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海軍 王元禮 李先超
【摘 要】黨的十九大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行了全面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同中華全國總工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指明了工會工作的方向和目標。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部署和科學決策,是我國經濟社會強勁發展的科學指南,對于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小康社會局面,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征程,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宏偉目標,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構建和諧企業要明確工作方向,把握工作重點,體現時代性,把握本質性,富于創造性,真心實意為職工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關鍵詞】和諧;群眾;創新
一、創建和諧企業,自覺地履行好維護職能
就工會的基本職能來說,工會首先是職工合法權益的維護者,而只有其合法權益需要維護的職工群體,才是工會工作的重點對象。在當前經濟形勢好轉、人均收入增長比較高的情況下,更要突出維護困難職工群體的利益。一是突出困難職工群體就業權利的維護。“就業是民生之本。擴大就業是我國當前和今后長時期重大而艱巨的任務。”在就業問題上,工會首先要維護在職職工的就業權利不受侵害;同時借助自身優勢引導全社會轉變就業觀念,提高職工就業技能,推行靈活多樣的就業形式,促進下崗人員再就業。當前最關鍵的是要加強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建設,包括集體合同制度、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勞動關系三方機制。特別是采用國際通行的建立健康協調的政府、工會、雇主三方協商機制,是從政策的和制度的層面解決勞動關系方面存在的問題,維護相關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職工隊伍和整個社會穩定的根本途徑。二是突出困難職工群體經濟利益的維護。職工經濟利益的核心是工資問題,而工資問題又是勞動關系的核心。工會必須依法加大加快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實施力度,實現職工參與工資分配的權利,并隨著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使職工在工資收入方面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具體體現,才能有效地維護職工的經濟利益,才能充分發揮好廣大職工的聰明才智,才能真正把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保護好、調動好、發揮好,進而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促進企業的改革和發展。二是突出困難職工群體社會保障權益的維護。作為工會來講,必須積極推動、參與和監督有關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的貫徹和落實,不斷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范圍。同時按照不多報、不漏報、不錯報“三不”原則做好低保戶的申報和扶貧解困工作。建立健全扶貧解困責任系統,一級系統為基礎系統,由工會建立健全困難職工檔案,定期走訪貧困職工家庭,規范扶貧資金的管理辦法和扶貧政策的制定實施;二級系統為包保系統,建立領導聯責包特困戶、貧困戶、拮據戶制度體系,層層簽定包保責任目標;三級系統為拓展系統,以救濟、安置待業等行政救助為主,廣開渠道,積極扶持和引導困難職工自謀職業;四級系統為預警系統,建立工會——車間工會——家庭三位一體的預警系統和求助熱線電話,了解職工家屬生活困難情況,及時制定具體的幫扶措施。實施政府重點幫扶、行政資助幫扶、領導結對幫扶、工會對口幫扶、部門專項幫扶、職工互助幫扶“六幫扶”,通過政策救助、資金扶助、技術幫助、法律援助等渠道,做到困難職工救助的制度化、經常化、群眾化,使“送溫暖”活動收到更好的效果,促進社會穩定。
二、創建和諧企業,自覺地做好群眾安全工作
“依法加強勞動用工管理,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高度重視安全生產,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的安全”。把握企業和職工群眾的需求趨勢,工會必須堅持生命安全和健康是對職工最大維護的思想,從全局的高度來分析、研究、安排群眾安全工作,樹立“五零”理念,以學習《安全生產法》、《勞動合同法》、《煤礦安全規程》、反“三違”、反事故斗爭,正規操作、規范操作、示范操作“三學、三反、三作”為重點,充分發揮群監組織在組織管理上的組織網絡化、管理群眾化、責任具體化、教育情感化,在工作上的群眾性、深入性、教育性、服務性,在活動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三大優勢,突出對職工生命安全的維護。適應市場經濟新形勢的客觀需要,健全情況準確、反映及時、上下暢通的群監安全生產信息網絡,隨時掌握安全生產動態,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健全分級負責、考核嚴格的群監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網絡,從根本上改變部分群監人員安全素質差的狀況;健全一支政治合格、業務精通、作風過硬、監督有力的群監安全管理網絡,強化以人為本,提高群監安全工作水平。實施三個轉移,把群監安全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區隊、到班組、到個人;把安全監督管理關口前移,靠前研究、靠前分析、靠前指揮;把安全監督工作的重心轉移到預防為主,防范于未然。做到五個百分百,用百分百的精力投入群監工作,當其它工作與安全沖突時,優先服從安全;拿出百分百的措施保安全,確保安全規程和安全措施無漏洞、無空白;在百分百的空間內抓安全,對各作業地點和生產環節做到全方位的管理,不能有漏洞、留死角;所有群監員必須百分百服從安全,按章作業、按規程辦事;調整群監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方法,重點抓好群監機構和人員的落實,保證群眾安全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抓好群監隊伍安全培訓的落實,保證群監人員素質的提高;抓好安全監督檢查表的貫徹落實,保證事故隱患的及時消除;抓好群監安全生產責任制、雙崗制、淘汰制、值班制的落實,保證群監安全工作不留空白、不留死角;抓好薄弱人員的排查幫教工作,保證對薄弱人員超前排查、超前預防、超前教育;抓好安全宣傳系列活動,保證事故責任者和廣大職工群眾確實受到教育;抓好女工家屬協管工作,保證把承諾服務送溫暖、家訪、幫教、親情教育工作做深、做細、做活;抓好群監協管創新,保證活動的實效性,著力打造本質安全型示范礦井。
三、創建和諧企業,自覺地圍繞企業大局加大創新力度
創新是工會工作的靈魂,是工會發展的不竭動力,是工會永葆生機的源泉。“實踐沒有止境,創新也沒有止境。”工會要抓住創新這一“靈魂”,堅持企業和職工需要什么創新什么、創新什么突出什么的原則,采取針對性強、豐富多采、職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把經濟技術創新工程進一步引向深入。繼續大力開展以學理論、學業務、學技術、創業、創新、創效為主要內容的“三學三創”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程。把技術創新活動納入民主管理考核內容,把廣泛開發職工的智力資源作為加快企業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運動場”,倡導全礦職工人人提一條合理化建議、掌握一項新技能、推廣一項新成果、改革一項新工藝、刷新一項新記錄“五個一”活動,形成在關鍵工序上搞創新、在薄弱環節上搞改革、在產品開發上搞科研的好風尚,使職工群體的聰明才智及時轉化為生產力,為企業的振興增強原動力。
四、創建和諧企業,自覺地教育和引導職工加強思想道德修養
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工會要充分利用宣傳陣地和組織網絡,采取多種形式,突出抓好“以德修人、以德育崗、以德優風、以德和家、以德建區、以德創譽”礦區、小區、家庭“三位一體”公民道德建設。要廣泛組織職工開展在社會上做一個崇尚社會公德的好公民、在單位中做一個遵守職業道德的好職工、在家庭中做一個倡導家庭美德的好成員“三個好”工程和衣著文明、語言文明、行為文明、操作文明進崗位,學、禮、尊、廉進家門“四進崗四進家”活動,培育提升職工文明的社會公德、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諧的家庭美德。