發展林業、漁業或者畜牧業,為農業經濟增長增加了渠道。
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經濟的多元立體發展
1.我國傳統的農業產業結構比重
在我國傳統的農業產業結構之中,種植業和畜牧業所占比重較大,大約分別占農業總產值的60%和25%左右,其他的漁業、林業占比非常小,主要原因就在于種植業和畜牧業具有投入低、收益高、生產周期相對較短的優點,這也就導致很多地區存在著農業產業結構單一化的問題,經營方式也是單向的輸出糧食作物、肉類等為主,這種單一的生產結構,存在著較大的風險,一旦遭遇氣候災害或者受到市場價格制約,不利于保障農業經濟的穩定和健康發展。因此,進行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關鍵就在于促進農業結構的多元和立體化,進一步穩定農業產值。
2.農業經濟立體多元模式探索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就在于構建農業經濟立體多元的發展模式,改變過去單一的產業結構,促進農業經濟的多頭發展,最好實現齊頭并進。比如,我們在發展種植業的過程中,可以調整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種植比例,采用田間套作的方式,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種植業產生的廢棄秸稈等可以用作畜牧業的肥料,畜牧業產生的廢水、廢渣又能夠作為有機肥料用于農作物或者其他經濟作物的生長。通過構建這樣多元的產業結構,倡導循環農業,同時實現產值的增長,有利于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
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有利于推進農業技術創新
1.資金向技術研發流動
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一定程度上推進了農業技術的創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主要目的就是提高生產效率,增加農業總產值,這其中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指導,同時農業產值的增加,又有利于資金的積累,以往的這部分資金主要用在了生產規模擴大和農業生產投入之中,如今,將積累的農業資金支持農業技術的研發是促進農業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必由之路。
2.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以及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當前我們大力倡導發展綠色生態農業,無公害的農副產品、無公害蔬菜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和市場的青睞,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更加適應農業經濟的發展需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綠色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平臺,由分散到集約,能夠更加便捷和大規模的應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進而打造綠色食品品牌,增加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四、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凸顯了現代農業經濟的市場化導向
根據市場需求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是發展現代農業的一大特征,農產品的商品化和市場化,能夠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供方向指導。比如市場消費傾向于無公害蔬菜,那么就根據市場需求增加供給,同時提高農產品利潤。市場導向的優點還在于需求的多樣化推動了供給的多樣化,在市場調節下農戶自發的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多頭經濟,不僅提升了市場競爭力,還有利于分散農戶的市場競爭壓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從農業資源整合、多元農業模式、農業技術創新以及農業市場導向這幾個方面為農業經濟的增長提供助力,從長遠來看,有助于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段佳妮,李俊發.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與農業經濟增長關系研究[J].農家參謀,2019(15):6.
[2]張利軍.基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對農業經濟增長的作用分析[J].鄉村科技,2019(21):48-49.
[3]黃萬猛,趙洋,張靜宏,高建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對農業經濟增長的作用分析[J].農家參謀,2019(11):7.
[4]王宏獻.農業結構調整對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J].農民致富之友,2019(10):247.
[5]周永迅.農業結構調整對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淺析[J].農業與技術,2018,38(2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