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摘 要:財務管理關系到企業的投入與產出,是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但在經濟環境與信息技術不斷變化的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表現出諸多缺陷,需管理者不斷優化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使企業以最小投入,獲得最大產出,強化財務管理的效能。
關鍵詞:財務管理;資金管理;會計科目
企業財務管理的缺陷集中于制度、理念、組織與人員四方面,使企業的財務預算、決策、分析、控制不到位,易引發財務風險,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障礙。可見,對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缺陷及優化措施分析具有現實意義。
一、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缺陷
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關系企業經濟活動的實施效果,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及戰略規劃,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但在實際工作中,受到錯誤管理理念或企業外在條件的影響,企業財務管理存在諸多缺陷,對企業造成一定掣肘,阻礙其健康可持續發展,而企業的管理缺陷涉及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方面,如制度、理念、組織與人員等,可總結為以下四點。
第一,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是財務工作的指導與約束,是保障財務管理規范化、標準化的基礎。有些企業并未結合本身財務管理工作實際內容,制定細化的管理制度,導致企業財務管理內容不明確,系統不完整,財會人員參照自身工作經驗,選擇工作手段與方法,易使企業財務管理缺乏整體效用,出現會計信息不及時、不完整,乃至于失真等問題,影響企業正常經濟活動的開展。就此,企業管理者需結合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制定并優化財務管理制度,統一財務管理工作內容與方法,保障企業經濟活動的規范有序實施。
第二,理念不先進。企業財務管理理念是統領財務工作的關鍵,有些管理者仍舊習慣于財務部門是非業務部門,無非就是記記賬等事務工作的落后理念,財務部門仍采用傳統工作,按照人工方式管理并開展財務工作,表現出工作效率低、信息不及時不完整不全面,財會人員負擔重等問題。就此,企業管理者需落實現代企業管理理念,結合企業發展現狀,開展針對性財務管理工作,并引進信息技術,推動財務管理的無紙化與信息化,降低工作人員的壓力,提高工作效率,使財務管理成為事先、事中、事后的精準反應表、監察儀、分析器。
第三,組織不完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由財務部門員工負責,財務部門的組織架構和人員配置,與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成效有較大關聯度。但在組織架構與人員配置方面,企業存在顯著的同質化特征,有些企業會片面參照大型企業或知名企業的組織架構,設立財務部門,選拔財務人員,并未重點考慮企業生產與財務管理的現狀,導致財務部門與企業生產協調性不足,財務工作與生產經營脫節,難以為企業生產管理提供幫助。另外,即使有些企業結合生產現狀,設立財務部門,但是并未在企業發展階段出現變化時,修整組織架構,始終采用同樣組織架構,不滿足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需求。如,當企業規模發展到相當的程度,流水龐大,就有必要設立集團內部資金結算管理中心,一方面中央化的實時管控資金流量情況,另一方面提高資金的調度水平和周轉率。就此,企業需注重組織架構的動態變化,結合企業發展現狀不斷優化財務管理的人員配置和組織結構。
第四,素養不均衡。企業財務人員的素養表現出良莠不齊特征,企業財務崗位多元化,崗位職工的學歷水平、專業素養及職業道德存在差異,使工作成果出現偏離。企業財務管理的協調性不足,難以發揮財務管理對企業決策的作用。而在財務人員素養不足的情況下,部分企業管理者考慮到培訓成本,并未積極組織財務人員參與培訓工作,導致企業陷入人員素養不足→企業財務管理及經營狀況不佳→經濟效益低的不良循環,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健康發展。就此,企業需提高對財務人員素養的重視,注重財會人員的培訓與再教育。
二、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優化措施研究
1.優化企業財務管理制度
財務管理工作內容復雜,且需遵循國家政策法規,為確保財會人員了解工作內容,企業需構建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明確各部門的職責,為財會人員提供工作指導。以廣州某企業為例,集團領導層根據企業經營現狀,將企業財務管理職能設定為集團預算管理及總會計、管理協調與審批,資金管理三個部門,通過制度規范財務管理各崗位職能。在預算管理職能中,要求財會人員做好全面預算、規范編制財務合并報表與報告、財務分析、決算及預測等,實時掌握企業財務變動狀況;在管理職能中,要求財會人員做好對企業經營等各環節的風險預測及對策,明確經濟活動的可行性。日常費用的審批,成本控制,選擇有效手段控制財務活動等;在資金管理職能中,要求財會人員做好籌資規劃,預測企業資金流入與流出,明確企業融資規模、渠道與方式,并對資金來往進行全面監督,統籌調度使用資金。基于上述制度內容,企業財會人員可掌握具體工作內容,全面落實財務管理。
同時,為規范財會人員的實踐操作,企業需細化崗位工作制度,結合財務管理內容,制定完善的工作細則和流程,確保財務工作符合會計法規,提升企業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及可靠性。優化企業財務工作理念。
針對企業變化無常的外部環境,管理者需借鑒國內外企業的成功經驗,學習其先進的管理理念,優化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基于現代企業管理理念,管理者需根據企業發展階段,選擇合適的財務管理模式。以首創集團為例,在企業迅猛發展時期,集團公司需子公司為企業提供更廣闊的市場,集團財務部門管理者將資金管理權適當下方給子公司,在子公司出現閑置資金時,管理者采取資金集中管理模式,統籌集團的融資工作,規避財務風險。基于企業的資金集中管理需求,首創集團在財務管理中引進財務信息化平臺,該平臺整合OA系統與ERP系統,實現集團與子公司財務的統一監管,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借鑒首創集團的成功經驗,企業需在財務管理中樹立信息化管理理念,選擇有資質和美譽度的軟件開發企業,由財會人員與開發人員深入交流,明確財務信息化管理的需求,構建完善的信息化平臺,統一企業財務管理的信息標準,可與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協同,規范財務人員的操作行為,減輕財務人員的工作負擔。同時,在統一信息化平臺支持下,企業管理者可整合采購、生產及銷售等環節,實現企業財務信息的共享,保障企業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及可靠性,強化財務報表的統計分析功能,為企業管理者決策提供參考。
2.優化企業財務工作組織
財務管理部門是企業落實財務管理工作的主體,管理者需構建崗位合理、人員最優配置的組織,保障財務管理制度與理念的落實。企業管理者需根據資金集中管理模式的落實需求,調整財務組織架構,發揮各崗位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強化財務管理工作成效。以某擬上市的集團企業為例,闡述財務工作組織的具體優化措施。集團財務部門采取分權式財務管理組織架構,由集團財務總監管理財務本部經理及控制事業部財務部,前者負責財務本部及北京、江蘇子公司財務管理工作;后者負責上海、浙江子公司財務管理工作。財務本部職工包括稅務會計、成本會計、費用會計及出納,子公司財務部門職工包括會計、出納及開票員。該架構模式下,財務部門領導層的工作內容繁雜,而管理者本身并不能精通所有工作,易出現管理漏洞,引發財務風險。
就此,該集團將財務組織架構改進為集權式模式(如圖所示),在集團財務管理部門增設資金內控部,由該部門負責企業的資金管理及內部控制等工作;將原本的財務本部設為管理會計部,選拔一名會計業務優秀的職工,作為部門財務經理,負責會計報表及財務預算等工作;將子公司原本的三級責任中心取消,避免基層財務部門產生小團隊理念,提高集團總公司對子公司財務的管控能力。在集團內財務組織優化后,企業財務團隊精簡6人,集團總公司對財務資金的管控能力提升,為集團企業上市提供條件,凸顯財務財會管理優勢。
同時,為強化財務組織的管理水平,企業管理者需實施完善的考核機制,約束財務人員的工作行為和達到預期財務管理目標。以集團委派財務人員的考核為例,企業管理者根據財務工作內容,制定績效考核標準與方法,結合財務人員日常的基礎工作、財務管理、管理提升的工作水平,自我評估、述職報告,以及子公司主要管理者的反饋意見,對財務人員的業績、能力及工作行為等內容進行全面評價,參照評價結果,進行發放獎金、調整職務、輪換崗位或培訓等工作,不斷優化企業財務組織結構。
3.優化企業財務人員素養
針對企業財務人員素養良莠不齊的問題,企業管理者需加強財務人員的培訓,并通過招聘管理機制,為財務隊伍注入新鮮血液,強化企業財務人員的綜合水平,促進企業財務管理和服務的協調發展。
就財務人員培訓而言,企業需在招聘季、會計準則修訂或企業財務創新等階段,組織財務財會人員參與培訓。對新入職員工的培訓需涵蓋企業財務管理制度、財務信息平臺操作、資金管理制度及財務相關辦公軟件等內容,為財務人員盡快了解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提供幫助;在會計準則修訂時,管理者需組織所有財務財會人員共同開展法律法規學習,推動新法規的落實;在企業財務創新時,對財務財會人員的要求有所變化,管理者需對會計人員進行針對性培訓。例如,在廣州大宗商品市場業務創新時,由省財政部門主辦期貨會計培訓班,多家期貨公司與實體企業的會計人員參與,培訓內容以《企業會計準則》中的套期會計為基礎,結合期貨會計工作實際及創新業務下的市場經濟模式,講解期貨會計工作重難點,加深會計人員對創新業務的認識,為企業提供更優質的財務服務。
就財務人員招聘而言,企業管理者需認識到財務工作的專業性及特殊性,在招聘時優先考慮學歷水平較高、從業資格具備、會計經驗豐富的職工。在招聘時組織筆試,根據招聘崗位的工作內容,編寫實踐性較強的考題,考察應聘人員的專業素養,了解其問題分析能力。招聘人員還需與應聘人員進行深入交流,了解應聘者對企業工作的相關看法,為企業選拔專業素養與職業道德兼備的財務人員。同時,在企業財務信息化發展趨勢下,企業需將信息素養作為考核重點,確保招聘人員可熟練應用辦公軟件,具有操作信息平臺的能力,為入職培訓奠定基礎。
三、結論
綜上所述,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復雜,影響要素較多,需管理人員樹立現代化管理理念,持續優化財務管理。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企業管理人員需健全管理制度、創新管理理念、優化工作組織、提升人員素養,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溫慧穎.淺談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學習,2018(31):79.
[2]王劍波.大智移云時代的企業財會機構設置及人員配置研究[J].財會學習,2018(30):49+51.
[3]唐雪薇.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企業財會管理模式的革新路徑[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18,30(05):138-142.
[4]葉肖劍.新時代新經濟企業財會管理創新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17):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